• 82

1DsII & 5DSR的生態拍攝紀錄

鏡頭本身表現應該沒有差異
只是APSC系統上,拍起來會因為1.6(或1.5)倍的片幅差異
而使得物體拍起來狀似比較大

也就是說一公分的生物如果用微距鏡頭拍成1:1大小成像時(成像也是一公分大)
在全片幅上,該生物大小佔畫面左右寬比例為1/3.6
在APSC上,該生物大小佔畫面左右寬比例為1/2.4
所以在APSC上,會看起來比較大隻

另外,如果要拍出畫面上一樣大隻的畫面時
APSC對焦距離比較遠,全片幅需要靠的比較近

應該是這樣,以上僅供參考...
liu6148 wrote:
微距竟在全幅跟半幅表現上 有啥差距??
[紅竹蛇] 沉潛一陣子,只剩一個月前的舊圖~
[巒大小灰蝶] 跟我沒什麼緣分的蝴蝶
首拍三年後才總算遇到一堆,可惜沒拍好
[未知的黑眼鈍頭蛇] 可能是未知的種類,黑眼好萌~
若是從鱗脊特徵判斷,則比較傾向是台灣鈍頭蛇的變異個體~
[紅竹蛇] 一直開口亂咬,搞得自己滿嘴落葉,何苦呢~
[王錦蛇] 隔了近月沒拍照,按起快門頗沒有手感
光線打得不是很滿意,希望之後能把用光的感覺找回來...
[龜殼花] 拍攝的時候,牠就這個姿態停住不動許久
我也趴在地上不動許久,僵持一陣子後,牠就打哈欠了...
超讚的!您的美拍每張都讓我目不轉睛,真想有機會和您一起拍啊!
感謝您的美言~

我拍照很隨興,想跑就跑
地點都是臨時決定,難以捉摸
如果您常在戶外拍攝生態
說不定曾有一面之緣~
只是個人都是專注拍照
很少跟人打交道,不太有人認識我~
藍柑橘糖漿 wrote:
超讚的!您的美拍每張...(恕刪)
[長尾水青蛾] 電影"Le Papillon"裡,傳說中"Isabella"的原型
雖然不算少見,等一個好的拍攝機會卻也相對不易,一等就是五六年
這隻剛完成羽化,個體新鮮幾近無損,算是不可多得的美好相遇

刻意讓翅膀微透光暈出青蘋果綠,好模擬以前在路燈下見過那迷人的光影
比起汲汲營營集郵式的蒐集物種,有時候用很長的時間等一次絕佳的相逢
慢慢轉動對焦環,輕柔細膩的磨合快門,恣意舒適的享受彼此的相遇
也是拍攝生態過程中,不可多得的愜意與浪漫,至少我是這樣看待~
拍攝後期振翅略趨頻繁,說再見的時候到了,熱身完畢隨即振翅飛去
  • 8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