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

[討論]Sony無反全幅微單A7及A7R對Canon所帶來的衝擊

tony46 wrote:
看完這3張圖後,發現...(恕刪)

博愛區某老闆跟我說,O牌雖然片幅極小,但機身結實,雄壯,防滴防塵,搭配最新的高檔鏡頭,拿在手中很有份量,專業感很夠。

l111210 wrote:
就不會有一堆人敢酸S家鏡頭了,
要馬好鏡天價、便宜鏡超鳥、
不然就是光圈太小、晴天鏡云云...
或是什麼鏡後距問題、邊角畫質先解決再說....巴拉巴拉


S家的KIT鏡頭差是邊緣畫質降太快,要靠大量數位修正補救.如果把拍照主體都放中間或是不CARE數位修正那就OK啦. 這也是版大你換個取樣點結果完全不一樣的原因.

l111210 wrote:
大大您說反了吧,
如果SONY相機真的一統江湖的話,
就不會有一堆人敢酸S家鏡頭了,
要馬好鏡天價、便宜鏡超鳥、
不然就是光圈太小、晴天鏡云云...
或是什麼鏡後距問題、邊角畫質先解決再說....巴拉巴拉
好像我_家鏡頭就是逍遙派正港北冥神功,
S家鏡頭就是星宿老妖割閹版的化功大法。orz
一直把SONY鏡群妖魔化,
S家用戶跳出來幫自家鏡頭平反還要被說是在造神orz

我也是這一年才跳S家的NEX-5N,
原本拿N家D90,
出國自助旅行一個月覺得相機太重想換微單,
到01做功課的時候,
就覺得NEX怎麼被M4/3群酸的那麼慘,
說什麼體積又大畫質又差,
但看國外網站的評測和實拍圖表現明明就還不錯,
在01還要被某些版友用DPREVIEW局部裁圖大法吃豆腐,
(結果我到該網站開圖換個取樣點結果完全不一樣...)

更不用說某些直出派,
好像他們家相機隨便按快門都張張好圖,
S家相機就不修不能看,會陷入後製地獄...orz

當然我寫到這邊可能又有人認為我是S家被害妄想發作
但我有憑有據,要我舉證也不是不行
只是我習慣給人留點台階,不喜歡直接打臉
況且我就算真的舉證,可能又要被冠上造神的罪名了...


鏡頭的比較個人都是個案處理, 每一家都有強鏡弱鏡
Sony NEX"某些"鏡頭的確邊角畫質較低落, 這也可見於測試網站, 不是刻意要妖魔化E鏡
要平反不是不行, 要說出些道理
我看過有人拿E 16mm F2.8"幹掉"Fuji 14mm F2.8, 這種超現實的比較....一定要更正

我是M43用戶, 但不同意NEX體積大畫質差
事實上NEX"機身"體積輕巧, 感光元件優秀.


魯獅 wrote:
您是說Canon的E...(恕刪)

拍賣收尋 EOS NEX 自動對焦 3999元就有了,只是小弟沒用過不知對焦速度如何???
l111210 wrote:
要馬好鏡天價、便宜鏡超鳥.....

"好鏡天價、便宜鏡超鳥"

我反而覺得用這句形容 NEX....還滿貼切的~~
鏡頭的畫質落差,相較於 m43 亦或是其他系統實在是大!

機身的素質很好,體積與其他系統也沒差太多(這部份個人比較無感)。
但如果想要不差的畫質,似乎非得買菜頭才行.....
蔡頭個人也用過,發色是濃郁沒錯,但畫質並沒有如部分網友形容的神奇,好像能打片天下無敵手似的~
更何況還得花大錢才能到手~~

就因為如此,用過兩台 NEX 後就不太想再入手~。

koishinaba wrote:
我只想要輕便畫質又好...(恕刪)


因為你只用過 S100 跟 Nex6 而已

Nex6也才剛買

沒體驗過FF磚頭的畫質以及FF磚頭的鏡頭多樣性



Nex的鏡頭真的... 就看這次Sony FF會不會擺脫這個鏡頭爛窘境了
果然來這裡的比較多跨越各家的使用者,心胸也開闊些。
大部份人都只是"消費者"而已,那個產品好用就買那台,沒必要買了那家就變成生為xx魂死為xx鬼的鐵桿粉絲,容不下別人對產品的批評。再說,網路小白很多以外,每個人的需求著眼點不同,硬要說服別人即無聊又浪費力氣。

小弟的感覺是,nex系統輕便畫質又好,但鏡頭....我眼力不好,也沒用過所有的,就不予置評了。不過,用了noctilux和七枚後真覺得用kit鏡真的是浪費了nex的感光元件。E24也不差,但剛好我很主觀地不喜歡。

這次A7/A7r的發表我覺得有當年300D和5D發表的感覺,熱賣一陣子應該是必然的。不過,canon和nikon害怕之前,A接環用戶應該會先哭吧。

我的看法是,Canon一向拉攏高階用戶,建立專業的型像來賣中低階的產品,把頂級用戶顧好,就是最好的廣告了,這剛好是sony用戶最大的心病。我相信(配合好的鏡頭)A7r解析度比C/N機王過陣子就會得到證實,但要說要讓CN有壓力,還是等賽場旁的橘環能跟紅線白砲分庭抗禮再來討論吧。

說到這,不唸一下sony的軟體不行,play memory home沒有mac版,連windows安裝也有災情,這是什麼大廠?
ssword wrote:
鏡頭的比較個人都是個...(恕刪)


這太誇張了,你看到的應該是反串或是反反串的網友

現在看到全都是XF 14/2.8>>>touit 12/2.8
rivar wrote:
S家的KIT鏡頭差是邊緣畫質降太快,要靠大量數位修正補救.如果把拍照主體都放中間或是不CARE數位修正那就OK啦. 這也是版大你換個取樣點結果完全不一樣的原因.(恕刪)


但NEX也就只有KIT餅乾鏡這問題比較嚴重而已啊,
縮光圈之後的表現也還不錯,
而且除了最初代的機種外,後來出的機身都有不錯的數位修正,
我不大懂為什麼很多人一直停留在初代機身搭KIT數位修正又不佳的刻板印象,
每次SONY有新東西出來就在那鬼打牆跳針猛酸鏡頭表現。
(最常見的就是鏡後距問題與邊角畫質)

更不用說被截圖吃豆腐的案例了,
從我當初跳微單前作功課一直到現在,
就覺得NEX很常被一些「神剪手」陰到,
來說說最近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好了,
當初P家GX7發表時,這篇的24樓截了一些圖作比對,
看似GX7的表現比5R好很多,
我起初也十分驚豔GX7的表現,還特地連回國外原網站看實拍圖,
結果不看還好,一看無言,
大家可以到該網站看看GX75R的test images大圖
要斷章取義我也會,
GX7左側:

5R左側:

GX7左下:

5R左下:

我很好奇當初狂酸NEX邊角畫質的M4/3眾看到GX7的實拍邊角作何感想?
當初NEX初代機身邊角表現不理想就一直裁邊角圖狂踩,
這次GX7邊緣畫質不如5R就改裁中央比較利的部份
也不見M4/3用戶出來主持公道,
用當初要求NEX邊角畫質的標準來要求GX7。

還有這棟樓也是,
M4/3機種基本上就是喜歡強化邊緣對比,
給人比較銳利的感覺,
在部分情況佔優(如字體邊緣、毛髮…等)
但後遺症就是抹得太兇,
所以一些平面細節與紋理會流失得較嚴重,
躁點也較多,去DPREVIEW點人臉部份開高ISO看看就知道了…
(人臉部份應該不算畫面中央了吧)

yameme wrote:
"好鏡天價、便宜鏡超鳥"
我反而覺得用這句形容 NEX....還滿貼切的~~
鏡頭的畫質落差,相較於 m43 亦或是其他系統實在是大!

但如果想要不差的畫質,似乎非得買菜頭才行.....(恕刪)


嗯…
我只能說,我用NEX沒有一個鏡頭是超過6000塊的!
人見人嫌的E16雖然光圈f4以下是很慘(尤其邊角),
但F5.6以後就堪用了,f8不錯,f9應該是這支鏡的黃金光圈,
這支鏡頭的焦段適合拍風景,
所以在戶外的情況下我認為光圈縮一下並不會對使用者帶來太多不便,
等效24mm安全快門大約1/30秒吧,
天氣不要太差光圈縮到f9、iso400內要達到這快門值綽綽有餘了
拍夜景長曝不也要上腳架?
除非打算手持夜景或其它極端場合,
不然一支3k價位的鏡頭我不懂有什麼好嫌的。
(還可以外接廣角,外接後邊緣畫質也會上升)
來些實拍圖為例(都可點擊外連看原始大圖):

這張光圈f6.3,除了最邊角畫質有明顯下降外,大部份區域的畫質都很不錯了。

這張f8,邊角已經很難看出畫質驟減的情況了。

這張f9,整個畫面都很不錯。

至於其它便宜鏡頭,也有很多素質不錯的,
像是SIGMA的三支副廠鏡、E35、E50都是很實惠的選擇,
拿F家人見人誇的XF35做對照組好了,
這棟的45樓,
我就曾提出類似焦段的對照組合,
XF雖然中央區域的表現好到爆棚,
但以邊緣來說很明顯不如E接環的S30與E35,
樓下還附圖證明XF35的邊緣畫質沒比E16-50kit好多少,
但奇妙的是F家萬把塊的定焦鏡頭依然是神鏡,
S家的隨機kit變焦依然被酸爽爽
附上國外網站的評測對照圖:
XF35

E24

E35

E50

S60

SONY除了E24那支比較貴以外,
要不要查一下其它支的價位?鏡後距問題?邊角畫質?

最後再附上E接環S30的實拍圖,
歡迎各位點擊開大圖,
看看E接環的便宜鏡頭畫質有多慘、邊角有多悲劇





以下幾張更是S家E接環鏡後距問題的恐怖實證啊~~~
看看那悲劇的邊角:




  • 4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