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半年前剛入門只聽過b+w.捧著錢要去買50/1.8 & b+w.一進門說出需求也是被老板娘說:"50/1.8 裝什麼b+w"我還真的被嚇到,感覺自己是不是知識不足做了如同 "去台塑吃牛排還跟服務生報怨沒筷子" 的糗事.後來因為他們50/1.8 報價略高.就去下一家找.到了下一家就不好意思的說要50/1.8 另外想搭b+w(因為當時還是不知道還有什麼牌子).老闆説:"50/1.8 看要不要不用搭這麼好的護鏡. xxxx牌的其實也沒有差多少"他看出我什麼牌也沒聽過.是個大外行. 還拿了很多牌的放在白紙上面跟我解說.心情超好的. 當下就買了50/1.8 & M牌護鏡 & 腳架一隻.兩位老闆想表達給我的意念相同.但結果差很多. 說話技巧很重要.另外.樓主要用b+w我覺得沒錯呢.現在給我回到當時.我應該會堅持b+w.光是"好擦" 就價值350元哩.
感覺大家把老闆想太好了 ..就像去小型的家電賣場..他不會推sony這種高單價的產品而會建議你用中價位的三星..因為利潤高高價位.通常定價很死.利潤空間有限.會來買的都知他值多少錢低價位.通常已經是死豬價.除了你買前沒收集資料.用來坑殺羊咕
bobbyns7 wrote:也許等樓主鏡頭越買越多就會知道這個kit鏡需不需要買uv了我對我的朋友都這麼建議好鏡頭配好uv普通鏡頭配普通uv no no no ... 普通鏡頭就別用 UV 了....
普通頭還買那個UV我一向只有大三元有UV福輪達40 SL 沒有,canon 50 1.8沒有,要知道加了鏡片一定會影響品質在便宜鏡上品質夠差了,還要用鏡片令鏡頭品質下降,既然是3﹣5千的頭,就直接用好了,留下鏡片的錢作保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