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ndyz wrote: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改...(恕刪)
剛好DCWATCH有張特寫,看起來確實是八方向,但是好不好用就難說了。
http://dc.watch.impress.co.jp/img/dcw/docs/389/278/html/020.jpg.html

550D VS A55 ISO3200

LEICAQT & XT-10 & X70
其實, 除了塑膠機身, 跟連拍變慢之外(1800萬畫素 每秒5.3張已經很強了吧, 難不成要跟7D一樣雙處理器)
其實, 大部分的地方, 還是有改進的
對焦點 : 550D 九點, 但是只有中央是十字對焦點
50D 九點, 九個都是十字對焦點
60D 九點, 九個都是十字對焦點, 中央為F2.8雙十字對焦點
錄影 : 50D 沒有
60D 跟550D一樣是, 可手動曝光的FullHD錄影
LCD : 50D 3" 4:3 92萬畫素
60D 跟550D一樣 3:2 104萬畫素 60D可翻轉
電子水平儀 : 60D其實, 是有的
記憶卡 : 這部分跟550D一樣, 可支援SDXC 表示, 錄影並沒有FAT32檔案不能超過4G的限制
還有這個東西
In-Camera Technologies for an Easier Workflow
目前在美國官網看到是有四種模式, 其中還有模型功能
還有其他地方, 因為沒有拿到機器, 不能實際操作, 所以就不列上
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大大的補充, 或是 如果我有打錯, 也歡迎指正
另外, 這台在美國網站的報價是USD$1099
並不是像各位大大所說的賣到台幣五萬多大洋
小弟估計 這台大概售價 會跟現在的50D單機身價差不大, 應該會落在35000之內才對
如果這台賣到5萬多的話, 這台機器應該沒人要買
symbian_powered wrote:
簡單的說,60D完全就是衝著D90這級距來的,一反當年CN兩家機身等級相互錯開的巧妙關係...
只不過D7000照傳聞規格,又把D90這等級強化過一番...(恕刪)
沒錯~~50D過去面臨[外有D90仰攻內有550與7D夾殺]的尷尬, 消費者早懷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如今趁出新機修正兩位數級距的定位是個好方法, 而C/N兩家也正悄悄進行另一個形式的[錯位]攻防.
Canon把兩位數實質降級成為三位數加強版, 原有的中堅位置由更高級的"個位數後段班"接替, 這樣全產品線的體質仍可壓制對手;而Nikon的兩位數系列反正到了命名的極限(再叫"95"怎麼看氣勢都弱),乾脆玩四位數的, 反正D90也沒人認真因為當它是部"強機"而買, 多半是CP值理性考量下的選擇, 3000/5000系列倒是在新手市場中被當作"晉階"的目標而口碑不錯,乾脆順水推舟"給你更高級"的D7000, 一方面給市場[不斷升級]的印象、實質上也解了中級機無路可去的圍局.
50D→60D也是相似情況.
7D的評價一向兩極, 儘管很多人當它[夢中之機], 但在用過的人當中負評也不少, 說明既使號稱個位數、頂級機、並切實執行佳能一貫以規格把對手壓死的策略, 價格會說話,一分錢一分貨只要價格沒到, 東西的品質就不可能給你[如你所想像的]地步的完美. 也因此D300s鳥鳥的12MP及非Full HD就是有生存空間.
日貨正一步步化暗為明的漲價, 過去只有Nikon出新鏡頭、或是拿所謂[同級機]PK時被消費者X譙, 現在兩家都擺明[要高品質請更上層樓, 否則請承認您使用入門機]的態勢, 失去模糊裝蒜的地帶, 未必非職業攝影者之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