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從N家跳槽C家,用跳燈遇到小麻煩-----感謝各位,都解決了

jamesbond_z8 wrote:
我想老鷹兄想表達的是NIKON的閃燈比較"傻瓜"吧
有錯請指正嚕


說實話,我想表達的是CANON比較...................................

ASRAAM wrote:
是在EF鏡頭做改進嗎?那是否E-TTL II之前的EF鏡頭均無距離資料?
這邊的確有點詭異.
Canon對於E-TTL2的距離資訊支援是以新鏡頭為主,但也涵蓋了一些小有年紀的鏡頭.
我認為或許Canon把距離資訊用在其他地方(例如對焦輔助),所以不是每顆鏡頭都有.
Nikon使用D資訊已經很久也顯現出成效了,Canon看在眼裡要說完全沒有對應作為我還真不相信,不像它們的作風.
E-TTL2只應該是把現成有距離資訊的鏡頭拿來利用而已,慢慢的再來補足產品線全面提供距離資訊.


http://www.lensplay.com/lenses/lens_ettl2.html

除了少數USM鏡頭不支援距離資訊,不支援距離資訊的現存鏡頭,如表列。
基本上以這份表回推,支援距離資訊的鏡頭除了少數低階鏡頭, 早期AFD鏡頭, 以及少數USM鏡頭外,幾乎多數都支援。
eagleeagle wrote:
連5DII都還沒連動...(恕刪)


已購入1系列機身來克服(中古啦),但仍然要習慣手動選擇對焦點
某些場合,可能還是中央點直接抓拍,然后回來裁圖吧
vix wrote:
還想請問,Canon...(恕刪)

官方說法如下:
使用EZ/E/EG/ML/TL系列閃光燈設定TTL或A-TTL自動閃燈模式時,
閃光燈將只以全輸出閃光。

除了老燈不支援,碰過某隻支援E-TTL II的副廠閃,同上接上直接只剩全出力,580EX一代,機身選單不可控閃燈不過還好還可以從閃燈操作,550EX據說問題就頗多了(不過小弟沒用過就是)...


想想SB800在二十年前的FM/FM2上還是可以Auto用的很快樂... 580EXII想要上AE1就...一整個頭大,乖乖心算GN值用手動比較快.

喵喵麥斯 wrote:
官方說法如下:
使用EZ/E/EG/ML/TL系列閃光燈設定TTL或A-TTL自動閃燈模式時,
閃光燈將只以全輸出閃光。


請問哪個廠牌不是這樣搞?

喵喵麥斯 wrote:
除了老燈不支援,碰過某隻支援E-TTL II的副廠閃,同上接上直接只剩全出力,580EX一代,機身選單不可控閃燈不過還好還可以從閃燈操作,550EX據說問題就頗多了(不過小弟沒用過就是)...


聽說聽說,怎麼都是聽說?
我550/580兩隻都有,除了580回電速度快,人機介面好之外,看不出來有啥差別。


喵喵麥斯 wrote:
想想SB800在二十年前的FM/FM2上還是可以Auto用的很快樂... 580EXII想要上AE1就...一整個頭大,乖乖心算GN值用手動比較快.


你乾脆說EF鏡頭不能上AE-1好了。
slipper007 wrote:
這麼厲害的閃燈系統...怎麼會弄到公司倒閉...(恕刪)


一方面由於AF專利敗訴拖垮了財務...

一方面東西實在太新..新到需求不夠獲利

Minolta 設計理念是無需頂級機也有完整的功能

上述無線閃燈功能在中低階機的就能實現

機身功能做得包山包海好處就是鏡頭簡化..可以便宜賣..但是機身成本就提高了

Minolta AF鏡頭沒有光圈環..沒有馬達..光圈用機械結構連動

正常使用個20年沒有問題..賣得又便宜(85/1.4... 2萬初)..這樣的公司不倒也難

而且Minolta實在不善於包裝行銷...

現在吵得很夯的可錄影DSLR...其實Minolta在1987年就搞出來了

是以α-9000為基礎....有點數位機背的味道....可拆除機背使用底片功能的可錄影SLR

但是有多少人知道?



沒行銷又沒啥人懂得玩..下場就是乏人問津...

vix wrote:
請問哪個廠牌不是這樣...(恕刪)


請您稍勿動怒,小弟只有把幾個粗淺的經驗提出來罷了(di622真的無敵兔不能接,而550EX的確是沒用過,或是網路上的訊息有誤,以至於有所誤導對不起!). 另一位大大說的也對,事實上廠商有其考量,這樣才能存活(賺錢or騙錢).

但如果您還有玩老相機,或是跨廠牌使用閃燈,就會深覺得如果C家閃燈還是有這些功能就好了,Canon不是我家開的,它要怎麼定規格,說真的小弟也只能嘴砲一下,而且本篇討論兩家閃燈的差異,重點在於不可否認Nikon保留有這些功能.

若是還有謬誤,請大家指正... 謝~
vix wrote:
請問哪個廠牌不是這樣搞?...(恕刪)

好像剩Pentax還有跨底片/數位機的閃燈共用.

所羅門的惡夢666 wrote:
一方面由於AF專利敗...(恕刪)

回顧一些阿花SLR名產:
閃燈腳快拆 <--Nikon SB-80DX起才有
機背大型矩陣LCD <--Nikon到F6才有內建
機背LCD資訊自動轉正 <--Nikon到F6才有
曝光前亮度預測 <--底片機中獨有
電子景深表 <--底片機中獨有
感光元件防手震
內閃TTL遙控外閃
能AF的反射鏡頭
能AF的顯微鏡頭
電子控制AF/MF切換 <--偽FTM
關機時自動收鏡頭 <--我一直以為是4/3最早
眼啟動 <--不就是現代各家的接近OVF時自動關閉LCD的功能嗎.
動態預測AF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eagleeagle wrote:
說實話,我想表達的是...(恕刪)


不要說得用canon的人好項都是很鳥
家父用canon幾十年了
那所得獎都是一些鳥人頒的嗎
喵喵麥斯 wrote:
使用EZ/E/EG/ML/TL系列閃光燈設定TTL或A-TTL自動閃燈模式時,
閃光燈將只以全輸出閃光。

另一位大大說的也對,事實上廠商有其考量,這樣才能存活(賺錢or騙錢).


請你仔細看看你比較的基準,若拿D-TTL時代, 以及TTL時代的各種 Nikon 閃燈給目前世代的Nikon機身使用, 請問結果為何?


喵喵麥斯 wrote:
但如果您還有玩老相機,就會深覺得如果C家閃燈還是有這些功能就好了,Canon不是我家開的,它要怎麼定規格,說真的小弟也只能嘴砲一下,而且本篇討論兩家閃燈的差異,不可否認Nikon保留有這些功能.


如果討論目前產品的方便度,那扯老機子要幹嘛?
如果要討論i-TTL vs E-TTL, 那把 Non-TTL 拉進來比較要幹嘛?

反正Nikon的閃燈系統功能就是多,Canon的比不上。就好像在比較DSLR的系統時,冒出一句,F-mount就是強,還可以裝在機械相機上,不用電池都可以拍....奇怪了,你是在比較數位相機,跑去扯古老的機械相機要幹嘛。

此外,既然這篇討論的是i-TTL, 那把SB-800/900拿去舊機身上使用,得出來的結果呢?若是要像這篇的某人說的無敵準,那Nikon幹嘛還要分那麼多模式,D-TTL, i-TTL 都直接省下來甭開發了。

真要閃燈啥廠牌都吃,啥功能都有,那去買 Metz 的啊,不爽,換個腳座就跳槽了,這樣比神燈更神了吧。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