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老掉牙問題!拿來炒炒!Canon和Nikon誰會忍不住的將機身防手震上身!!

156alfa156 wrote:
最近看到O記連續推新...(恕刪)



很難

目前canon還有底片戰線

還是有很多攝影人不願放棄底片的那塊

鏡頭防震對於canon來說是最佳解

而且也可以多賺好幾筆
"Shawn Liu Studio" shawnliustudio.com
機身防手震厚......到時候都是斜射的光線近入CMOS/CCD,得不償失喔........也看不出甚麼好處喔.......
lotus_flow3r wrote:
機身防手震厚.......(恕刪)


機身防手震入射光和sensor 的角度都是依樣的吧
他只是畫素相對位置的平移

改變光路的是鏡身防手震吧
我有看過大陸網站的相機總評測有講

機身防手震的效果比鏡頭防手震要好
Canon 5D3, Honda civic8, http://blog.xuite.net/luckyjacky/wretch
有些DC的防手震是讓CCD浮動來補償震動,但前提是因為CCD體積小
非43系統的單眼感光元件那麼大,要做到浮動是非常困難的,目前SONY A900有做到
8800ultra wrote:
如果SONY突飛猛進~市佔可以直接對打CN兩家~那就有可能了~

SONY在DC上的專利相當多,從CCD到LCD到鏡頭都有他的專利
任何廠商只要設計到相關功能,都要向SONY買專利
講白一點,SONY坐收專利權就夠了,何必來爭奪同一塊市場
一來以CN在運動攝影的佔有率影響,機身防手震會比鏡頭防手震好用嗎?
前者事後才知道效果,後者是拍攝過程就可以感受到,而且對大砲來說,視角如此小,如果一開始影像晃來晃去,那知道拍到什麼東西?

二來鏡頭防手震是需要一顆顆佈局,機身則不用。鏡頭有推出比較慢,週期長。機身則是可以一瞬間改朝換代,如像NIKON一換上FF CMOS,所以當然是已經鏡頭防手震為先,機身防手震等後續再出就好,因為就算CN比較晚出機身防手震,但是配上本身鏡頭防手震,優勢還在。

簡單講好像現在以消費者身分看起來機身防手震是很方便可以通用所有鏡頭,但以CN廠商來說,市佔遙遙領先太多,早出不會賺比較多,晚出也沒有失去優勢,那不如慢慢把鏡頭防手震佈局而後再出好!
要出, 或許有一天吧
等到哪天 C / N 的入門機賣不動了
出了新機都沒人過問的時候
也許就會有這種功能了
任誰是老闆在研發製造成本只上升10% 卻可以賣貴50%以上 的狀況下
會放棄這種高毛利去做佛心生意
wayne999 wrote:
小弟30年前用Minolta SLR
因此一種奇怪的感情促使我在心中始終留一塊空間等她...(恕刪)


這聚會也給我蠻奇怪的認同感...當然我沒有30年的資歷
.............我的有是品牌情結....我有容納sony的足球場,只是沒有足夠的小朋友

抱歉有點扭曲,只是真的對那句話....認同^^
花錢是種快感. 拍照是種快樂. 照片是種回憶. 按下快門,反光板的那種震動...是種享受吧(>'.')>
rexlaser wrote:
要出, 或許有一天吧...(恕刪)


先不論那一種防手震比較好
Canon 的兩隻 kit 鏡也都搭載 IS 功能, 售價也很合理, 將來 IS 會像 USM 一樣普遍設計進 Canon 的鏡頭群之中, Nikon 應該也是如此. 再回頭看看 S家與 O記的鏡頭, 都沒有內建光學防手震機構, 大光圈高級鏡頭鏡頭的價格也沒有比較便宜, 請問這樣怎麼可能要消費者不去選擇 C/N.
直接問個很簡單的問題

如果 Nikon 率先採用 機身防手震
Canon 會跟進嗎?

當然這問題的答案是
等 Nikon 做出來再說





那若是 C/N 全系列鏡頭防手震
還會有人要去買 S/O/P 嗎?
這問題的答案是
等 C/N 做到了再說囉~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