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mouse810 wrote:
沒錯
apsc本來就...(恕刪)
您沒有考慮到像素的問題
APSC望遠端的優勢決不是單單是同焦段FF的裁切一句話就可以否定的
只要鏡頭解析度夠
實體焦長相同
同樣像素下
APSC就是可以放大1.5或1.6
howard1204 wrote:
有4個焦段的L鏡可用:在5D2上為35mm,135mm, 在50D上為56mm, 216mm,
這種想法不知是否正確?
可以這樣說.
雖然說從光學解析度的角度, 還是感光元件解析度的角度, 還是你要放大成像的尺寸, 還是可供栽切的幅度, 還是實用上的意義, 會導出不一樣的結論. 不過這樣的比較, 等於考慮了同一顆鏡頭在5D vs 5D2 或 40D vs 50D的不同效益. 是有意義的, 但對你的問題直接的幫助不大.
問題不在於這個理論的正確性, 而在於你會這樣使用嗎? 例如 50D + 35L 搭 5D2 + 135L, 雙機出遊?
我舉我的例子, 我要 5D + 24L 搭 5D2 + 85L 呢? 還是反過來? 考慮了很久之後, 高ISO, 高解析度, Live View...., 兩隻我都會裝在 5D2 上.
或許是像 5D2 + 24L, 35L, 85L... 而讓 50D + 100-400L (或原有的 70-300) 的組合, 效益比較大. 50D 搭原有的 10-22 當旅遊鏡也優. 沒必要去搶 5D2 的媳婦.
當然也可以想像 50D + 10-22 + 24-105 (24-70) + 100-400 (70-300) 是多讚的一個組合...
只是旅遊, 還帶雙機嗎? 除非女友老婆也拍, 不然5D2 + 17-40/4L 不是更優?
再舉我的例子, 多帶一台 400D + 135L 嗎? 我選擇多帶一顆 1.4x TC 而不用400D.
1.4x TC 很多場合很有用, 不過就我的拍攝內容, 到後來常常只是多此一舉. 另外, 135L 的畫質堪得加上 2xTC 使用的. 搭配1.4x和2x TC, 比不上, 但也就相當於有 200/2.8L 和 300/4L 的效果了. 真的想拍遠, 100-400L or 300/2.8L. 繞路只是浪費金錢和消磨興趣.
Macro 鏡, 還有 100mm 和 180mm 的可以選, 這個我就覺得有在FF和APS-C上混用的意義: 最近對焦距離與放大倍率的考量.
再說 50D 是否相對於 5D2 / 1Ds MkIII 有拍野生動物的絕對優勢? 不考慮價格效益的話, 可能不見得.
AF對焦能力與速度, 高ISO的畫質, 可供構圖與裁切的幅度, f/8的對焦能力, ... 都需要考慮.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howard1204 wrote:
很多人認為出遊帶支全焦段的旅遊鏡就好,
不必太在意畫質,...(恕刪)
有人求"有", 求拍得到; 有人求"美", 求拍得好.
這與您想要的, 或是旅遊的型態, 自助 vs 跟團, 想不想, 或能不能到處慢慢拍, 都有影響.
35L 很棒, 不過旅遊若有室內或是大景, 可能要 24mm. 所以有些人偏好 24/1.4 或 17-40/4囉.
135L 很漂亮, 不過旅遊拍人, 可能沒辦法5~10米內都沒人, 很多時候會覺得 85mm 比較實用. 70-200 超讚, 不過在某些場合或許有點刺眼和龐大.
只要攝影者有心情和美感, 你可以找到很多很棒的佳作。
* * *
5D2 21MP 裁到剩5MP的話, 135mm 就變成 270mm了。135mm 加上 1.4x TC 來栽的話, 就有 380mm了。2x TC的話, 就相當於 540mm了。
夠不夠, 貪多的話永遠都不夠. 用定焦的話, 您的目的應該不在於貪多, 而是求精吧? 話再說回來, 您不是有 70-300嗎?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