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本身是休閒非工作機用, 單卡工作時死卡無保障
對焦能力而言, 你手上是 EF 鏡, 配 A7III 是接 MC-11 ? 拍照 AF 能力與 RP 差不多, 但有錄影需要對焦不能不會選A7III
閃燈快門同步是 A7III 1/250 vs RP 1/180, 有接閃燈需要不會選 RP
連拍是 10 vs 5 FPS, 有連拍需要也不會選 RP
還有一點要說 A7III EVF / LCD 顯示爛得很緊要, 基本上不能從preview 看到有沒有拍好. 這點 RP 小勝
A7III 雖然是舊, 但拿貼紙蓋了型號, 外表和新款Sony 機無大異, 騙得過人
kingjehau wrote:
我所認識的這類用戶,他們連原廠不同卡口的轉接(比如R系統轉接EF)都不建議了~~
可以接,但是要自己測試鏡頭有沒問題,我自己用EF 70-200 4L(2004年買) / EF 300 4L(也是古早鏡) / EF 17-40 4L沒問題,EF 85 1.8我測試應該是鏡頭問題,邊緣對焦非常不穩定,單次與連續對焦都測試過,接近中央區域沒問題,同狀況下用單次對焦開啟人眼辨識EF 70-400 4L工作的很好沒脫焦,EF 85 1.8一直凸槌脫焦,但是這支85 1.8我拍西洋劍比賽連續對焦又好好的(使用物體辨識追蹤對焦,對焦點落在黃金分割線外兩旁),只有拍人像或其他題材會出問題,我有一隻底片時代買的騰龍90微距,用單次對焦與EF 85交叉測試,騰龍90在單次對焦下邊緣對焦沒問題,但是使用連續對焦會抓狂,不過這是底片機時代買的鏡頭無法苛求甚麼,如果說要買RF鏡最大原因對我來說就對焦比較不會遇到雷而已
我也用過EF 200 2L IS過,上RP拍得好好的,而且我是拍西洋劍運動比賽,還應付得來
接EF 70-200 2.8L和EF 24-105 4L II也都好好的
RP把亮點修復功能封印了,亮點在ISO 3200以後就明顯可見
你要買RP也是可以,如果二手價低於2萬可以買,如果2萬持平我會多6千買全新,還有RP在連續拍攝下電池可以拍4百多有時可以接近5百張(我拍飛機都打連拍,JPG+RAW),但是如果間隔間隔這樣拍就拍不了那麼多張
還有RP的動態範圍不如新機,如果想要大拉曲線還是考慮新的機種比較好處理
kingjehau wrote:
專業用途的工作者,怎...(恕刪)
主要是A7II上市的那個時間點,5DIII相比起來真的是很糟糕...特別是反光板磨損後的問題
....當時幾乎手上所有的單反(5DIII*2 6D*1)全都出現大小不一的移焦..且鏡頭裝在這3台
機身上的焦點偏移都不同,導致只有某幾台機身能搭配某幾支鏡頭 這在當時C家單反用戶
上是很常見的問題,而A7II的出現基本是一個不錯的解藥,雖然轉接後無法發揮SONY全部
的黑科技,但對焦準確度跟速度上已經超越5DIII+EF鏡 所以當時平面族群不少都是這樣
轉接在工作的,當時的C家單反真的讓工作變得事倍功半,雖然當時5DIII跟6D的職業用戶還是
不少,但是聊過後發現,有怨言的不在少數
相機就如同車子,你的能量,將決定他的力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