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換機,選R5還是R6Il呢

去年底我才剛從5D2故障換5D4...
5D4對焦性能提升,功能多又有4K錄影,但就是電池不夠力~
不過拍沒多久之後,我又不拍4K,我覺得5D2或5D3就夠我用了.....
因為我EF鏡頭多,且怕耗電~無反不是我目前選項...

同樣的情形~若沒必要換,5D3就繼續用吧!
若要換,就挑選自己用得到的功能,順手合用就好~
tiandi19 wrote:
目前用5D3想換機,...(恕刪)

拍人像其實不用過高的畫素,若非職業用途有超大圖輸出的需要,R6II已綽綽有餘!

高ISO下也有更純淨的畫質表現,省下的預算投資RF 50mm f1.2L、 RF 85mm f1.2L、 RF 135mm f1.8L這些人像神鏡,不是更把錢花在刀口上?
我是用5D3後改用R6
完全回不去了
對焦系統差太多
如果只是拍照的話R6II
有很多錄影需求才考慮R5
不然我自己是覺得SD卡使用比較方便也比較便宜
當時我有R5和R6可以選擇,我選了R5 不過上次攝影師發表會我摸到了R6 II,這代有進步,畫素也到了2400萬,倒是可以考慮
目前R6 R6II都沒貨😫想買都等不到
tiandi19
tiandi19 樓主

等等看R5II

2023-02-08 19:29
lasthero

Yahoo超級商城還有貨

2023-02-09 10:04
小弟在兩年前~面臨抉擇R5或是R6,
R5的畫素高、檔案容量大、記憶卡貴、電腦後製轉檔較慢,
R6則相反,
加上CANON向來「切割精準」,
R5的大部分功能~R6都有,
但是R6會讓您用起來不順手(選單藏的很裡面、不給設快速鍵)!

至於拍攝人像~是否需要高畫素???
高畫素~可以後製時「畫面水平校正、直幅改橫幅、橫幅改直幅」~還可保留一定的畫素。





事隔兩年後,
假如再讓小弟抉擇R5或R6,
小弟依然會再次選擇R5。

提供淺見供您參考!
漫步是為了感受世界, 拍攝是為了回應當下, 篩選照片是對話內心, 保存是為了留給未來的自己。
快樂的土撥鼠

使用定焦鏡頭的前提下,因為有時走位不方便,高畫素可以二次裁切(構圖),算是高畫素相機的優點;

2023-02-09 12:41
快樂的土撥鼠

有人身手矯健、走位不受限制,2000萬畫素相機搭配定焦鏡頭⋯也是拍的很開心;並非所有人都不二次裁切、身手矯健,所以我會推薦買高畫素的R5。

2023-02-09 12:41
當初買R5 時考慮很簡單, 因為影人影鳥兩用, 影鳥需要高像素裁切, 不然單是影人R6 就夠了

一機兩用也是雙面刃, 因為大量拍攝, 影人時不需高像素時 file size 肥大變成了負累. 幸好是 R5 有Compressed raw, 一張相最大約 26 mb 還可接受. 缺點是 C raw 沒有降低像素選項. 又或說是 Canon 精準刀法之一. 如貪求低像素以換來原生更細 file size 更少 noise, 就 R5 / R6 II 兼備, 我的朋友索性兩部都買, 又或 R5 配 R3

對比 S 家我也有用 A1, 像素略高於 R5, 但一張 compress raw 有 50 md 比 R5 大了一倍, 更上一層 A7R5 要 100 MD一張raw 我更望而卻步. Sony A1 raw 有無損壓縮 (L / M /S) 選項. 降至 M raw 約 2千萬像但 file size 還要約 30 md一張, 比 R5 4千5百萬像的26 md 還要大, 實際上還是沒著數.

因為 file size 肥大問題, 也間接影響出勤率與按快門意欲, 影人出勤率基本上 2:1 (R5 : A1). 以上只是個人大量拍攝考慮的選擇
大龍1235

沒錯!拍人像對一般玩家甚至專業攝影師來說,2-3千萬畫素其實綽綽有餘,就算裁一半,印A4甚至A3也都可接受,但拍風景或拍飛羽數毛照,高畫素的優點才容易彰顯出來!

2023-02-09 12:36
大龍1235

但高畫素所衍生檔案肥大問題、對鏡頭解析度的要求,以及拍攝穩定度的要求都會更加嚴格,這些都要考慮,所以才說超高畫素拍人像,就像殺雞用牛刀一樣!

2023-02-09 12:41
一闊三大又豈只 file size.. 也想說說 R5 化兩年多後, 手上各EF 鏡下場 :

EF 24-70 2.8 L II, 成像還很可以, 不比 RF L 定焦差多少, 順利過渡繼續服役

EF 50 1.2 L, 成像比不上 RF L, 發色氛圍還是一絕, 需收光圈到 1.8 來拍還是比 RF 50 1.8 STM 好, 順利留低

Sigma 50 1.4 Art, 成像比不上 RF 50L, 但又沒有EF 50L 的發色氛圍, 放生了.. 這是第二次賣走 50 Art, 多選擇一次結果還是分手收場

Sigma 85 1.4 Art, EF 時代曾是 85mm 最佳成像鏡頭, 但敵不過 RF 85 1.2.. 全開光圈無論放在 R5 A1 都偏軟, 又沒有 EF 85 1.2 的奶油感, 分手了

EF 85 1.2L II, 跟EF 50 1.2L處境相同, 收到 1.8可用, 奶油散景仍然可人. 繼續留低

Sigma 105 1.4 Art, 為Sigma 最出色之作, 全開光圈 1.4 仍可用銳利 只比 RF 85 1.2 差一點點, 奶油散景又只差 EF 85 1.2 少許. 逆光人像所產生的光場還是迷人. 繼續留底, 有力跟 RF 85 1.2L 爭正選之位.

EF 135 F2 L, 全開光圈跟不上 R5, 對焦準確度亦是. 但這次決擇沒有跟隨EF 50 / 85 1.2 L的做法, 曾話過會再多用這鏡10年卻沒有對現, 選擇了留下另一支 Sigma 135 Art

Sigma 135 1.8 Art, 一直以來都不喜這鏡的微對比, 散景與立體感, 但這鏡銳利出奇的高可與S家 FE 135 1.8 GM 比拼, 暫時留下服役. 中長線看與新鏡 RF 135 1.8 的比較

EF 300 2.8 L II, 成像仍然可以, 全光光圈可用, 加2X 拍鳥變成 600mm 5.6 需收 2/3 級光圈即可, 鏡身IS 防震與 R5 配合不太好. 以 1/250 閃燈同步拍人還是有很高失敗率. 但 RF GM Z 都沒有代替品, 繼續留低

EF 600 F4 L II, 全開成像還是加了2X 1200 F8 還是可以. 但配 R5 迷焦時心裹總納悶覺得沒接環配原生鏡應更好. 某個放工後無聊的晚上跟她分手了. 親手卸下砲衣後雪白白的鏡身還瀝瀝在目, 換上FE 600 4 GM 後又沒有想像中的大差別. 可能是最後悔放走的一支 EF 鏡

EF 16-35 L F4, 在EF 時代已是出勤率低, 旅行用kit 鏡, 對成像沒大要求, 在R5 上又沒大過失, 繼續留底
低長放在防潮箱, 旅行才拿來用

EF 70-210 F3.5-4.5. 近 30年的老鏡沒有期待, 135-210 mm 一段成像不行可棄用, 放二手也賣不了錢, 繼續留在防潮箱頣養天年

差不多漏了一支很重要的EF鏡, EF 35 1.4 L II, 為EF 後期出色之作. 放上R5全開光圈可用, 收到 1.8 與 RF 50 1.2 L 銳利度接近, 比 RF 35 1.8 STM 好. 準焦成功率還在 RF 35 1.8 STM 之上。 可以說是RF化後唯一一支能穩坐正選位置之鏡 . 但跟 S 家 FE 35 1.4 GM 比還是遜色,長線看與傳言未出之鏡 RF 35 1.2 的比較

簡單說.. EF 鏡的 MTF 30線在 0.7 區域以下基本上跟不上 R5 的像素
crossmatch wrote:
一闊三大又豈只 file size.. 也想說說 R5 化兩年多後, 手上各EF 鏡下場 :


看圖區, 大多抽自 R5 大樓, 曾遊覽可跳過

R5 EF 300 2.8 L II IS


R5 EF 24-70 2.8L II


R5 EF 50 1.2


R5 Sigma 135 1.8 Art


R5 Sigma 105 1.4 Art


R5 EF 600 F4 L II, 1.4X III


R5 EF 35 1.4 L II


R5 EF 135 F2 L


R5 EF 85 1.2L


R5 Sigma 85 1.4 Art DG


R5 EF 70-210 3.5-4.5
crossmatch wrote:
一闊三大又豈只 file size.. 也想說說 R5 化兩年多後, 手上各EF 鏡下場 :

EF 24-70 2.8 L II, 成像還很可以, 不比 RF L 定焦差多少, 順利過渡繼續服役

EF 50 1.2 L, 成像比不上 RF L, 發色氛圍還是一絕, 需收光圈到 1.8 來拍還是比 RF 50 1.8 STM 好, 順利留底

Sigma 50 1.4 Art, 成像比不上 RF L, 但沒有50L 的發色氛圍, 放生了.. 這是第二次賣走 50 Art, 多選擇一次結果還是分手收場

Sigma 85 1.4 Art, EF 時代曾是 85mm 最佳成像鏡頭, 但敵不過 RF 85 1.2.. 全開光圈無論放在 R5 A1 都偏軟, 又沒有 EF 85 1.2 的奶油感, 分手了

EF 85 1.2L II, 跟EF 50 1.2L處境相同, 收到 1.8可用, 奶油散景仍然可人. 繼續留底

Sigma 105 1.4 Art, 為Sigma 最出色之作, 全開光圈 1.4 仍可用銳利 只比 RF 85 1.2 差一點點, 奶油散景又只差 EF 85 1.2 少許. 逆光人像所產生的光場還是迷人. 繼續留底, 有力跟 RF 85 1.2L 爭正選之位.

EF 135 F2 L, 全開光圈跟不上 R5, 對焦準確度亦是. 但這次決擇沒有跟隨EF 50 / 85 1.2 L的做法, 曾話過會再多用這鏡10年卻沒有對現, 選擇了留下另一支 Sigma 135 Art

Sigma 135 1.8 Art, 一直以來都不喜這鏡的微對比, 散景與立體感, 但這鏡銳利出奇的高可與S家 FE 135 1.8 GM 比拼, 暫時留下服役. 中長線看與新鏡 RF 135 1.8 的比較

EF 300 2.8 L II, 成像仍然可以, 全光光圈可用, 加2X 拍鳥變成 600mm 5.6 需收 2/3 級光圈即可, 鏡身IS 防震與 R5 配合不太好. 以 1/250 閃燈同步拍人還是有很高失敗率. 但 RF GM Z 都沒有代替品, 繼續留底

EF 600 F4 L II, 全開成像還是加了2X 1200 F8 還是可以. 但配 R5 迷焦時心裹總覺得沒接環配原生鏡應更好. 某個放工後無聊的晚上跟她分手了. 親手卸下砲衣後雪白白的鏡身還瀝瀝在目, 換上FE 600 4 GM 後又沒有想像中的大差別. 可能是最後悔放走的一支 EF 鏡

EF 16-35 L F4, 在EF 時代已是出勤率低, 旅行用kit 鏡, 對成像沒大要求, 在R5 上又沒大過失, 繼續留底長放在防潮箱, 旅行才拿來用

EF 70-210 F3.5-4.5. 近 30年的老鏡沒有期待, 135-210 mm 一段成像不行可棄用, 放二手也賣不了錢, 繼續留在防潮箱頣養天年

差不多漏了一支很重要的EF鏡, EF 35 1.4 L II, 為EF 後期出色之作. 放上R5全問光圈可用, 收到 1.8 與 RF 50 1.2 L 接近, 比 RF 35 1.8 STM 好. 準焦成功率還在 RF 35 1.8 STM 之上。 可以說是RF化後唯一一支能穩坐正選位置之鏡 . 但跟 S 家 FE 35 1.4 GM 比還是遜色,長線看與傳言未出之鏡 RF 35 1.2 的比較

簡單說.. EF 鏡在 MTF 0.7 區域以下基本上跟不上 R5 的像素

謝謝C 大的精采心得分享
我是留了一堆EF L鏡, 受夠我的5D4飄忽不定的對焦後(我的5D/5D3反而準焦), 對Canon的信仰值已經崩潰了
R5的價錢, 應該接近R6mk2+R7
R6mk2 比較不會榨乾老EF鏡的畫質,畫素也夠用
體認到出門不會只帶一台相機,打鳥的活交給R7算了,希望RF100-500L跟得上這個畫素密度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