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preview.com
R10這台應該是出來取代M6II的定位
規格部分M6II就勝在32MP這片sensor與體積
其餘DIGIC X, EVF, 4K60P, HDR PQ, 機械15電子23連拍, 新型對焦模式, buffer, 內閃GN值, typeC都是R10勝出
GWOKING wrote:
RF-S 18-45這個焦段自拍不好用
EF-M 14-45的焦段比較實用
VLOG基本上本來就不適合標準焦段
就算24mm也是效果不佳
至少要配超廣角然後給EIS有相當程度裁切才合適
剛剛看中國官網R7寫得很生火
相較R5中央裁切畫素高了一倍
感覺R7就是不少玩FF遠攝的備機首選

CANON CN
吉姆林 wrote:
R7.......
重量:612g(含電池/記憶卡)
R10.......
重量:429g(含電池/記憶卡)
看來M系統應該是絕後了, 有點點可惜
一直都很欣賞M系統的定位
恰到好處的重量體積,手機難以比擬的操作性能,這也是我願意繼續帶出門的先決條件
目前日常使用的輕便組合
M6II + 22/2.0: 408g + 105g =513g
若以新機組合來看 R10 + 16/2.8(不想用KIT):R10 (429g)+ 16/2.8 (165g)=594g(感謝指正)
再來看體積
R10:122.5 x 87.8 x 83.4mm ; M6II:119.6 x 70.0 x 49.2mm
重量上R10有取代M6II的潛力,問題是體積差距很大,對我來說 M6II+鏡頭的體積已經是隨身攜帶的極限,若買了R10,這個體積大小注定了R10只會常駐在防潮箱。
很好奇canon使否有意願經營M系統留下的市場,或者想要輕便高性能就別留在canon??......
oculata wrote:
一直都很欣賞M系統的定位
恰到好處的重量體積,手機難以比擬的操作性能,這也是我願意繼續帶出門的先決條件
重量上R10有取代M6II的潛力,問題是體積差距很大,對我來說 M6II+鏡頭的體積已經是隨身攜帶的極限,若買了R10,這個體積大小注定了R10只會常駐在防潮箱。
很好奇canon使否有意願經營M系統留下的市場,或者想要輕便高性能就別留在canon??(恕刪)

看來m接環是完全掰了,
m系列和EF-S已經手牽手即將走入歷史了
不過看到RFS的外型和大小我有點夢破的感覺,
可以說EOS M輕巧優勢完全不見了,
很無感也想不到有入手的必要性...
EOS M講究的就是輕巧、好攜帶,
畢竟一樣都是半幅機,規格上也算是入門的機種,
幹嘛不繼續用機身較小,相對也比較輕便的EOS M?
我真的不懂老佳啊,看來對canon我乾脆死了心吧,
m5能用多久就用多久,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反正一整天陪我時間最長的設備,還是手機。

生死只是件閒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