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老佳或索尼,用到3000鎂這個級距已跨專業的門檻,一般拍攝鏡頭對成果的影響更大,應該先去挑選比較中意的鏡頭,再回頭考慮機身是要使用哪邊的系統,單比機身沒上鏡頭可以拍照嘛!?鏡頭光學與AF速度也要配得上新機身,否則片面砸錢都是在浪費;

很抱歉這麼講,鏡頭才是坑,假如還需要斤斤計較各機身之間的價差,那可以簡單的就先不要搞複雜,儘量向原生包袱靠攏才省心少煩惱,沒什麼多特別的專業需求的話,或許考慮去入個EOS RP來沿用EF即可,剩下預算去用在RF新鏡上會更實際受用;嫌RP太入門!?再次更抱歉這麼說...隨便去看看用了什麼多昂貴的器材拍出來的照片,很大一部分仍是一般需求拍出來的一般照片,不好意思在下木眼實在分不清有什麼”區別”,甚至說是用手機拍的我也信;在大多數情況下,腦袋與題材的重要性還是遠高於器材,而器材的優先順序,鏡頭通常又再高於機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