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新手發問 拍raw的情況下 高檔鏡頭和普通鏡頭的差異性?

i7up wrote:
其實一開始我只想問色...(恕刪)

好的鏡頭,當然能夠保留更多細節
抗耀光能力也相對較高...
對於顏色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先能拍出正確的顏色
再以後製調成自己想要的風格
若拍出來有色偏...想必要調好一張照片,也要花不少時間的

總總的問題...L鏡上都有解答
Canon EOS Kiss X/40D 17-40 F4L EF 50 F1.8 EF 85 F1.8 430EX

可以說沒有差別

也可以說差別很大

因為完全是看使用者 的用途

你要去跟人家比較的話 就一定有差

如果只是放在自己桌面上看看 那就沒啥差別了



不過 由簡入奢易 由奢入簡難

用過好鏡 要再回去用低階鏡頭倒是挺難的
i7up wrote:
嗯 我想問的就是這方面 既然後製可以調整很多 比如拉拉曲線之類的
那用高級/普通鏡頭的差異性 似乎不大?
簡單講 我的疑點是 raw如果要自己調整 那鏡頭的發色不是那麼重要?
其實疑問來自 小小白is和55-250is 之間的考量


簡單的講. 沒有錯

以我個人的狀況
只要原始檔案清晰度夠. 對比夠. 色彩和階調都可以自己控制
不管什麼鏡頭對我都沒有差別

但是說來簡單. 實際上需要相當經驗的累積才能做到.
我花了很多工夫在這上面
現在依然繼續在磨練自己對影像對比/色相/彩度/階調/銳化....等等的敏感度


ps.RAW是未定義的影像資訊. 要經過各種參數指定之後才能轉換成一般數位影像
而所謂"RAW檔不作處裡直接轉出JPG=機身直出JPG"
這是只對Nikon Capture或Canon DPP一類. 能與自家機身設定連動的軟體. 才會成立
其他是不成立的
定焦的畫質是肯定的,但是和L鏡相比,呈色的差異實在很難靠後製作成一樣,即使可以後製,也太花費時間、眼力,畢竟拍照的樂趣在於拍照的瞬間和作品欣賞,而不是面對螢幕玩滑鼠。
文包 wrote:
簡單的講. 沒有錯以...(恕刪)


那麼如果使用了第三方軟體,如Lightroom或Silkypix,
所謂"機身發色"和"鏡頭發色"還有沒有意義呢,
例如,一般都說Sigma鏡偏黃,但利用Silkypix解,修正白平衡之後,
就不存在偏黃問題,那麼,鏡頭發色還有意義嗎?
為人生留下影像,為影像尋找意義,在意義中發現人生.
上週我帶40D 去買24-70L 本來是用JPEG 測移焦,

後來店家幫我改RAW,我忘記問為什麼要用RAW ,難道不能用JPEG測移焦嗎?

心中也留下疑問?,, 也許有大大可以為我解答(是解析度關係嗎?)
popblue wrote:
那麼如果使用了第三方軟體,如Lightroom或Silkypix,
所謂"機身發色"和"鏡頭發色"還有沒有意義呢,
例如,一般都說Sigma鏡偏黃,但利用Silkypix解,修正白平衡之後,
就不存在偏黃問題,那麼,鏡頭發色還有意義嗎?


我先強調. 這是我個人經驗. 不代表所有人都如此.

鏡頭發色. 機身發色. 有沒有意義?
對我個人而言.
確實沒有什麼意義
只要給我RAW檔. 我就可以調到我滿意. 用什麼機身鏡頭都沒什麼差別

在底片上. 底片影響色彩是最大的. 鏡頭要排在很後面
同樣的道理
在數位上. 機身參數=RAw處理軟體. 對色彩的影響是最大的. 鏡頭要排在很後面
而且還不只修正白平衡而已
Silkypix/Lightroom可以對色相環上分七種色相. 分別控制色相. 彩度. 明度

做是做得到. 但是這就完全看自己的後製功力了
我也提供一些小心得

17~40L與50/1.8

拍出來的照片,50/1.8絕對不會輸,甚至贏

用raw,基本曝光控制不好,用218L也一樣
40D+5D+135L+17~40L+35L+50 1.8

文包 wrote:
popblue wr...(恕刪)

文包 wrote:
鏡頭發色. 機身發色. 有沒有意義?
對我個人而言.
確實沒有什麼意義
只要給我RAW檔. 我就可以調到我滿意. 用什麼機身鏡頭都沒什麼差別


一定程度上,我和文包大有類似的看法,
那麼,高擋鏡頭對於我而言的意義,
可能是有更大的光圈,
以致於能夠得到更好的散景,更淺的景深,
或者是更暗環境下的拍攝成功率,
還能有別的嗎?
希望前輩賜教.
為人生留下影像,為影像尋找意義,在意義中發現人生.
popblue wrote:
一定程度上,我和文包...(恕刪)



相對於你說的這些 我覺得更方便的焦段會是以後鏡頭的重點

以後買長焦段可以出raw的類單眼 cp值還比較滑得來 會是趨勢吧
菜頭是什麼 能吃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