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RP的輕量化有感嗎??

litlin wrote:... 還滿喜歡M3+15-45這種輕量化的組合的...

假如你可以接受EF-M 1545這類Kit鏡為主的組合,何不昇級EOS M系列機身就好?

EOS M5(含)以後機身的感光元件表現比起M3很有改善,要CP值選M50,要最新規格
昇M6II,這樣花費較省體積重量不變,原生卡口原副廠鏡最高不過1萬多素質還不錯,
或許考慮別捨近求遠是否比較合理?

片幅規格大小不同當然FF有高感與等視角散景的優勢,但鏡頭大小與片幅大小呈正
比也是同樣存在的事實,尤其對畫質與光圈有所要求的話,體積重量與價錢就急速膨脹,
要不就得接受妥協更多的產物,一來一往FF不見得佔盡優勢!我要FF就是可以拉出與其
他規格明顯差距的,總畫素要高,ISO表現要好,DR也要明顯勝出,否則要我去接受較大
片幅的重量與價錢,不划算也不願意;為了拍到遠勝其他規格的畫質,FF單反無反一樣
都給它們貴重到底,因為其他規格辦不到,這理由足以說服自己;假如只是不上不下的
半調子規格,可能換支鏡頭就勝負難料的話,那為什麼要忍受那個價格與重量!?
我倒認為Canon推出RP的重點不是輕量化
而是讓用戶以比較便宜的價格擁有全片幅相機
真的要輕量化還是靠EF-m
想要最完整的RF系統就直上R

我自己是RP+轉接環+EF 24-70/F4
再加一個延伸握把
整個跟輕量化沾不上邊啊
但畢竟是取代老5D所以也完全沒有怨言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我6d轉RF 輕量很有感

有看過EOS-R

價格貴蠻多的,多的功能我也用不到

RF體積比R更小,收納更方便

鏡頭方面我是用轉接 C35/2

你要更輕巧就用C40/2.8 超迷你

但如果要用變焦鏡 24-70/4 或是2.8

那就重蠻多的了

我會建議先去看看M50 或是M6 II

都相對輕巧非常多
機身有感鏡頭無感
不知道為啥不出一個類似NIKON Z 24-70/4的小巧輕便的鏡頭
出的鏡頭一顆比一顆大
這邊一點,那邊一點
加起來就是有感的重量了
拿在手上拍個幾小時會比較明顯
但那點差距,攜帶路途上會無感就是了

想要輕量,能考慮35那個定焦鏡
litlin wrote:
但後來看到RF的旅遊鏡一管比一管粗大,,(恕刪)

RF旅遊鏡 目前也就一管24-240而已
哪來的 "一管比一管大"?....

RF系統 目前的缺點就是 缺少便宜小鏡頭
目前非 L鏡 也就 24-240 跟RF 35 F1.8而已
要鏡頭小 還是要再等等
雖然全幅鏡 先天一定會比較大
但是那是以現代鏡的角度來看
其實要縮小化 還是可以
前幾天一個前輩 介紹的 EF老鏡24-85 f/3.5-4.5 看起來就不大
而且焦段實用 如果可以復刻這個鏡 我一定來一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HkADIGUa2M


目前 以我個人手上裝備來說 EOS RP最小的組合是
轉接泳諾35F2
我覺得這樣的大小 算是很棒了
這是 我已經可以每天塞包包帶出門 不覺的重或體積大的程度
如果可以經 RF35 應該可以更小一點
不過我更期待 之後 副廠出的鏡頭拉
騰龍 在 SONY上 出的28-75 f2.8 也不大
然後最近出的三小定看起來也很方便
這幾棵 移到RP上 看來應該沒什麼難度



RF系統 目前的缺點就是 缺少便宜小鏡頭
目前非 L鏡 也就 24-240 跟35 F2而已

恕刪)


是35F1.8 不是2.0
我剛由600D升級至RP,原先考慮升級至90D,但後來考慮90D的重量較600D真的重了很多,平常相機主要用作拍攝小朋友和行山郊遊時拍攝風景,相機重量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最終便選擇了RP。

RP+RF 24-105mm的重量和我原先的組合600D+Sigma17-50mm的重量相差不大,但由APSC升級至FF的感覺真的一級棒,相片質素有明顯的升級,唯一不習慣的就是電池問題,現在出門一定要多帶一顆電池才能夠安心拍攝~

如果希望有較輕機身+全篇的質素,RP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價錢也不貴啊)。
熱血熊寶貝 wrote:
RF旅遊鏡 目前也就一管24-240而已(恕刪)


不好意思,我個人的定義是廣角變焦鏡都算旅遊鏡,
所以像RF 24-105, RF 24-70, RF 24-240,對我來講都算旅遊鏡.
綜合版友意見:

CANON:無反機身有效縮減整體體積

SONY:無反鏡頭還是一樣大,整體還是差不多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