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拍照工就是貪圖方便,畫質堪用就行了,STM那隻各方面都不比F4遜色,就差在組裝沒有F4佳,沒有防塵防滴,沒有恆定光圈,但用起來根本沒差,但很多人就因為它不是L鏡,價格又低,連一眼都不會去看它.鏡頭是消耗品,得一段時間更新,哪能買來用一輩子的,上個月把第三支f4丟到手札keybuy去賣,一個小時內就有10多個人來電,來信,簡訊,LINE來詢問,晚上10點多P的,一大清早6點就賣掉了,
但多帶鏡頭就是一種負擔,平常出門,一機裝16-35mm,一機裝24-105mm就足夠應付所有的場面了.要是知道有特寫要拍,就多帶一機裝70-300mm胖白,完全沒有大三元發揮的餘地.
以前買過兩隻微距鏡(也是長年躺防潮箱,只有大量翻拍舊照片或圖書裡的內容才用得到),平常出門根本不可能帶出去,現在我會把輕便的三個一組的接寫環放包包裡,碰到需要拍微距,就拿出來接在24-105mm或70-300mm和機身之間,這兩鏡就變成微距鏡頭了.
防潮箱裡還有好幾顆f1.4~f2.8的定焦鏡,好多年了,根本不會想帶出去,畫質雖好,但換鏡麻煩也會錯失畫面,又容易讓cmos入塵,並不是工作的好鏡頭.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魯獅 wrote:
生意人(Canon)的想法就是這樣,要是把24-105mm f4畫質做到像24-70mm f4那樣,誰還會因為焦段的關係去買24-70mm+70-200mm的組合呢?更重要的是更好賺錢的24-70mm f2.8那隻,就是要你買大三元.
咱們拍照工就是貪圖方便,畫質堪用就行了,STM那隻各方面都不比F4遜色,就差在組裝沒有F4佳,沒有防塵防滴,沒有恆定光圈,但用起來根本沒差,但很多人就因為它不是L鏡,價格又低,連一眼都不會去看它.鏡頭是消耗品,得一段時間更新,哪能買來用一輩子的,上個月把第三支f4丟到手札keybuy去賣,一個小時內就有10多個人來電,來信,簡訊,LINE來詢問,晚上10點多P的,一大清早6點就賣掉了,
但多帶鏡頭就是一種負擔,平常出門,一機裝16-35mm,一機裝24-105mm就足夠應付所有的場面了.要是知道有特寫要拍,就多帶一機裝70-300mm胖白,完全沒有大三元發揮的餘地.
以前買過兩隻微距鏡(也是長年躺防潮箱,只有大量翻拍舊照片或圖書裡的內容才用得到),平常出門根本不可能帶出去,現在我會把輕便的三個一組的接寫環放包包裡,碰到需要拍微距,就拿出來接在24-105mm或70-300mm和機身之間,這兩鏡就變成微距鏡頭了.
防潮箱裡還有好幾顆f1.4~f2.8的定焦鏡,好多年了,根本不會想帶出去,畫質雖好,但換鏡麻煩也會錯失畫面,又容易讓cmos入塵,並不是工作的好鏡頭.
你最大的問題就是以為別人都跟你一樣不在乎畫質
一個勁的推方便鏡
那不如用APSC再加個18-300的鏡頭不就好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