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關於CANON APS-C 單眼選項


謝謝大大~
其實我只是拍興趣的...
出去玩才會認真拍!!!
其實單眼的東西我不太懂😂

splendors wrote:
樓主您購入 500...(恕刪)


ben820609 wrote: 謝謝大大~ 其實我只是拍興趣的... 出去玩才會認真拍!!!
其實單眼的東西我不太懂...(恕刪)
敝人也不是很懂 DSLR或者 DC, 都嘛是東學一些, 西摸一點... 作練習。 以下用 18-135 is STM鏡, 近中午的大熱天作練習"甩拍 (Panning)" ..XD~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ben820609 wrote:
附上自己的作品...

都是上傳FB的喔冷笑

https://www.facebook.com/you.zi.7355/photos_albums....(恕刪)


看您的作品都後製高反差,

說實在沒細節的照片看起來很膩(抱歉個人說話比較直)

這種後製法其實器材對你差異不大(因為細節都被修掉了)

蘋果茶.萊姆葉 wrote:
看您的作品都後製高...(恕刪)

拉高對比也是後製的方向,起碼跟主流不一樣
每次在01都在看各種"日系修圖",這種才真的很膩,真希望這種日系修圖風潮能趕快退去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假如只是要C家新感光元件的畫質(改善不少的DR,以及跟上潮流的24MP),

從80D之後的APS-C大都是,同時也都全面下放C家獨有的DPAF對焦系統;
只是單反都另外還具備OVF用的獨立對焦模組,還有connectivity的差別,

像中階的80D還會有機身調焦的功能;假如只是單純拍照,又沒有高階F1.2的
人像鏡要伺候,其實最入門的200D就可以讓你有感昇級了!

只是萬惡台佳好像也發現到這一點,所以乾脆就不進公司貨了,想買公司貨你只能在那些
眼花繚亂的2位與3位數的機海當中…,自行去比較與挑選了!

我C家APS-C本來還剩下7D,70D,EOS M一代;為了因應親友春節出國旅遊的需求,

今年初就用盤仔價昇了EOS M5;拍攝結果還算令人滿意,尤其DR的改善是明顯感受得到的;

至於單反部分,本來想等200D先頂著用就算了(它一樣有給觸控翻轉螢幕咧!),
但在確定台佳不引進之後…,就只好另行再作挑選了!

在花了一點時間,搞清楚這堆令人混淆的APS-C機身型號的差別之後,

就決定入手77D公司貨了;雖然這價錢足夠買80D水貨,只是長期以來C家機身都堅持公司貨,
然後對80D是否能應付大光圈定焦也缺乏足夠信心(C家OS:請服用7D2…),

那乾脆就選畫質不遜於80D的77D了;它的體積&價錢都比80D小,比200D大一些但多了
機頂螢幕,跟其他APS-C無反相比,重量與體積的差距也還好,至少基本上可以擺脫單反
的笨重感,手大的男生可能還會覺得小指收得有點勉強;

因為77D無機身調焦,所以拿到後主要就是在測焦了;基本上無論原廠副廠,光圈小於F2.0者
大都沒問題,但大於這個界限(本來就不是很好對的鏡頭)當然就不太強求了;

不過至少用S50100 F1.8都是準的,但舊一點的S1835 F1.8,S30 F1.4 art就必須一起打包,
寄給恒佛去調了;第三天就回來了;雖然週邊點還是有點飄,不過這是Sigma舊鏡常見的症狀,
不需要把帳算在機身頭上了;

以上給樓主一點參考!

ben820609 wrote:
他多打了一個0吧&...(恕刪)

我覺得他應該是要表示4-5千塊
canon 7D系列、兩位數機身(例如:80D.77D.70D.60D)、三位數機身(例如:800D.760D.700D.100D),屬於APS-C片幅
canon M系列(例如:M3.M5.M6.M10),也是屬於APS-C片幅
重點通通被Hermitissimo說完了
說的很有參考性

我補幾句
雖然一樣是APSC
但2012&2016是兩個分水嶺 兩個進步的時代點
跟500D肯定有不少差別的
Leonarka wrote:..跟500D肯定有不少差別的...

樓主的確不用擔心這點啦,挑一臺中意的單機身就可以延用鏡頭,

畫質&AF的提昇保證會是很有感的!

在下真的本來只打算花1W多入200D就夠了,它最小的機身+翻轉觸控螢幕+同世代
感光元件,這些都蠻吸引我的;連參考定價14,900都幫台佳想好了;
EOS M5上了轉接環不比它小到哪去,而且全系列都沒給翻轉螢幕!

但台佳很賊,心裏明白引進這臺會影響到自己APS-C機海的銷售成績,乾脆就丟給
水貨商賺去吧?

可以接受平輸機身的話,從這臺看起口袋就很輕鬆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