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外行人問鏡頭問題

雖然本身是Nikon非Canon
有雷同焦段18-105KIT 與 Sigma 18-50 macro
畫質或許是一代的18-50與18-105沒太大差異
但2.8F在室內或夜間真的吃香很多
不過有感的重很多...
以上參考

...別小看1018 stm這支塑膠鏡唷,TcsTV評選這支為2014年度最佳鏡頭的第三名,
(第一名可是Sigma 50 art那支怪物啊…)

外觀不怎麼樣但光學素質OK…,反正看照片又看不到金圈紅圈藍標紅標,是不是?

1124 F4我也有,但一樣不妨礙1018 stm的存在,畫質夠好夠輕便,與原廠機身搭配佳,
所以何必捨近求遠?而且價格又不貴!

你的70D有DPAF,原廠設計就是搭stm鏡最速配,LV安靜快速又準確,原廠官方測試影片都敢直接
揭露USM(除了最新的nano USM以外)不比STM LV快的事實,

而其他副廠即使是比原廠的USM...,有更準更快嗎?

70D對應OVF的對焦模組...其實真的不怎麼樣,而且對焦點的數量與範圍都太少太小,

而70D相對於其他單反的最大優勢就在於LV,即使是沒什麼"對焦準度"問題的大廣角鏡,

範圍大丶點一下就有的自由度與方便性,連小朋友拿起來也都會用,就這點而言,可不是某家老是在
機身帳面規格上作文章可以比的;

相機"系統"講究的應該是"整體"的搭配性,否則機身性能再強丶鏡頭光學素質再怎麼好,
恐怕都有些"浪費"的疑慮,要不浪費金錢追高沒必要的"高素質",要不浪費機身性能;

我從不覺得設計一支高CP值好鏡會比鏡皇容易;不在乎成本丶用料與重量…,做得好是應該,

做不好又賣得貴森森的...,被砲死活該!資源有限又要做到"夠好"...,一向是更困難的一件事,

而且還得原廠"願意"這麼做,"願意"提供給消費者這個選擇才行!


C家機身規格被不少人詬病,但為什麼還有不少人選用,還不就是鏡頭因素,所以好康要懂得撿啊!


至於Sigma 17-50mm F2.8 EX DC OS HSM...,等效視角27.2-80mm的焦段,

角色類似於FF大三元的2470 F2.8(不過,遠端長一點卻彌補不了廣角端不夠廣的遺憾),

跟大廣角的用途與定位完全是兩回事,不必混於一談!假如在乎光圈與散景,這預算不如去找大光圈定焦,

畫質.夜拍or散景效果都會更好!
只取一瓢飲 wrote: 相機"系統"講究的應該是"整體"的搭配性,否則機身性能再強丶鏡頭光學素質再怎麼好,
恐怕都有些"浪費"的疑慮,要不浪費金錢追高沒必要的"高素質",要不浪費機身性能;...(恕刪)
本日看到最中肯回文 / +1票。

"整體"的搭配性, 必須有所取捨 (trade-off), 租用鏡頭另當別論。 如果機身不需考慮, 購入 1DX 再來談鏡頭 / 焦距範圍.. 都來得及... ~_~ !!!

70D + 35mm is USM鏡, LeNiNi, 樂尼尼 (用餐室內光源複雜又暗摸摸),


Cheers.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arwen950327 wrote:
請問有人跟我一樣在...(恕刪)

首先
請問問你自己
你有很在意畫質嗎?
現在單眼相機都2000萬畫素以上
縮小上傳FB或是網路也都才500萬畫素左右
畫質真的這麼重要嗎?
你甚麼時候會去把它點開到100%原尺寸大小來看照片?
你甚麼時候會去把它洗成30吋的照片?

還是拍的到想要的畫面比較重要?

鏡頭的焦段能帶來各種不同的畫面
但換一個畫質比較好的鏡頭不能給你不同的畫面
17端跟18端是差不多的
但是10端就完全不是17或18端可以比擬的
只不過10端相對難控制就是~
要知道越廣的東西越難控制
簡單的攝影基本上就是減法的藝術
超廣角鏡頭則是全包的藝術
並不減單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只取一瓢飲 wrote:
...別小看1018...(恕刪)


您說的很有道理,我也蠻贊同的,就跟我當初不買全幅機的道理一樣,就是不想花那麼高的代價去換多了一點點的品質(其實也沒錢啦)

因為我是剛進入這個世界,很多鏡頭購買都是問一些達人的心得,原本我對這顆鏡頭也充滿期望,達人門給我得回答有幾點:


1. 塑膠用料太重(意味就是輕)
2. 10mm-18mm都變形很嚴重(意味不變形很貴)
3. 使用年限縮短(塑膠製品容易變形)
4. 無變形程度鏡頭等於是高價的鏡頭(需要這樣的妥協是嗎?)


arwen950327 wrote:...我當初不買全幅機的道理一樣,就是不想花那麼高的代價去換多了一點點的品質...
1. 塑膠用料太重(意味就是輕)
2. 10mm-18mm都變形很嚴重(意味不變形很貴)
3. 使用年限縮短(塑膠製品容易變形)
4. 無變形程度鏡頭等於是高價的鏡頭(需要這樣的妥協是嗎?)...

...假如有特定專業上的用途…,該用什麼器材就必須用什麼器材,用廣角移軸也很平常,

不過一般情況下輕鬆拍,何必那麼折磨自己!?器材用多了...,大概不會太在意"外表看起來怎樣",

只要可以Get the job done,照片看起來OK,不一定要用那麼昂貴的器材,是不是!?

對你成果影響最大的關鍵因素是"光學素質",這該擺在首要考量,其他追求CP值必要之取捨,

我"個人"認為是可以妥協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有些人為什麼永遠在糾結...,

要不就是明明自己龜毛又挑剔,卻又嫌貴不想付出更多代價!另一方面就是怕"便宜沒好貨",

怕入手的是便宜的爛貨,這樣再怎麼便宜都是浪費錢!只要涉及到消費行為...,這心態難免;

你問的問題,在下就自己淺薄的"個人意見",試著回答看看;

1. 塑膠用料太重(意味就是輕)
這就是妥協的一部分(成本考量),不過塑料不見得"不耐用";C家還有更便宜的小痰盂,很多人用了
十年還不是照用,便宜的原廠貨畢竟仍然是原廠的,通常不會太爛,小心使用沒那麼容易掛掉!
反而是設計或選材缺失(造成災情),什麼號稱全金屬的金圈紅圈鏡皇等級的"高檔貨"...,
大家駡到翻掉的不是一堆...;什麼排線斷掉丶垂頭丶後玉脆弱丶滑焦丶IS噪音…etc.,不一而足!
至少,到目前為止,1018沒發生什麼災情;我把它屁股切了拿去轉接...,一樣正常運作;塑膠屁股還
比較好切咧!

2. 10mm-18mm都變形很嚴重(意味不變形很貴)
這是有科學數據的,1018的變形率丶MTF等等資料與評測…隨便辜狗就一堆,輪不到我説話,
我自己也是看公信力與專業度都比較有信譽的那幾個大站,夠了,這個價格有什麼好猶豫的,
等了半年多沒傳出什麼災情就下手了;我當時買的還是保內二手公司貨,不是刻意去找二手的,
而是那時全新公司貨還在缺貨(都上市好像快七丶八個月了吧…),所以正好有貨就去撿了;
至於(廣角桶狀)變形這回事…我不會說1018在10端表現很好...,但比不上不足比下有餘,
很多比它貴一大截的表現比它差的一堆,還不是很多人當銘鏡在推(用機身數位校正大動手腳,
但大家都這麼幹,程度上差異而已);1018過了10端…,以這個價位有如此的變形控制能力...,
坦白講我是眼睛一亮的,而且邊角畫質not so far behind(這部分數位修正偷不回來),
所以我才不會輕看這個其貌不揚的小傢伙!
有些基本科學分析與數據...,你最好學著自己去看一下,就不會說什麼"不變形很貴"這種話,
廣角鏡很不好做(變焦更難),通常為了好那麼一些些所要付出的代價…有時高的嚇人!
而且,你以為又貴又重又和尚頭的1124 F4的11端就"沒變形"了嗎!?

3. 使用年限縮短(塑膠製品容易變形)
不去砸它摔它丶不用火燒它...,有那麼容易變形!?C家又不是這兩年才賣塑膠鏡(看看CP三寶…),
用很久的人非常非常多,這也不是我說了算!其實1018被駡的是塑膠屁股,這一定有磨損的問題;
但是,小心使用要明顯磨出個公差出來…恐怕也是很久以後的事吧?

4. 無變形程度鏡頭等於是高價的鏡頭(需要這樣的妥協是嗎?)
上面已經分析過,就不多贅述;而且,坦白講…,你又不靠這吃飯,有些許差異不必那麼計較,你不仔細看
很多是看不太出來的,而且廣角鏡每個人偏好的指標都不太一樣,變形率只是其中之一!對於新手…,
我只是比較推薦best bet,否則機身丶鏡頭丶軟體丶事前準備,樣樣都"有講究",沒那麼容易一步登天!
因為你最大的問題(很抱歉這麼講…)不在於器材,而在於知識,錢隨時可以花,但你自己的喜好與視野,
需要你自己發掘,別人沒辦法完全幫你"作主"!你凡事都還不太熟...,建議還是先依原廠的規劃去走吧,
原廠賣你機身之後,再設計生產這些鏡頭出來"搭配"它們…,這是最簡單也最容易發揮相得益彰效果的
組合,問題最少;雖然這樣選擇似乎比較沒有"個性",但最保險,給新手的壓力與困擾也比較少,
等你將來有抓到自己的視野與偏好…鏡頭的世界大的很,這不是隨便三言兩語講得完的,
每支鏡頭都有自己的專長與個性,你要有點基礎才知道哪些跟你比較速配,屆時你再擇優取之吧!

祝新年快樂!
所以樓主最後選了哪一款...

還是只剩下大夥在那比來比去...= =

只取一瓢飲 wrote:
...假如有特定專...(恕刪)


塑膠屁股還比較好切咧!......

在您詳細的說明下,我對鏡頭的觀念又更深一層了,謝謝您.....(貨正在運送ing)

訪客請登記 wrote:
所以樓主最後選了哪...(恕刪)


Bingo...正是此款Canon EF-S 10-18mm f/4.5-5.6 IS STM

arwen950327 wrote:
請問有人跟我一樣在考...(恕刪)


10-18跟17-50

你說的焦段重複很多是在哪裡...

建議你直接買10-18就好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