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想問.EOS M 1代 最低溫能到幾度呢?

讓專業的來回答你吧,要注意的是電池,多帶幾顆預備吧....


皓呆民 wrote:
因為1月要去北海道...(恕刪)
使用應該沒問題
就是鏡頭容易起霧
還有電池低溫容易沒電
但放口袋暖一暖就會恢復
多帶幾顆輪流用
EOS M電池耗很兇~建議多帶幾顆~~~~

電池可以放在身上用體溫保溫~~~~或是在EOS M的握把那邊上暖暖包~

https://www.google.com.tw/?gws_rd=ssl#q=%E7%9B%B8%E6%A9%9F+%E6%9A%96%E6%9A%96%E5%8C%85
皓呆民 wrote:
因為1月要去北海道玩...(恕刪)

暖包放進相機袋,不用時把相機收進去
進出室內外時先把相機收進相機袋才出去就可以避免起霧

電池一定要有額外的,因為冷的天氣電池只有正常一半
簡單鏡頭清潔組,防下雪用

還有,最重要的!!!
可以保暖及方便操控相機的手套,因為保暖及方便不是正比的
這個月去阿拉斯加玩
零下25到-35度.機器使用正常
電池絕對是最大缺點.常溫就拍不多了.
如果是走馬看花的拍.應該沒啥麼問題.
夜曝或狂拍.一定要多帶幾顆.才不會掃興
這次出遊.副廠品用一下就掛點了.才體會到價差的分別
聽說職業攝影師是把"暖暖包"綁在相機的電池部,
低溫下電池低溫會很快沒電,
鏡頭沒聽說怕冷。
皓呆民 wrote:因為1月要去北海道玩...(恕刪)

瞬間溫差大最傷,
EOS M 最低到幾度可用不知道

但是發生過 在合歡山 5度C就開不了機 後來發現 所有電池 都沒電了

結論 電池 問題比較大
在加拿大零下20~30度拍過雪景,
大概在戶外走了一兩小時都沒有問題,
我覺得在相機陣亡前我應該會先陣亡
沒拍時放在封口袋丟在背包裡,
有多帶一顆備用電池.
雖然我沒有EOS M,不過我住加拿大,而且常在野外活動,零下幾十度是常有的經驗。

對於這種沒有耐候性能的相機,電池會因狀況不同而消耗很快,其中氣候狀況以風速影響最大,新電池會比舊電池耐久。所以最簡單是多準備幾顆電池,備用的放在貼身的口袋中保暖,相機中的電池掉到剩一格就馬上換,因為電池其實還有電,只是低溫造成活性不足,隨時可能停擺。換下來的就放到貼身口袋保暖,溫度回升之後又可繼續使用。即使如此,每顆電池可拍張數還是會降低,所以要帶幾顆取決於你的拍照習慣跟每天預計拍攝張數。

鏡頭起霧的問題來自於從室外低溫進到溫度較高且濕度較高的室內。問題是你可能會室外室內進進出出,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讓相機持續保持低溫(因為相機回溫沒那麼快)。從室外進到室內或車上之前,先蓋上鏡頭蓋,這就可以隔絕大部份的溼氣。如果進到室內之後還想拍,就不要放到相機包裡,等鏡頭摸起來不會冰的時候再打開鏡頭蓋拍照。如果不拍的話,就收在相機包裡,讓相機繼續保持低溫和隔絕濕氣,這樣到室外要拍的時候,溫差不會太大。

拍照時下雪的話,最好盡快把相機上的雪撥掉,因為相機的溫度會讓雪融成水。

萬一鏡頭起霧的話,你需要吸水力較強的拭鏡布,不然會留下水漬,除了造成水痕之外,水漬未乾拿到室外低溫有可能會結冰,那就只能收起來等冰溶化了。

暖暖包的功用不一定,零下二十度可能有幫助,再低的話,你根本不會感覺到他有作用。

手套在台灣不容易買到真正適合的,但是可以這樣做。裡面戴一層fleece材質的薄手套,要薄到你可以操作相機,外面再戴一層可掀開露指的保暖手套,要夠厚、最好是防水。這樣平常可以把手指頭包起來保暖,要拍的時候再露出指頭,甚至只要露出食指和拇指,操作相機,而且這個時候有裡面的薄手套,讓手指不會直接暴露在外。防水的功能則是因為雪雖然不會濕,但是當雪沾在衣物上,你的體溫讓雪融化之後就會濕進去。我有一雙為特種部隊雪地操作槍枝用的手套,折合台幣六千多,但我最常用的是我說的那種組合,買起來才不到台幣一千。

頭部、耳朵、鼻子、手指、腳趾,這些末梢的保暖很重要。如果在雪地裡是一直走動,一般的登山鞋加厚襪其實就夠了,但如果會站在雪地長時間,那就會需要更多的保暖。雪靴在台灣用不到,為一趟旅行去買可能不值得,最簡單是厚襪子加暖暖包。

現在想到的都說一說,如有不清楚可以再問。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