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在40D是25.6-56mm還算廣角到標準,拍風景人像都很適宜,尤其國外教堂內的燈光,手持拍攝還沒問題,以後若有上全片幅又成超廣角,也有未來性.它的廣角端尤其銳利,不過建議購買時還是要測焦一下喔!
請參考隨手拍的全開光圈:
16mm

35mm

changhan wrote:
17-55與16-35在40D之優劣如何?...(恕刪)
16-35L素質不錯, 光圈夠大, 抗耀光比17-55略優(16-55也是有改進空間). 不過, 基本上你拿這兩支鏡頭拍的照片差異不會太大.
由於你說的是去渡蜜月, 所以我的建議是以"穩"為主. 因為蜜月只有一次, 沒辦法重新來過, 所以照片以"在任何情況下都拍的起來"為最高指導原則. 我才剛由義大利二次蜜月回來, 那兒景色豐富, 大景超多, 夜景也美, 教堂內也禁開閃燈, 遊客也多. 由於我的IS在卡布里島掛了, 所以對有沒有IS的感受特別深刻.
先談焦段, 一機一鏡的話17-55is只算"堪用", 像米蘭大教堂一類的地方, 17端塞不進整個教堂(你需要10-22). 但是呢, 大致上一些中型的景色或是有地方退的話, 17起跳是可以了. 若你使用16-35, 則在望遠端損失太多, 想拍一些教堂上的雕像都拍不著. 然後呢, 偏偏55mm算是半身照的最佳焦段之一, 少了這個焦段實在可惜.
再來談IS, F2.8即便催到ISO3200, 也是往往不夠用. 當我IS掛點之後, 到了晚上就一直調ISO拍夜景, 有時催到3200也沒什麼用, 手振擋也擋不住. 什麼停止呼吸, 架背包瞧角度, 用地形地物撐一類的的全用下去也是效果有限. 加上義大利遊客超多, 你手腳不快搞不好被人撞到有的沒的, 這時才發現IS掛點之後, 連F2.8也不大擋的住. 不過, 防手振有另一個好處, 拍夜景要連人帶"夜景"時, 你往往要降光圈再開閃燈, 以便讓夜景有適當的呈現. 這個時後呢, 閃燈雖然可以把人凍住, 但夜景的部份還是要靠慢速快門吃光線, 有IS的話可以讓你的背景更清楚些, 也可以使用更低的ISO (拍人像用高ISO小心被女王海扁^^)
所以呢, 以蜜月為第一考量的話, 17-55IS可以降三級手振(F2.8-->F2.0-->F1.4-->F1.0), 這已經和大光圈定焦有拼了, 拍攝成功的安全性較高. 也因此我會建議, 想上全幅的話17-55不實用, 但蜜月卻只有一次, 不妨買"二手"17-55頂著先, 回來賣掉沒差幾塊錢(當租金也好). 我還會建議你多帶一個小DC出去, 合照請別人幫你用小DC拍比較方便; 否則帶個超級小腳架也好(但可能撐不住40D重量). 當然, 若是跟團的話, 一定找的到團友幫你拍, 有防手振的鏡頭給門外漢拍的成功率也會再高個一大截.
以上的說明希望對你有幫助, 也先預祝你新婚愉快.


不是降低光圈吧
如果17-55IS可以降三級手振
F2.8即便催到ISO3200,也是往往不夠用--這不只有3級吧
防手振並不是萬能的,而且會提高故障率(我的IS掛在地中海 )
防手振只是防止自己的手震動(降低安全快門),並不防止被拍攝物體震動(例如拍攝移動中的物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