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Sigma 12-24mm f/4.5-5.6 DG EX HSM 停產一代鏡

http://www.flickr.com/photos/santinaki/
被雷劈 wrote:
拿來街拍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拿這種鏡頭街拍,失敗率應該很高吧?超廣角動不動就出現大象腿,長短腳,大頭鬼....(農曆七月剛過),拿來街拍真的需要有面對的勇氣.我喜歡那張電車盲拍,每個人都有故事性.
很棒的文章,反覆看了很多次,希望大大能再分享實例,畢竟拍攝空間與建築也是一門學問
任任a wrote:
很棒的文章,反覆看了很多次,


感謝!我的正職是建築,拍照是今年年初想紀錄工作,買了單眼相機後才開始認真.以同行相輕的心態,一點都不想花精神把別人的作品拍的美美的;但自己又不爭氣,所以至今也沒有太多上的了檯面的建築相片.如果您想多了解一點建築人如何看待空間建築的角度,可以多討論;但要看漂亮的建築攝影,還是要靠你們多多拍照了.

好看的建築商品照,通常是銷售企劃單位需要的,他們花錢請人拍.自己要看的,參考別人的建案作品時,像下面這張照片車子經過隨手盲拍,只要看得到的相片,就已經夠了!


我會努力,日後有可以看的建築照片,再放上來.感謝.
任任a wrote:
希望大大能再分享實例,畢竟拍攝空間與建築也是一門學問


從事建築這幾十年來在攝影上沒花太多心思,不過倒是還留有一些以前和業主溝通用的透視手稿.年紀漸大,眼睛花了,這幾年越來越不想手繪草案透視.現在電腦發達,透視圖都用電腦模擬,年輕人反而越來越不懂透視圖法的基礎原理.不了解透視圖基本原理,3D的圖像怎麼轉變成平,立,剖面?那跟外行人看圖有什麼兩樣!

電腦繪圖,就是少了那麼點"人味",看看手繪圖,或許會讓您體會到建築從業人的情感.雖然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案子,但很生活化,或許讓您再看房子,會有另一種角度:

1樓私人辦公室,2樓宮廟,有趣的小案,可惜後續沒蓋:



接下來是新竹在地建商的一些案例,沿街型透天:




























社區型的建案:

















立面圖:

















其他案件及個人委託:


















































貼一張我還蠻喜歡的平面圖(因為它被放棄)



最後來一張"落陌的騎樓":



覺得很煩吧?懶得整理隨便貼,但這就是我到新竹前十幾年一步一腳印的人生.接下來的生命,我想用照相機留下腳印.

---------------------------------------------------------------------------------

每一張圖背後都有一段過去的辛勞和努力,有的圖是一個家庭的故事,有的圖是建商的利益算盡;有的圖是業主的意氣風發,有的圖是我個人的人生挫敗....太多自己和別人的故事了,但我都已忘記,不再想起;可是看到這些圖,往事的片段又再浮起,有些唏噓.

我跟別人說,我五十歲才是剛從學校畢業,踏入社會的新鮮人.就是過去這些經歷與磨難,讓我對於眼睛看出去的世界,有不同於以往的感受.我覺得我夠成熟了,但身體也開始壞了,再也不能像從前盡情熬夜壓榨精神.

長期背負精神壓力下,讓我沒有出遊的心思.別人旅遊是釋放壓力,我出去旅遊卻是累積壓力.所以我照相都只有工作和生活周邊的題材,離開我生活步調三十公尺以上,我一般就不會過去拍照.所以在01上,我大概是不會出現讓網友稱讚的照片出現.

其實個人也很不喜歡很刻意的人像照.學生時代打工到我二哥上班的廣告商業攝影公司當別的攝影師的助理.一次到一家非常有名的建設公司拍老董,攝影師人前的嘴巴很甜,人後嘴巴就很賤,讓我覺得很受傷.男人結婚都要經過婚紗照這關,拍照時那種任人指揮擺佈沒有身體自主權的感覺,說難聽一點,好像當妓女!拍完之後再也不想回頭看那些都快認不出主角了的凌虐照.

其實照相人不帥就不帥吧,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年輕就開始熬夜壓榨,身體的衰敗本來就是自己現在的印記.偏偏每次去拍大頭照,都要把我修的離現實太遠,每次被別人看到,會被問是幾年前拍的.唉,照片人修的再好看也不會增加我現實社會裡的自信心,凡而更受傷.

美其實可以大略分三種,一種是視覺的美,一種是獸性的美,一種是內心感受的美.01上探討的主要都是視覺的美,但這對我這種已經參透世俗的人來講已經不是最重點.獸性的美,就是不管什麼構圖光影攝影技術,越能引發原始獸性的就越好,太俗也可能被道德魔人鞭.內心感受的美,就是讓觀眾感受到溫暖希望這些正面能量的感覺.把影像當作是另一種形式的溝通語言,企圖把您的心思透過影像傳達給對方,這就是藝術,藝術就是語言之外的另類心靈溝通途徑.所以說一張好的圖像,勝過千言萬語,好像不管再怎麼描述,都無法精確表達它帶給你的訊息.
2003大叔 wrote:
想這一陣子會上來01...(恕刪)
在Nikon D70發售時,就為日後全幅做準備,入手了這顆一代鏡頭,於Fuji S3Pro時用這顆拍風景,雖然由等效18mm起跳,也拍得不亦樂乎,拍風景變形可以無視。
目前超廣角鏡,有針對鏡頭變形做光學校正的只剩下tokina了,canon的新鏡16-35 f4 is也不差...

lowt865162 wrote:
在Nikon D70發售時,就為日後全幅做準備,入手了這顆一代鏡頭,於Fuji S3Pro時用這顆拍風景,雖然由等效18mm起跳,也拍得不亦樂乎,拍風景變形可以無視。


您對超廣角的構圖掌握的很好.超廣角的特性就是"近景會變大,遠景會變小",您這種從近景帶到遠景的構圖方式,簡直就是超廣角風景照的範本.
推!!!!!!
個人覺得這種建築結合攝影的感覺非常棒^^
看到手稿加分先
2003大叔 wrote:
您對超廣角的構圖掌握...(恕刪)
謝謝不嫌棄!我肯定拍不出您的豪宅!這顆超廣角,鏡頭俯仰看一下,就看出差異,能夠平視當然最好,有時候還是不能全貪圖它的寬。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