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搶救11-22mm STM的廣角

l111210 wrote:
FF和等校的APS-...(恕刪)


以對角線長度實際計算,
Canon APSC的crop factor是1.621622
其他家APSC是1.538462
M43是1.999381
所以M43的等效視角會比預期更廣一點(不過比例是4:3,和一般DSLR的3:2不同)
只考慮實際片幅大小與crop factor,
"片幅不同,等效後全幅會比較廣"這個論述仍然不對

你提到的景深計算器恐怕是只以長邊而非對角線來計,才會得到M43 2.080925這個crop factor值
現在相機都流行貼狗皮膏藥的補丁裝嗎= =?

ssword wrote:
以對角線長度實際計算...(恕刪)

這個問題和全幅無關。
而是本身鏡頭規格視角,本身是以對角線視角,也就是同樣是75度視角,不管是大型相機 中片幅或得43系統的對角線視角都是一樣大。

但是畫面上是有長與寬邊視角範圍。

4:3與3:2在同樣對角線視角之下,寬與長的視角是不同。


也就是4:3的對角線是5,所以長邊/對角線=4/5=0.8,而3:2的對角線是~3.6,所以長邊/對角線=3/3.6=0.83。



也就是等對角線視角下,也就是同樣等校焦距下,3:2長邊視角會比較靠近對角線視角,或著說3:2在長邊的視角會比較大些。
diffusionless wrote:
這個問題和全幅無關。...(恕刪)


這個回答有點奇怪,
因為反過來也可以說4:3短邊視角比較大

長/短邊視角有何特殊意義?
景深計算應以對角線視角為準,還是長邊視角?
GH2這種有multi-aspect ratio sensor的相機,其景深會隨不同畫面比例而改變?

如果想說長邊視角比較符合我們左右寬廣的概念,
GH2選擇16:9比例時,長邊視角又比3:2大了,所以?

ssword wrote:
這個回答有點奇怪,因...(恕刪)


4:3的短邊確實會比3:2的短邊大些是沒錯。
但 對角線>長邊>短邊。

一般風景照片本身是都是水平拍攝,所以長邊視角大些影響是比短邊大些。







vee wrote:
手上有一台被01大大...(恕刪)


鏡頭前裝那個.......

一個字"醜",還外加變形

寧願沒那麼廣也不想裝一堆怪東西

個人心得,得罪莫怪
ssword wrote:
如果想說長邊視角比較符合我們左右寬廣的概念,
GH2選擇16:9比例時,長邊視角又比3:2大了,所以?


假設4:3和2:3同視角同畫素的話,
4:3的照片應該是「高」一點和「窄」一點(以水平構圖為準的話)
所以2:3左右會更寬,拍風景感覺會比較廣,
裁成16:9也確實是會造成較廣的視覺效果
我曾經拿30mm當機身蓋好一陣子,
那時嫌焦段不夠常常會裁成16:9營造比較廣的假象
人眼畢竟是平行的
所以2:3的長邊較長看起來會更寬廣
同樣裁成16:9也是2:3佔優
相反地,如果把照片打直的話,
我就比較喜歡4:3的比例,2:3打直感覺太長了
16:9打直看起來更不舒服

當然,如果就實際面積而言,
假若對角線長度相同,
4:3的畫面確實可以比2:3容納更多資訊(面積較大)
客觀定義上應該是更「廣」沒錯


l111210 wrote:
假設4:3和2:3同...(恕刪)


我要說明的是,
那個景深計算器以長邊做m43等效視角是錯誤的
50mm的鏡頭,在m43上確實就是等效100mm(精確的說,99.96905mm)

其次,GH2在4:3,3:2,16:9各視角下,其crop factor皆為2,無需裁切
所以GH2在拍照時,可以得到比3:2更長的畫面
l111210 wrote:
假設4:3和2:3同...(恕刪)


就同樣對角線長度,X=短邊,Y=長邊,R=對角線
X=R cos(),Y=Rsin(),A=XY=R^2*(cos()*sin()),最大值在()=45度,也就是正方形,這個是基本數學就知道,越接近正方的面積會越大。




但是這裡寬或廣是一維,還是二維描述?
如果說面積做為寬廣描述,那麼正方形1:1是等對角線下,面積是最大狀況。



實際上,就l111210上面其實不就已經談論,這裡其實是以人類雙眼看世界角度,形成一個長>寬世界空間感。


對於寬的描述也是從此而來。

ssword wrote:
我要說明的是,那個景...(恕刪)

抱歉,不曉得是談景深問題。

那就來談景深計算問題




一般在景深計算時候,是把不同格式大小輸出一樣大小,在同樣觀賞距離,產生所謂景深。

這裡COC模糊圓,會有對角線/常數,就是在於要放大一樣大,越小格式底片是要放越大,所以其模糊圓是越小。


最早柯達建議是對角線/1500,這裡只是針對不同大小格式大小計算,但他並不是一個很精確,只是一個實驗值作為評估,而且這個對於景深影響也沒有很大,比較大還是在焦距與物距,因為在一般中遠距離,這兩個尺度變化量是平方倍,影響比較大。(物距不等於無限大)



這個模糊圓背後其實是解析力觀念,在電子顯微鏡,景深使用的是D=2r/tan(a),r是電子束或分辨率,a是電子束孔徑半角,其實也是類似觀念,只是物距與一些條件下,他把一些參數簡化。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