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usionless wrote:
那偶作壞人好了!
看樓主紀錄應該是CANON閃燈,這裡應該是指閃燈E-TTL。
而實際上,只要你打開閃燈,按下<MODE>就可以顯示出<ETTL>。
然後您只要知道一件事,閃燈ELL只是測量主體要補多少光,其出力只是會讓主體明暗,補償也是同樣指示針對主體。
相機測光主要是整個畫面,通常曝光值可以說是控制背景明暗,也同樣會有曝光補償,對背景明暗微調。
閃燈GN=光圈X距離,就是閃燈出力或閃燈產生光線量。
(其中ISO,一般規格都是給ISO=100下,那在使用ISO=200,那GN乘於根號2)
曝光值=<光圈>+<快門>=<環境光線輝度> + <ISO>
(這裡面是使用對數加總)
所以一般簡單記法就是,光圈=>主體,快門=>背景。
補充:
TTL(Through The Lens):原本是在底片時候,閃燈系統發光之後,光線打道主體進入鏡頭,直達底片曝光,其中會有偵測器,測量上面底片產生反射光,來決定曝光結束,關掉快門簾幕與閃燈。
後面數位時代,發展是估算式,也就是閃燈會發出一道預閃,打到主體進入鏡頭,經過反光鏡直達上面測光元件,而獲取計算所需要出力大小,而再閃燈正確出力與打開快門簾幕曝光。
像CANON這種預閃測光形式,就叫做E-TTL。
...(恕刪)
不嘴砲認真回答的文章越來越少來了,有空打酸文還不如看看別篇開箱文,不然不就是幫自己看不慣的文章衝人氣而已...
謝謝Diffusionless大大無私的分享,讓點進來看這主題的人多少學到點東西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