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arjoodie wrote:
請問 taiwan大...(恕刪)
我其實也不是100%清楚
我在400D時就買過一顆Sigma 50mm f1.4
我只要有買Sigma的鏡頭一定會連同機身跟鏡頭送恆伸調焦
調完回來光圈F1.4-F2.2之間怎麼拍都不利
畫面都是糊糊的
你試試看就算用手動對焦對到了還是糊糊的
你可以用報紙上面的文字來測試
光圈要縮到f2.5以上才比較有定焦鏡的畫質
後來我就把他賣掉了
之後我換了7D
想說會不會是我400D的問題
所以我又買了一顆Sigma 50mm f1.4
很抱歉
還是一樣的狀況
就算我用LV放大10倍手動對焦
對到我要的對焦點拍出來一張f1.4-f2.2之間一樣糊糊的
後來我想說算了....過一段時間還是賣掉了
之後又換了5D2
再買了一顆新塗裝的回來
話說這顆鏡頭我也三進了....=,.=!!!沒對一顆鏡頭這麼愛恨過...
才發現在FF相機身上....f1.4的畫質差不多是APSC機身上的f2.0.........
那種比較糊的感覺完全消失
至於後來又換了5D3就不墜敘..
其實我對於鏡頭的看法
一直都是
各家在設計全幅用鏡的時候(Canon EF、Nikon 沒有標示DX的鏡頭、Sony 沒有標示DT的鏡頭、)
光線折射等設計完全都以FF感光元件為考量
並沒有針對APSC的感光元件大小做最佳化優化
雖然各家的APSC都可以接上FF專用鏡
但是畫質就是不會擁有該鏡頭該有的表現
(這邊說的不是FF跟APSC感光元件解像能力的差異)
照理論上Canon 16-35mm f2.8L II畫質應該是要比Canon 17-55mm f2.8 IS USM好對吧
事實上16-35mm f2.8L II接在APSC機身上畫質反不如17-50mm f2.8 IS USM.....
其實APSC的機型所拍出來的照片,並不只是用FF相機的中央那除以1.6倍來算
其它變數應該也有
應該不是就單單只是FF中央裁切出來這樣簡單而已
以上
是我個人想法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