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到現在還是s家...
不過因位朋友每個人買的都不同家...而且也不少朋友在攝影圈...
所以...
c家的 1d4..5d2..550d..
n家的 d90..d700..
m43的gx1..gf2..等等各家各種尺寸的cmos我都短暫的玩過..當然只能稱是玩..畢竟各家按鍵..調控名稱都不太一樣..光要玩都很困難..
所以在短暫的把玩上..只認為其實各家同等級的機身..其實差異沒很大..幾乎可以忽略的那種差異..
不過我就比較好奇..像你這樣能夠長期持有與拍攝的情況下..能否告知..c家與s家的差異..
畢竟..我個人只是普通愛好攝影者..並沒有品牌堅持..哪家方便哪家去..況且攝影器材..除了機身以外還蠻保值的..大菜在漲價前買的...感覺玩個1-2年還是能照我當時原價賣出吧..
而機身則是不管哪家..只要不是ff機每台都不值錢..
隨著小孩子的出生,小Baby時還好,一直到會爬會跳開始,它就一直抓不到
清晰的畫面,調高ISO後雜訊也變好多,這才讓我萌生器材升級的念頭,就是
因為F-717的耐用性與發色讓我對S家留有美好的印象,所以上次升級時,二
話不說,就是要S的。
也剛好那時a77誕生了,看來一切的規格都相當完美,但是當要下單時,泰國
大水災使所有在泰國生產的機種全部缺貨,一直等到今年3月貨到時才拿到。
a77在室內開外閃時,ISO大致落於400以內,清晰度與發色尚稱優秀,一旦
不開,ISO值至少要1600,快門才足夠讓畫面清晰,但是一放到電腦中放大
檢視就會發現顆粒相當粗糙。
s家的多框雜訊消除確實有降噪兩級的功用,但是經驗上,只有對靜態拍攝有
效,除不會動背景外,對會動的焦點來說,合成後有很奇怪的發色。
。
對於夜間攝影來說,雖然使用ISO 100、F22、B快門、抗震功能關閉與長時降
噪功能,但是暗部雜訊依舊相當多,讓我很困擾。
我想唯一值得嘉獎的只有在天氣不錯的日子所拍攝的畫質而已,這就是為什麼
我老婆選照片時,只有選出遊的部分而已。
至於GPS功能,我一向關閉以節省電量,出遊時偶而會開啟,但我回家後很少
(幾乎不會)去開啟檢視當初的拍照地點。
小弟至今尚未有智慧型手機,一方面是家人反對,反對的原因是每次去餐廳用
膳時都會發現很多人忙著低頭滑指頭,完全忘記聚餐是用來連絡感情的。另一
方面是原本上網就很容易,不需要時時刻刻掛在網上(不用Facebook),所以
這次6D的新增功能(wifi、GPS、多框雜訊消除)完全無法吸引我,相信這次
如果5D3讓我上癮後,後續的5D4...5DX我都會持續收用下去。
5d3的確很好,ISO6400跟a77 ISO800差不多
對焦姓能跟A77的11十字同樣令人滿意
不過FF鏡頭花錢,先算清楚買哪幾顆, 免得又砍掉崇來
-CHUAN-CHUAN- wrote:
高iso純淨度,是相...(恕刪)
那是您的區分法,要不要比比低iso細節?
同世代的機種,畫素高細節多、畫素低高iso佳,這是不變的先天因素
高低階相機的區別應該在機身性能,假設sony推出畫素和a99一樣全幅入門機a88
絕不會因為是較低階的入門全幅就故意把高iso純淨度改差,可能會降低連拍速度之類的機身性能來區分
並非每個人都像您需要時常使用高iso,我常說一台相機高iso再好都比不上自身的低iso
所以我平常拍照都不超過iso 400,包括婚攝,就算放大30吋輸出畫質還很棒
那麼預算有限又需要大檔輸出的商攝或風景攝影,a77也很適用
http://www.facebook.com/photo.yansson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