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徵詢]要去休士頓和紐約30D只帶17-40夠嗎?

lanec wrote:
腦筋 但法小金網友已經是拿著我想要的5D在手上了

我就是因為考量到以後上FF 所以第一顆鏡頭才不選擇10-22
(恕刪)


以後的事(上FF)以後再說,重要的是現在..........
【長城精誠連之歌】旋律:一串心 迷迷糊糊來到精誠連 這裡不是我的夢 早上起來五千公尺 還有那五百障
a6588 wrote:
以後的事(上FF)以...(恕刪)


沒錯
現在手上的器材先好好發揮
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
IG:imkimifa
同感

17-40已經橫跨小廣角到標準焦段
旅遊時候真的需要用到望遠端的機率不是說沒有
但真的不高(當然這要看個人)
加個魚眼定焦是個取代超廣角的有趣方法
也不會增加太多重量

坦白講就算17-40一鏡到底也未嘗不可啊

奧斯汀0857 wrote:
17-40就夠用了,若能再加顆魚眼,那就更好了(恕刪)
坦白講就算17-40一鏡到底也未嘗不可啊
+1
建議帶台底片機+正片 就可以輕鬆享受 超廣角的魅力了
而且負擔又輕
我上次出去是
EOS50+300D+ 17- 40+ 28 - 70
給你參考
這樣有點不夠遠就是了
lanec wrote:
好煩惱 剛爬了一下文...(恕刪)

30D &17- 40
出國要拍照
說夠也夠
但應該是能拍多少就算多少


如果預算有限可以參考一下副廠的超廣角補一下10-17的焦段
增加拍照的廣度

不過如果還能有支長鏡頭
又能拍更多東西囉
可以增加拍照的深度

不過出國旅遊帶一堆器材也是蠻重的
想要輕鬆點就18-200的吧

沒有辦法短時間內添購齊全器材的話
看看身邊的朋友有沒有器材可以出借一下囉
NYC我去年10月份第二次過去.....
我帶了 350D, 10-22, A09, 50mm/1.8, 430ex和腳架...
坦白講走路都走的很累了....器材一堆在身上又要上上下下的搭地鐵....很累...

我拍了一些大景.....博物館跟街道....
相信我...17-40/F4 絕對不夠用...這隻我自己也有....但是就是光圈太小....
在大都會跟自然科學博物館用A09開到F2.8, ISO上到1600都拍不起來...(因為不能開閃燈)
MOMA 跟 Yankee Stadium 都要保管包包...所以只能用一支鏡頭...

要是我是你...我會把17-40賣掉...加上原本的兩萬去換 17-55 F2.8 IS or 24-105 F4 IS...
參考一下....
如果是我, 會多帶一支35mm f2 or 50mm f1.4

17-40mm主外,35mm f2主內

很好用了啦

別帶太多鏡頭啦

帶再多

還是會覺得總是少了一顆最適合此時此刻的鏡頭;

這種感覺好像到"250元吃到飽"的餐廳一樣

看到這麼多景色

又難得來一次

不撈個夠怎麼值得.........

但到最後總會發現

你永遠也撈不到所有的景色

該傷腦筋的

是如何拍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吧

那才是你的

不然

買明信片就好了........
Lost in Lens http://blog.yam.com/buena009 FB/ivan.liu.39

khchang22 wrote:
NYC我去年10月份...(恕刪)


其實我已經買入小小黑備用了

本來非常非常想要再帶隻廣角端

可是一直無法說服自己從17端到延伸到10端又要再花兩萬元買10-22 or 124 or 10-20

況且自己今年七月將要出發到密西根大學美國念書三年 買的越多 運的越多

所以就先買了小小黑is 滿足遠距

我是這樣想的:

以17端打NYC建築 (其實我是無法接受太過廣角的形變的) 和 Johnson Space Center

200-300端打機場飛機


話說回來 這次要飛好多機場阿

有LAX, Houston(IAH和Hobby都有), Chicago, YC(LGA和JFK都有)

害的我這民航迷心兒砰砰跳的


其實偶覺得 NYC 的建築物本身不美,根本沒必要特地買廣角鏡拍。

住在這裡半年,該去的也去了,每次出門都很不想帶 24L 這支,都是 35L 在擋,我想 17-40 在 NYC 是相當夠用的,說句實在話,曼哈頓最需要用到超廣角鏡的地方是大樓,不過那些大樓真的很醜。要讓它們美起來,要隔著一點距離,就像台北 101 ,從象山照會比從下面照好。

紐約最美的東西是天際線,而不是單一建築,美國跟歐洲的東西不一樣,歐洲的經典建築很多,但是不是藏在小巷子,就是大到非常誇張 (像是法國羅亞爾河一帶的城堡),那個才會需要 10-22 這種超廣角鏡。

偶覺得 NYC 最好看的是人文的東西,這裡是世界上混合最多人種與文化的地方,文化激盪迸發出來的東西是你在米國其他城市看不見的,光站在街頭看人就覺得十分有趣。不過最近紐約相當冷,要站外面的話衣服要多穿一點。

不知道你的行程決定了沒,我覺得紐約的 MoMA 以及自然歷史博物館是所有裡面最好的 (以前寫的 MoMA 的介紹,自然歷史博物館裡面有些地方『非常暗』,像是一進門大廳的那個恐龍模型,多半只能開 ISO1600 硬吃,但是若照起來感覺真的非常好。
PS. 如果你只想照那隻恐龍的話是不用買票的 (哈)

還想去博物館的話,大都會可以去一下,不過他的動線規劃非常差,很難逛,這種等級的博物館還是羅浮宮最好。想看道地美國藝術,要去惠特尼美術館 (Whitney),這個禮拜五無料入場,請把握 (MoMA 週五下午也是無料入場)

以下是 35L 照的,在博物館裡面我習慣開 ISO1600,這兩張光圈都是 1.4

1. 大廳恐龍,這個真的很贊,快門 1/500。如果用 f4 來照的話,大概是 1/60 吧,應該還不成問題。這裡不能打閃燈,而且一打閃燈後面恐龍就鳥掉了,所以請務必確認你的人物臉上能不能吃到光。(35L 真是棒透了,這麼艱難的環境下,光圈全開,陰暗處衣服的縐褶和髮絲都還可以表現!!)


2. 恐龍後面的標本群,這裡真的很暗,f1.4 還需要 1/10 的快門 @@ 還好以前有練過,還算穩,只小晃而已,你可以點進去看攝影參數。
怪醫您好! 不知道您現在人在紐約. 您是在八家醫學院當中的哪一家呢? (我把長島還有威郡那兩家也算進來了!) Vagal nerve stimulation & temporal lobectomy 想必已經學成翹楚了吧!

紐約對我的記憶已經漸行見遠, 但對於在哪裡長住者 (>半年)我還是建議幾個地方﹕
1. Colisters (Manhattan頂端)
2. Wave Hill (Riverdale哈德遜河邊) 星期六早上無料進場
3. New York Academy of Medicine Library (103 St & 5th Avenue, Mount Sinai北邊一點, 學醫者必去)
4. Bronx Zoo & Botanic Garden (不用介紹了吧!)
5. Yaohan (對河遠眺Manhattan吃日本料理, 也許怪醫早去過了!)
6. Liberty State Park (自由女神要從Jersey City看過去比從Manhattan看過去還精彩!)
7. Carnegie Hall Guided Tour (也許您早去過了, 馬勒迷必去的!)
8. Forest Hills Garden in Queens & Fieldston in the Bronx (住家即花園的高級社區)


如果有車, 更能觸角伸入長島, 康州, 上州, 新澤西, 各個地方都有吸引我更勝市區之處, 不過我想不要把你帶壞吧! Long-term monitoring的病人正在等您呢!

野人獻曝, 參考參考就好!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