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樓主的照片,就想到從前的老日子.....在沒有自動對焦之前,F1賽事已經有人在拍攝了在我還年輕的那個年代,手動對焦拍F1是平常不過的事,拍出好照片亦是每一名專業攝影師的家常便飯在那個年代,有種對焦方法叫做陷阱對焦,那就是將焦點固定在一個位置,然後在拍攝的時候,預計車子將會進入那個位置前,先按快門作連環快拍,必定會有準焦的照片。而拍搖鏡的照片,亦是依照以上的方法作預先對焦,祇要光線足,將光圈縮小,增加影深(搖鏡就是要慢快門,所以容許影深縮小),當車子在面前經過的時候,按下快門便成。還記起那個年代,有一種東西可以藏一百張底片,但當遇上Canon F1 HS每秒十四張連拍,那也是十秒內就可以要你彈盡糧絕。http://financenews.sina.com/digi/dc/2009-09-11/09133429522_6.shtml聽前輩說,有些攝影師在拍攝的時候,會準備數台同形跑的相機,在趕拍的場合,會有專人在身旁為相機更換底片,當攝影師拍完一卷底片之後,便會將相機掉給助手,助手會遞上已裝好底片的相機給攝影師,然之後便是更換底片,當然另一台相機也已作好準備,畢竟自動回卷底片還是需要時間的。回想那個時候,要拍出好照片就要練好技術,還要有殺身成仁,不怕傾家蕩產買底片跟沖洗的覺悟,而且每張照片都要經過深思熟慮才下手的,再看到這個時代,浪射是不要緊的,看到有大大說入手5D3不到三天便拍了一千張照片,心想,照片的好壞,是由數量決定的嗎?再看看自己的作品,就是因為沒有了當年每一張底片都有成本的困擾,因此,照片的拍多了,但能夠拍出好照片的機會反而少了,究竟科技是好是壞?
狙擊手EX wrote:拍的好清晰喔~~...(恕刪) 回狙擊大大, 您真內行, 光圈是開到11左右沒錯!第一天排位賽天氣比較陰, 第二天稍微有些陽光露臉.第一次追焦失敗率也頗高連結如下:連結到Flickr
fatpig06 wrote:看到有大大說入手5D3不到三天便拍了一千張照片,心想,照片的好壞,是由數量決定的嗎? 拍1000張又如何? 數位化後這有什麼嗎?不是每個人都要求拍到多好 多有靈魂的照片,而只是記錄生活而已,何必扯到照片好壞,那我也來扯好了,以我用56K數據機時,上網都得挑時間以免帳單爆炸,但現在有ADSL吃到飽手機吃到飽,我一天幾乎24小時掛網。時代在進步,很多東西是給於你更多元和自由的使用方式,你可以挑你所喜歡的習慣使用,但與你相異也不要否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