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過17-40mm在400D當標準鏡的日子10-22mm 400D到5D的 17-40mm我覺得,還是要看你要拍什麼焦段,以不換機身的前提之下來看來討論,10-22屬超廣角,很輕便體積又不大銳利顏色都表現得很不錯,配上百位數機身,我覺得很平衡,顏色算是清麗,跟L鏡的渾厚,調性不太一樣,倘若是買17-40在你機身上的話,其實也算平衡,不過要小小忍受一下比較小的光圈,不過換到的是更短的工作距離(廣角鏡的特長),開放光圈就可用,aps-c上又材調會暗角的部分其實是很好的標準鏡,泛用性很高,兩支都內變焦,組裝都不錯,L在稍好一點,當然,你手要跟著穩一點。然而17-40其實在全片福才顯出它的價值,這樣的價格之下,算很很優秀的超廣角鏡頭,色彩也很優異,對於全幅的話又變成"輕盈"的鏡頭,同時也是"便宜"的我認為不管你選的是10-22或是17-40感覺上都還是需要一隻大光圈輔佐,或許是50 1.8或是30 1.4之類的。想一下你想要的焦段吧,不同焦段要推薦真的還滿不容易的
XLARGE-01 wrote:小弟攝影新手~想購入...(恕刪) 兩年內會升級全幅請選17-40,若不會就選10-22吧!不然片幅+17-40(17端*1.6=27mm)會不夠廣!至於畫質嘛~縮光圈就無爛鏡了!
XLARGE-01 wrote:如果有預算~~~17...(恕刪) 這兩個根本就是天跟地的差別沒有預算限制的話,16-35L II f2.8 會是你絕對不會後悔的選擇17-40 是比較輕便的,但是輕便就要犧牲掉一些質量但是反觀來說 17-40 真的很划算不管是重量還是發色,重點是它對顏色解析的細節手上沒有16-35,只有17-40的遺憾心得報告
在非全片幅機身上,只要提到EF 17-40mm,一定會出現17mm(等效27.2mm)不夠廣的意見。這是事實,但是並非17-40的專利。EF 17-40mm搭配60D相當於一支標準變焦鏡,類似EF-S 17-55mm F2.8和EF-S 17-85mm的角色,它們的最廣角端的等效焦距全部都是27.2mm!至於EF-S 15-85mm,最廣角端的等效焦距為24mm,一般日常用途足矣。因為「夠不夠廣」是個相對的結果;而且並非每個人都需要超廣角鏡頭。以前在底片機時代,我使用50QD的機身,搭配EF 24-85mm的鏡頭,已經覺得很廣了,因為我沒有超廣角的需求。但是樓主提到了EF-S 10-22mm(最廣角端等效焦距為16mm),那麼應該有超廣角的需求。可是這兩支鏡頭(17-40與10-22)的角色與功能並不相同(在非全片幅機身上),哪一支拍起來效果好?這實在很難直接拿來相比。也就是說,這兩支鏡頭並非可以彼此互相取代。應該根據實際的需求來選擇鏡頭,而非單以哪一支拍起來效果好做為選購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