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益﹞關於舞台或典禮﹝室內室外﹞攝影的鏡頭選擇

我想分享一下我採購的想法給你:
首先我第一次拍舞台,我拿著我的7D+24L定焦上場,拍到一半時,被朋友通知請我盡量不要擋住攝影機的鏡頭,或出現在攝影機可能拍攝的地方,所以我就必須離舞台大約3公尺處,距離演唱者就快4公尺,並且角度被侷限在舞台兩側,所以後來拍攝的照片會集中這兩個角度,而正面的部份,只能是個大景,也就是演唱者加評審與觀眾,如果要特寫,即使裁切也沒辦法得出一個可用的畫質,那麼需要的是一個望遠端。可是你要變焦還是定焦呢,我是想在兩側需要大約50-70mm焦段即可,這樣特寫表情,半身,全身我都應該可以在不影響攝影機的情形下做到,若在面對舞台正面,視場地大小需要100-300左右的可能性,如果定焦我可能就只能拍攝個半身,但如果是有跟群眾互動,或與舞群互動,那麼我可能會捨棄掉配角,只有主角,這也是我不喜歡看到的,所以在舞台攝影我會選擇變焦,你所提的是24-105,我認為是顆很好的鏡頭,焦段剛好,很萬用,那麼F4的光圈,不過要注意IS是防手震,但是主體若是一個活動速度較快的,還是必須將快門速度加快,即使你的手再穩,那麼小一點的光圈,會帶動你把ISO拉高,這時你就要用自己的眼睛或請客戶的眼睛看一下,你的相機ISO設定的極限並不是相機可設定的極限,而是你與你客戶可接受的極限,有些人就喜歡乾乾淨淨,有些人喜歡顆粒滿佈,這其實也可以當作你採購機身的參考。全片幅機種的確在高ISO表現較優秀,而原本在我採購計畫中,我就要準備雙機,原因須有備機,才能給客戶萬無一失的保證,我選擇的是5D2,那麼我變焦鏡的選擇是24-70,原因無他,只是想來顆可以讓我兼顧婚攝需求的鏡頭,婚攝並不太需要望遠端,所以取其光圈,可是這樣這跟上面的想法有出入,那麼望遠端怎麼辦,可能會慢點採購70-200,因為手頭上還有顆百微,幾場拍攝下來是還可以用,反正我雙機一起帶著,並不會擔心換鏡頭時間的問題。但是以上的配置,我認為是中小場面的計畫,若遇到大場面的演唱會,體育比賽或活動,可能要更望遠的鏡頭,當然價格更昂貴,就看有沒有要把這當作事業,若拍攝的機會很少,建議用租或用借,或用現有器材勉強拍攝了。

你談到一個手震問題,我認為引起手震問題除了姿勢外,我認為是肌耐力問題,所以除了透過訓練讓自己更有力氣與時常拿著相機來習慣外,別無他法,就像那24-70真的是算重的,可是那個70-200 F2.8 IS 更是又貴又重,所以我有考慮望遠端就以70-200 F4 IS 來代替了,快門的問題就以5D2高ISO來克服,畢竟如果讓重量造成我無法拿相機太久,影響穩定度,那麼我會選不模糊的照片為主要考量。至於雙機的操作方式,我是買快槍俠的雙背帶來解決。

另外就是你拍攝時是靜態與動態的差別,靜態指的是這個人只是慢慢走的在歌唱表演,但若這個人是邊唱邊舞,或舞團或戲劇表演時,基本上算動態了,這又是在拍攝舞台要思考的問題。
handful wrote:
最近已決定要將 40...(恕刪)
小弟在六月有一場畢業典禮要拍,因為沒拍過活動,有一些問題想請教前輩們
目前手中機身有5D2+60D,鏡頭有16-35、24-105、S85/1.4定焦,閃燈是580EXⅡ
有想過60D+S85/1.4+580EXⅡ離閃和5D2+24-105雙機兔到底
這樣規劃是否合適呢?

sir1688 wrote:
小弟在六月有一場畢業...(恕刪)


依經驗來說, 個人覺得如真想拍好舞台或典禮等室內場合, 還是建議上大光圈的定焦吧
pochangpeng wrote:
我想分享一下我採購的...(恕刪)


P 大,很棒的經驗傳承,可惜無法加分... ﹝雖然我也不曉得那到底可不可以換獎品...﹞

基本上,我的考量方向和您很類似,只是結果很不同:我只把照片和家人分享...

會寫這篇文章請教,是自己曾在鎢絲燈籠照的室內小朋友畢業典禮,使用 S17-70 ﹝一代,無防手震﹞拍整場。不打閃燈及沒有 spotlight 情況下,ISO 800﹝個人能容忍400D最高的 ISO 值﹞於 f2.8,拍攝“亂竄”的小朋友,還能得到動作凝結的畫面,所以

也因為這樣,體認到在此場合中,動態及特寫方面,
1. 70 mm 不夠遠;
2. f2.8 以下 ISO 800以上,才夠縮到合適快門;
3. 400D 無法過 ISO 800 。

才覺得除 17-55 外,另一顆鏡頭﹝總共最多兩支﹞要
1. 過 100mm
2. 鎖定 f2.8 以下 有 IS
3. 上 7D ﹝對焦點多且快,ISO可高一點﹞;FF 等真的有錢有閒再考慮...

說實在的,白砲系列非優先順序﹝至少現階段攝影需求而言﹞,反而在我原 Po 中前三支會是我的主要目標

1. 100mm f2.8L Macro IS USM ﹝缺點:就像 P 大講的,會有角度限制,照全身會不會需要15公尺?﹞
2. 135mm f2L USM ﹝缺點:無 IS,就像 P 大講的,會有角度限制,照全身會不會需要20公尺?﹞
3. 24-105mm f4.0L IS USM﹝缺點:光圈不夠大,快門或ISO可能會拉高﹞

24-105對我而言,真的是很具吸引力,只是光圈不夠大一直是我考慮再三的主因。不然我連 17-55 都可不買。

85L 可能最適合,不過泛用性比較來說,太貴了...

S 85mm f1.4 呢?
landos wrote:
依經驗來說, 個人覺...(恕刪)


焦段呢?135...合適嗎?
60D+S85
5D2+135L
定焦與變焦的抉擇,並不是哪個畫質好的問題,而是要自己向現場能決定的主辦者詢問,是否能讓你自由走動,若不行,當然是以變焦為主,或者你只能固定在一個地點拍攝,你又想能拍各種範圍,例如頭部特寫表情,半身的動作或是全身的動作,那麼變焦是比較好,至於若是拍類似舞台劇,你可能必須在採訪攝影區待著,又離舞台很遠的情況下,為什麼要離遠一點,這跟攝影的快門聲有可能會影響到表演與觀眾有關,這時候用的是大砲型的,就一定會架腳架,所以手持與安全快門問題就可以降低了,這種的拍攝,會以畫質,拍攝時機與構圖為主。像一些活動類的舞台,是以紀錄為主,意思先以拍到為主要的考量,如果允許你到處走動,現在又很好走動,意思是人不會多到把你卡住,那麼定焦是無妨的,尤其又有比較大的光圈。

另外一種思考方式是:我並不是要拍連續性的攝影集,我只是想要拍出幾張畫質很好的作品,那麼定焦大光圈可能就是好選擇。連續性的紀錄,就要考慮每張的角度最好不太一樣,這樣在欣賞時,才不會覺得無聊。

閃燈的問題,一樣要考慮是可不可以閃,這是道德問題,譬如去猴硐拍貓,可以閃嗎?道德問題就是有沒有為別人考量的問題,也是遵守規定問題,所以需要詢問一下。如果可以使用閃燈,大家都知道閃燈出力會有一定的範圍,你必須知道在什麼距離下閃是沒意義的,什麼時候跳燈是跳不出效果的,需不需要加其他器材來輔助,另外就是色溫問題,閃不好現場氣氛可能就紀錄不下來,只看到一片白,以下是用24 F1.4+580閃燈所拍攝的舞蹈比賽:
http://www.flickr.com/photos/pochangpeng/sets/72157626403873029/
因為發現現場的正面逆光,所以詢問,經過許可後,就開閃燈拍攝了,再加上舞蹈團體是多人,並且有些時候會移動到我面前,不會造成主體過小的問題,雖是固定焦段下但並不會造成困擾。

另一個例子是歌唱比賽,全部由24L大光圈與高ISO下拍攝,但是缺點就會出來,所拍攝的主體過小,我沒辦法特寫,後製裁切畫質會無法接受,因為在歌唱比賽下參賽者的表情是很重要的,有必要紀錄下來,但是單一顆24的話,較難完全表達出來,給樓主參考7D ISO,另外考量一下APSC下24L的視角:
http://www.flickr.com/photos/pochangpeng/sets/72157626570668452/

7D的話,平時對我來說,眼睛可接受的是IS1600,但是在微光的情況下,最高拉到ISO3200我也會做,原因只是這張照片是以拍到為最主要考量情況下,不過我對於7D的多對焦點與高速連拍沒感覺,因為我都是One Shot而且單點對焦,因為拍照時,不是一直狂按快門,應該是抓對時機按下快門,那7D對焦夠用,我覺得60D就很好用,7D當然夠用。

另外在Canon APSC上相對焦段上會被乘1.6倍,以我目測大概有15公尺左右的距離,百微大概可以拍半身吧,詳細距離並不精準,所以分享星期六用百微拍了一些照片給你採購參考:
http://www.flickr.com/photos/pochangpeng/sets/72157626447117809/
從0041以後大多是百微拍的,都用最大2.8拍攝。

我個人認為以你的需求可能買顆的話24-105是比較好用,加上價錢還可以接受,7D的話還可以在ISO上做妥協,但最後我還是認為還是要在預算上量力而為,一步一步來。

我覺得大大的設備很好沒問題,只是我在想如果大大是一顆閃燈的話,閃燈要先預裝在哪?

我設想是這樣,畢業典禮可能一開始還沒進畢業典禮場所時,應該會在教室準備,或者有活動準備,例如有些人在化妝,有些人在彩排,有些人在合照,那麼這時候85那顆配上60D,焦距大約是136,顯然是要離很遠才能拍了,不過這時候的需求可能不需要這麼遠來拍,有可能空間又狹小也不允許,所以這時主力是24-105或16-35為主,那麼閃燈就裝在這台吧,不過我在想這時候因為拍攝需求不需要那麼快速,其實用一臺就好,所以就看大大要用哪一台了。

首先我猜測畢業典禮自由度應該蠻高的,允許你自由走動的機率很高,還是24-105吧,85定焦當你遇到很近要拍攝的對象,我想很可能無路可退,另外除非有高級長官來,會有國安人員阻擋之類的,不然應該可以到處走走拍拍。

需要雙機的時候,只是為了快速切換焦段,大概就是紀錄進場或者舞台表演切換整體與單體的表演者,所以這時候就要注意站的位置,是否能讓兩顆鏡頭發揮功用,另外可以詢問一下舞台燈光是怎麼打的,我認為需要閃燈的機率很低就是了,當然如果燈光很不佳,也要問問能不能閃了。

至於人數眾多的大合照當然就要請出16-35,不過要注意邊緣部份的變形,或是你用24-105廣角端部份就好。

因為離畢業很遠了,所以要用什麼適合焦段,我認為先看畢業典禮流程,並且考慮進畢業典禮場地為主,若是你只能坐在你的位置上拍攝舞台,又你的位置離舞台有那麼一點遠,那麼200mm可能就很必要,但若是你只坐在前面第一排,那麼可能50-105這段就夠了。

最好先去現場探堪一下.

如果像如下這種採光的, 那還用怕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q5JMaTq7eQ&hd=1

pochangpeng wrote:
我覺得大大的設備很好...(恕刪)


真的非常感謝大大的建議...
24-105確實是是非常實用的鏡頭
這樣子大略知道方向了

jamesee wrote:
最好先去現場探堪一下...(恕刪)


hahaha...確定是在喜來登..閃燈應該是得上場

handful wrote:
下面幾支鏡頭,在不使用閃燈和腳架情況下,適合在典禮拍攝呢?

1. 100mm f2.8L Macro IS USM
2. 135mm f2L USM
3. 24-105mm f4.0L IS USM
4. 70-200mm f4.0L IS USM
5. 70-200mm f2.8L USM
6. 70-200mm f2.8L IS USM
...(恕刪)



如果不使用閃燈和腳架情況下...大約只有6的選項~
小白IS+拉高iso使用...

建議拍舞台最好用腳架(單腳架為佳)...用大光圈凍結動作!
小白+單腳架就很好用了!一般來說小小白IS還是太夠~
而且重點大光圈更容易把主體突顯出來和定格動作~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