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或是快速人像拍攝
這是兩個最常用到對焦點連動點測光功能的場景
但建議上Nikon機身這議題上是要其他兩個功能一起交互搭配使用才比較有意義的
(1)半按快門連動AE-L
(2)機背AF-ON
可以讓使用者自由搭配岀適合當下場景的操作方案
Nikon的點測光連動從第一代台對焦點機身F5,F100,F80就有(後兩台只是10分區測光系統)
從此以後Nikon每台多對焦點機身上到F6/D3下到F75/D3000都有此能力.
至於阿花系統
(1)Minolta D7的蜂巢測光預視就只出現過那次,沒有後繼者.
(2)至今點測光依然只有中央點.
嚴格來說不是人臉18%灰可以當參考值這樣的概念
18%灰是一個基準,拍攝上可以視為是"正確曝光"的一個概念.
自動測光拍攝系統追求的是測光系統量測亮度後,操縱光圈快門恆定的把影像弄成18%灰的亮度
因此人像攝影上粗淺的概念而言---哪邊必需一定曝光正確?
衣服可以拍壞,鞋子可以拍壞,背景可以拍壞,人臉過曝不足可是肯定會被退件的.
所以可以用點測光指定人臉
告訴相機"把這裡曝成18%灰",這是個快速保證人臉曝光正確的手法.
因此點測光連動對焦點
人像攝影對焦處沒意外就是是臉,大多不是正中央構圖.
(1)使用非中央點對焦
(2)對焦完也順便點測完亮度並指定該處要曝光正確
(3)搭用快門鈕併用AE-L就連多按AE-L鈕的功夫都省了
因此傳統對焦測光+AEL,再對焦+構圖的流程,可以被簡化成對焦後直接按下快門.
這就是這功能為何會有人推薦且希望有的原因.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