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剛剛看到P家GF2的介紹

我想這要分二個問題來講
一個是選對焦點的方便性
和對焦點的數目

若是有用過像45點或51點對焦的這種機身
選對焦點要用蘑菇頭轉真的不如gf2這種觸控來的方便

至於對焦點數目這更是對比對焦的強項
容易做到多點又準

但這些都只是在沒有快速對焦的需求下
像生活照或md這種
若是需要快速對焦的情況下
相位對焦就有它的優勢在

所以是要看場合
blog: http://amadeuss.pixnet.net/blog

甜酒釀 wrote:
他或許只是打個比喻,...(恕刪)


是呀..大哥您認真了...
小弟只是比喻啦~
雖然小弟沒有GF2這機子
所以看觸控對焦真的是只能憑空想像
錄影用觸控的確很方便,但以拍照來講,
小弟真是覺的透過光學觀景窗會比直接透過LCD合焦拍來的快
當然如果對焦點一直在改變,用觸控或許會比較快,
但如果單一個對焦點來比較,就不見得觸控較吃香了。

jacky.jou wrote:
是呀..大哥您認真了...
小弟真是覺的透過光學觀景窗會比直接透過LCD合焦拍來的快
當然如果對焦點一直在改變,用觸控或許會比較快,
但如果單一個對焦點來比較,就不見得觸控較吃香了。
...(恕刪)


以單一焦點而言,
若為了構圖更改了位置,
不是移對焦點就是移鏡頭,
若連拍的畫還要LOCK AF or AE。

若是觸控對焦,
所件即所點,
對焦要點頭/胸還是大腿都OK,
點住不放就是連拍~ 以速度而言絕對贏過光學觀景窗變換焦點。

當然觸控缺點就是手指粗大的人對焦精準度,拍攝隱密性較差,
以及按快門的射擊感沒了...
不知道快門延遲時間如何?
移動中的物品真的可以準確對焦嗎?

pachingoooo wrote:
以單一焦點而言,若為...(恕刪)


看來真的應該去敗一台來玩看看才是!!
多點對焦的重點應該是移動物體的狀況像機自動判別主體做對焦吧

像是拍攝運動, 賽車, 這類狀況不可能用單點對焦或者用滾輪去選對焦點吧

若是非高速動態的狀況之下又要用單點對焦, 那直接觸控點確實是不錯的方法

但是~~~ 這點要怎麼做在光學觀景窗之上才是重點吧

所以 CANON 該拿出當年的眼控對焦了
相機有一種奇妙又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這個功能,我在iPhone 4上面也有看到,蠻有趣的。
只是我很好奇,"對焦點"的限制所為何來。

如果隨便都可以對焦,那為什麼單眼相機不是每一台都做成幾十點對焦?
是光學上有什麼限制嗎?

這個原理不知是什麼,如果有前輩知曉,望不吝賜教。

nath206 wrote:
這個功能,我在iPh...(恕刪)


我就是想問這個問題~~~!!!
lifewen wrote:
我就是想問這個問題~...(恕刪)


用過松下G系列的一觸即拍就知道多好用了
沒用過的才在哪懷疑東懷疑西~

因為是用對比對焦
都是在感光元件或LCD上用畫面對比差去計算對焦位置
所以整個畫面都無限制都可以對焦
沒有所謂的點
不用因為相位對焦硬體元件的關係屈就那幾個對焦點
所以也沒有鏡頭跑焦的問題
畫面上對到啥就是啥!
因為是從CMOS上直接測出來的

可以說是技術原理的不同
目前各有優點
以後還不知
但是一觸即拍真是好用
遲早各家都會出的~
http://panysgood.blogspot.com/
nath206 wrote:
這個功能,我在iPhone 4上面也有看到,蠻有趣的。

只是我很好奇,"對焦點"的限制所為何來。



如果隨便都可以對焦,那為什麼單眼相機不是每一台都做成幾十點對焦?

是光學上有什麼限制嗎?



這個原理不知是什麼,如果有前輩知曉,望不吝賜教。


自動對焦的原理要認真說可能要花很長的時間,小弟概要的說明看看,不了解再來討論。

目前自動對焦的主流有兩種:相位對焦以及類比對焦
1. 相位對焦-目前最成熟也最泛用的自動對焦系統,多數DSLR屬之。
是以Sensor偵測相位訊號值,兩組相位訊號判定相同則視為合焦。

2. 對比對焦-目前漸漸成熟的自動對焦系統,EVIL及m4/3都用此方式對焦
CMOS/CCD上的成像經演算法推算反差值,得到最大反差值時,確認合焦

所以DSLR的相位式對焦必須有固定Sensor的存在,所以限制了對焦點的分佈狀況。
而m4/3或EVIL常用的對比對焦則是以感光元件的成像反差值作為合焦與否的判斷依據,所以整個感光元件的位置都可以作為合焦與否的判斷,沒有對焦點的位置限制。

兩種自動對焦機制沒有誰好誰不好的分別,只有適用與否的差距。
相位式對焦成熟,價格合理,不需額外計算能力就能搭載在機身上,但必須有一定的機構方可適用,導致機身體積無法縮小,這就是限制。
對比式對焦必須耗用資源運算反差值,以目前技術來說對焦速度無法與相位式對焦相比,所需元件也比較昂貴(CPU);但好處是沒有對焦點限制,而且可以有效縮小機身體積。這也是為何小DC、手機以及EVIL相機搭載此類對焦機制的原因。

詳細對焦原理可以參考這篇blog裏頭有動畫及圖片說明,比小弟的文字說明易懂許多。

非必取而不出眾,非全勝而不交兵,緣是萬舉萬當,一戰而定!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