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h206 wrote:
這個功能,我在iPhone 4上面也有看到,蠻有趣的。
只是我很好奇,"對焦點"的限制所為何來。
如果隨便都可以對焦,那為什麼單眼相機不是每一台都做成幾十點對焦?
是光學上有什麼限制嗎?
這個原理不知是什麼,如果有前輩知曉,望不吝賜教。
自動對焦的原理要認真說可能要花很長的時間,小弟概要的說明看看,不了解再來討論。
目前自動對焦的主流有兩種:相位對焦以及類比對焦
1. 相位對焦-目前最成熟也最泛用的自動對焦系統,多數DSLR屬之。
是以Sensor偵測相位訊號值,兩組相位訊號判定相同則視為合焦。
2. 對比對焦-目前漸漸成熟的自動對焦系統,EVIL及m4/3都用此方式對焦
以CMOS/CCD上的成像經演算法推算反差值,得到最大反差值時,確認合焦
所以DSLR的相位式對焦必須有固定Sensor的存在,所以限制了對焦點的分佈狀況。
而m4/3或EVIL常用的對比對焦則是以感光元件的成像反差值作為合焦與否的判斷依據,所以整個感光元件的位置都可以作為合焦與否的判斷,沒有對焦點的位置限制。
兩種自動對焦機制沒有誰好誰不好的分別,只有適用與否的差距。
相位式對焦成熟,價格合理,不需額外計算能力就能搭載在機身上,但必須有一定的機構方可適用,導致機身體積無法縮小,這就是限制。
對比式對焦必須耗用資源運算反差值,以目前技術來說對焦速度無法與相位式對焦相比,所需元件也比較昂貴(CPU);但好處是沒有對焦點限制,而且可以有效縮小機身體積。這也是為何小DC、手機以及EVIL相機搭載此類對焦機制的原因。
詳細對焦原理可以參考這篇blog裏頭有動畫及圖片說明,比小弟的文字說明易懂許多。
非必取而不出眾,非全勝而不交兵,緣是萬舉萬當,一戰而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