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man老師 wrote:
推 EF 17-40
這個焦段如果沒防手振沒有那麼恐怖,花10分鐘了解一些拿相機的要領,不是太難的事。...(恕刪)
或許吧?
不過對一個新手來說,要了解最起碼的安全快門與測光為止~
我相信教不用10分鐘,但是10分鐘內能否吸收運用,那就要看各人慧根了~
另外,既然買的是60D,如果有錄影需要的話~
EF17-40 F4 vs EF-s 17-55mm F2.8
前者在夜間錄影的穩定性上,應該會差後者蠻多的吧?(畫質方面也是...)
當然,對一個有紅圈圈迷思的新手來說,也許這些一點都不重要就是了~

Herman老師 wrote:
您好,我是指花十分鐘學會"拿穩"相機。
很多人講起攝影濤濤不絕,但把相機拿穩這件事卻不太懂。...(恕刪)
哈哈~
也對~
好像真的是這樣~

搞不好我也是其中之一~

(所以我都只靠拉高安全快門來提升拍照成功率)
至於錄影方面,我一般手持狀態下,
盡全力以最慢的運鏡方式慢慢移動相機視角,配上防手震鏡頭拍出來的東西,
也只有勉勉強強及格邊緣的穩定度,不曉得換做EF17-40mm L,該如何手持拍出差不多穩定度的影片呢?
(是日間或是夜間錄影就先放一邊...)
不曉得老師是否願意給個提示?
我個人一般常常拍的影片的習慣是:
兩手抓穩像相機機身部(我常用的是60D+B005),
以水平方向做左右『極慢速』移動,盡量不要有變焦或是上下的移動,還有開防手震~
然後適度的拉高ISO,這裡是上半身的部分,下半身的部分,我經常是以「弓步」來穩定下半身平衡~
這是我保持手持錄影時,影片穩定的慣用方法~
順帶一提,我用60D配B005開防手震,
拍照時安全快門個人極限大約是1/12~1/15秒,再慢下去成功率就會低很多~
(拍完預覽OK,放大檢視才發現手震的機率會增高~)
而錄影方面,基本上安全快門無用,只能靠抓穩相機以及防手震加減用而已~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錄影時相機抓得穩的確比開防手震更有效,但是影片有開防手震還是比沒有要穩~
拍照時,與Sigma 17-50 OS,B005,C17-55之類的鏡頭比,在光圈與防手震的加持下,
EF 17-40mm L的確是要吃點兒虧~
這也是我不太推薦EF17-40mm的原因~
同樣的攝錄影條件下,若換成EF 17-40mm L,
請問老師有無其他可以填補安全快門差距以及提高錄影穩定性的方式?
我雖然沒用過EF 17-40mm L,但我也知道它是個好東西,
不過它畫質有好到可以用1~2級的ISO去換還能保持嬴面嗎?(與Sigma 17-50 OS,B005,C17-55相比)
(尤其是夜間錄影的時候,影片的穩定性,與高ISO需求的差異應該會更明顯~)
當然,短期中有換全幅機計畫的人,EF 17-40mm L的確是很不錯的選擇,不過樓主好像不是?
嗯~
說了這麼多,
我基本上一部分也是以我個人的經驗去做考慮的,我個人夜間攝錄影的比例還蠻高的,
如果樓主拍照沒有啥這方面的需求(或是對錄影沒啥興趣的話),其實我的要求應該算是相對較為嚴苛,
只能說比起EF 17-40mm L,其他鏡頭更符合我個人「目前」的需求,至於是否適合樓主,就看樓主自己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