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zzton wrote:sigma 17-50近日想購入新鏡頭, 也是在 24mm 和 35mm 打轉 我也有用過 Sigma 17-50 os 真的是顆好鏡我現在有買 35L但是我是因為上了無敵兔所以才買 35L如果你還是在 aps-c 我建議你還是買 24L 會比較好拍喔
小弟是只有16-35 II L這顆鏡頭蓋.曾經買過B005但是出掉了, 因為質感因素還有就是習慣了16-35.從小孩出生拍到現在, 小孩開始學習走路了...戶外會有焦段不夠的狀況我也在研究較長的焦段, 但是便利性與鏡頭品質是個兩難啊...
不上FF....24-70賣掉購入17-55 F2.8 IS USM再來一顆Canon 10-22另外在加一顆Sigma 85 1.4~這顆拍人像真的超好用~~我喜歡這顆在7D上的焦長要是覺得太遠可換Sigma 50 1.4要是還是太遠可換Sigma 30 .14要是真的不夠就真的要換Canon 24 1.4...............................
7D最好配有USM的變焦鏡...ex. 17-55, 15-85才可以將快狠準表現得更好....定焦鏡的話,先不談畫質跟色調...可以先用變焦鏡,調整成各種焦段試試自己的需求....ex. 24, 35, 50....再來選用適合的變焦鏡....拍人的話,我5D2用S50 1.4 很不錯,所以可以建議35L x 1.6 =56,
絕望滴生魚片 wrote:我自已是7D+10~22mm+17~55mm+50mm f1.4最近會再買一個望遠端10~22和17~55不會一直換主要還是要看在拍什麼啦~...(恕刪) 恩....我換鏡(變焦)的習觀是分: 近身肉搏 or 須要走10步以上的距離以近身拍照來講,17端無法在機會快門下拍好1米內的人物,同樣的24-70 / 24-105一樣不能辦到,此種場合選16-35 or 10-2210-22當備選的原因是: 某些場合灰塵多不適合換鏡,用這隻會很不甘願,而且突然要特寫就沒輒。而且實際上常用到的焦段只有14~22而已。使用16-35的原因是: 近端17-55在拍團體照的時候仍然有機會塞爆畫面,所以用16;遠端在35mm只適合5步內才能拍人,55端是8步內拍人,一樣都是要走,只差這幾步路,沒差。所以17-55遠端在這種狀況下沒必要。至於24-105,既然打定主意不會拍團體照,就沒有近端不夠廣的問題存在,此時105端絕對比55的捉襟見肘來的好很多,這差很多步路,光是走到遠處被攝物的時間差就讓你拍不到東西了。好了,來談其他鏡頭吧,以下是我曾經想過的:Tokina AT-X 165 Pro DX => 如果不怕Tokina的抗耀光不佳,這隻焦段OK15-85 => 這隻不用講了吧,講到爛了,等同全幅的24-105,算是APS-C的焦段解放Tokina AT-X PRO D 100mm F2.8 => 對亮部的描寫比百微好,拍有反光的物體很適合EF70-300mm f/4-5.6L IS USM 則是小弟目前在觀望的,未來補足長焦段的需求,簡化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