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煩請推薦C/P值高的變焦鏡(標準鏡)for 500D

eric_yang420 wrote:
因沒有實際的測試文,...(恕刪)


太小看17-55 is威力
L鏡在aps是很難k掉17-55 is!
Canon EF-S 17-55mm f/2,8 USM IS - Retest @ 15mp / Review - Analysis


這顆和50/1.4,以及sigma 24-70的中央解析很高,但角落就很差!
Sigma AF 17-50mm f/2.8 HSM DC EX OS - Review / Test Report - Analysis


這顆變化又更多一些Tamron AF 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 VC (Canon) - Review / Test Report - Analysis

所以按他們表現和價錢是一致!

只不過,有些可能不會注意到而已!
畫質排名是 3非常近似於1 >2 , 對同一物 試過 用 3 跟 1 與 2 拍書冊 , 書冊邊邊有許多紫邊 是 2 , 1 很少 只有幾個 , 不可思議是3 沒有 . 只是你要將照片放的很大來看 才看的到, 這個答案很難置信~ 但畢竟 Sigma 是最新的鏡頭,一定將 Canon 當假想敵 下面是一張 Sigma 的照片
diffusionless wrote:
太小看17-55 i...(恕刪)


基本上只有在35mm前的最大光圈(F2.8)下 17-50於最邊邊落後17-55
當轉到50mm or 55mm後
邊緣的落後的問題就不見了
而中央部分17-50在不少焦段和光圈的組合下也都些微勝過17-55

所以綜合下來
17-55領先的部份並不多
甚至只能說這兩顆鏡頭在不同地方更有優勢
但17-55的價格倒是高上不少

至於50mm這顆鏡頭
50L在邊緣的滑落更加嚴重
才導致S50這只要1/3價格的鏡頭
異常的熱賣

你po的那篇文章
你可以看看下面的評論先
很多人都說24-70的實力跟文章中完全不符

net2alan wrote:
自從小弟入手500D...(恕刪)

freshego wrote:
你po的那篇文章你可...(恕刪)

大大可否貼一些s24-70的解毒文讓小弟爬一下
因為我發現爬文越久,中毒卻是更深...
既然用500D
而且又是標準焦段
CANON原廠鏡皇想必是最好的選擇
不然副廠的也可以
net2alan wrote:
自從小弟入手500D...(恕刪)
其實原本是考慮C家的24-70L,不過看到對岸發表的一篇文章後,

S24-70 V.S C24-70L

看到Sigma 24-70mm F2.8 IF EX DG HSM 這一顆與C2470L不相上下,

價格卻更比較平易近人


不好意思,題外話一下:

對岸這種文章看多了(也發生在sony 的ZA鏡與sigma的測試),
總是要以副廠PK原廠鏡皇來個不相上下博得滿堂彩,如果真的這麼好,為什麼價差要差到2萬元?

1.買鏡皇的都被催眠了?傻傻多交2萬元去買一棵跟別人差不多的鏡頭?
2.sigma成本太低,以致於跟別人一樣好或甚至比別人好的東西還能比別人便宜2萬元?
重要的是sigma還願意少賺很多點?

若是如此,鏡皇為什麼不是sigma而是L鏡?不知樓主有無想過這個問題?

鏡頭選適合自己的,不論畫質、銳度、預算,只要能滿足自己既可。
如果只是因為自己的預算選擇較便宜的鏡頭,催眠自己兩隻差不多就算了,若還想要催眠別人來取暖自己
那就不必要了。

如果有預算,相信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吧!如果是要看CP值,當然視個人需要,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對品質要求這麼高的。


krofong wrote:
不好意思,題外話一下...(恕刪)


我想
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並不一定完全適用
鏡皇只不過是廠商跟某些消費者所塑造出的一個形象
價格的差距有可能是品牌本身的價值 但不一定跟成像有絕對的正相關

S50跟50L
S85跟85L
S30跟35 F2
17-50跟17-55
8-16跟10-22

都已經漸漸證明原廠並不一定占有絕對的優勢

nthomas wrote:
我想一分錢一分貨的道...(恕刪)

小弟的想法正如nthomas大大所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
因為本人並無品牌情結 也沒有紅圈圈的迷思
想法較實際一些 就是希望在同樣的價格裡 能夠買到最優秀的產品
會看上SIGMA的原因 就是感覺他最近出的產品 不僅價格較C家親民 表現也有一定的水準
有點像是早期AMD以俗又大碗的策略打擊INTEL一樣的情況
不管怎樣 受惠的還是消費者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