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關於半透明反光鏡

XTR-tang wrote:
因為CANON開發半...(恕刪)


CANON當時所採行的方案(RS)除了會使觀景窗變暗之外,另外在相同ISO下,其快門速度會變慢
而CANON的固定式反射鏡,但其AF所使用的光路仍由下方進行,所以其副反射鏡仍會有機構上的作動

SONY採行的方法,則是位相差AF設計在反射鏡上方,所以可以做到真正的常態作動
但其缺點為與CANON一樣,相同的ISO下,其快們速度也會變慢 (因為部分光線會被導引到AF那邊)
另外,其半反鏡的架構,也有可能會造成在低亮度光源時,其AF的最低作動EV值
不過這一項的差異要等SONY公開其反設計鏡的反射與透過率的配分比之後,才能知道其差異為何



http://seat3.nchc.org.tw/~danny/photo/index.cgi
ytd wrote:
1n RS 是固定式...(恕刪)



看官網介紹,反光鏡好像也是固定式的?
才會強調10連拍!

只是好奇這樣的設計不會影響畫質嗎?
各位瞭解的好詳細啊!
所以總歸來講,兩家雖然都是用半透明,但是機構上有細微的差異
照各位前輩的說明看來,現行DSLR不用是因為在低光下快門速度不足的原因嘛?
是不是因為最近幾年高ISO表現越來越好了所以又再度重出江湖了呢?
dennis22444 wrote:
各位瞭解的好詳細啊!...(恕刪)

我想是sony是噱頭和看中大眾對連拍速度, 實時對焦等方面的需求吧, 畢竟玩票性質的用家佔了大多數, 你跟他說快門會慢了還不明的人可多著!

不採用半透鏡的原因如果是小弟個人的話應該是基於以下吧
1: EVF 耐用度 -- 畢竟電子產品的穩定度比較低, 多一樣東西可以在行程中掛掉可不是一件好事

2: EVF 反應速度 -- 再棒的lcd解像度及反應度也比不上光, 到底要何種級數的EVF才能令人眼分辨不了OVF及EVF暫時還不想賭

3: 連拍速度增長不符需求 -- 有多少人會常用到5-6fps以上的連拍? 一般中階dslr已經達到的速度真的值得以各種代價而使用半透鏡嗎?

4: 進光量 -- 先不說低光下evf會滿是雜訊 (只分到30%的光, 本來已經不夠光了, 再這樣用evf定慘不忍睹吧... 高iso質素的要求當然是愈高愈好, 誰不想有最高的可用iso? 但半透鏡怎說進光也少了, 因此而快門不夠快也滿嘔的吧
chik0240 wrote:
1: EVF 耐用度 -- 畢竟電子產品的穩定度比較低, 多一樣東西可以在行程中掛掉可不是一件好事

2: EVF 反應速度 -- 再棒的lcd解像度及反應度也比不上光, 到底要何種級數的EVF才能令人眼分辨不了OVF及EVF暫時還不想賭

3: 連拍速度增長不符需求 -- 有多少人會常用到5-6fps以上的連拍? 一般中階dslr已經達到的速度真的值得以各種代價而使用半透鏡嗎?

4: 進光量 -- 先不說低光下evf會滿是雜訊 (只分到30%的光, 本來已經不夠光了, 再這樣用evf定慘不忍睹吧... 高iso質素的要求當然是愈高愈好, 誰不想有最高的可用iso? 但半透鏡怎說進光也少了, 因此而快門不夠快也滿嘔的吧


1.跟耐用度比起來,因為EVF要一直靠CMOS提供訊號,所以機體的耗電跟發熱應該會比較吃虧,續航力上相對不如OVF機種。

2.EVF的畫面更新率一定可以再改進的,如果提升到120FPS,抱怨遲滯的人應該不會太多。只不過因為EVF跟拍照用的是同一片CMOS,如果處理器不加強,一但開始連拍,EVF就無法及時更新,此時拍攝者就無法及時掌握畫面中的變化。

3.跟高速連拍比起來,固定式反光鏡真正的價值應該是沒有像消失時間。因為就算是可動式的反光鏡,要達到11FPS也不是難事。但是在10~11FPS的連拍過程中,畫面往往有過半的時間是全黑的。對於攝影者來說,那些畫面全黑的時間越長,追蹤主體的難度就越高。
固定式反光鏡若搭配OVF,就能夠達成零像消失時間,除了可以讓拍攝者持續盯緊主體,也可以讓AF SENSOR維持穩定的連續合焦。因為在反光鏡上上下下的過程中,除了人眼會被打斷,AF SENSOR受光的狀態也是斷斷續續的。
如果要用EVF完成零像消失時間,那可能就要多加一片內建AF SENSOR的小CMOS,這樣分到的光就能同時用於AF SENSOR跟EVF。
4.其實低光下用LCD比較好取景,因為肉眼不能夠拉高ISO來提高亮度,但是CMOS可以。而且就算ISO拉高到12800,EVF的畫面這麼小,應該是不會滿天雜訊,當然拍回來的圖就很有可能。
>>4.其實低光下用LCD比較好取景,因為肉眼不能夠拉高ISO來提高亮度,但是CMOS可以。而且就算ISO拉高到12800,EVF的畫面這麼小,應該是不會滿天雜訊,當然拍回來的圖就很有可能。

關於第四點想說一下
低光源下如曝星軌或是拍螢火蟲等等
LCD取景我覺得並沒有比OVF好,LCD&EVF銀幕會黑漆漆一片
OVF就跟人眼一樣至少都還看的到一點點東西

而且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用LCD或是EVF低光源下構圖取景你的銀幕本身就是一個光害了
加上伸手不見五指全黑的情況下,眼睛看一個高亮的銀幕本身就是一個很痛苦的事情
連看手機都是隔著衣服或是褲子看手機銀幕了,阿不然那個畫面好刺眼
nakayosi wrote:
>>4....(恕刪)


會嗎?小弟前一陣子去肯亞,在日落後之後碰到獅子要伏擊斑馬。當時OVF已經黑漆漆了,開LV反而容易看見面前景象,不過那是因為AUTO ISO已經把ISO拉到上萬的關係,就算拍起來也沒有畫質可言。
在延伸一點的想
獨立的LV感應器設計前提下,LV要在EVF裡提供紅外線影像供夜間取景也不是困難的事情...

SONY這次的半反光鏡因為不用顧及OVF所需,所以對於感光元件的減光有限.
此外主打的要點是在錄影下可以使用速度較快的相檢對焦系統.
連拍速度感覺只是附贈的.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chik0240 wrote:
我想是sony是噱頭...(恕刪)


30%是指分去AF的光。EVF显示的是图像传感器捕捉到的画面,也就是70%的光(或者说-0.5EV)。而30%分去AF和OVF SLR相当。看过Panasonic GH1的EVF就知道当下EVF的水准——私以为除顶级FF之OVF外无可媲美(其实顶级OVF也看不到浅过F/2.8的景深呢)
nagasitori wrote:
如果要用EVF完成零像消失時間,那可能就要多加一片內建AF SENSOR的小CMOS,這樣分到的光就能同時用於AF SENSOR跟EVF。


就 Sony 的目前的固定反光鏡設計, 是無法這樣做 ... 必須要 Canon 過去的固定反光鏡設計才行 ...
除了 Fujifilm 最近的合併設計外, 目前感光元件跟 AF Sensor 是必須分開兩個位置 (使用不同的進光) ...

如果是這樣, 那我倒希望就直接做 OVF 就好了 ~ 不需要再多花成本增加一個 AF Sensor 給 EVF ...

我相信相機用的某些電子零件都還不是最好的 ... 但就目前技術, 還有太多需要考量的 ...
成本.體積.重量.耗電量.溫度效應.解析能力.使用者接受程度 ... etc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