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IS到底值多少錢?

EF-s 18-55IS和55-250IS的IS模組是精簡版的, 與70-200IS的標準版不同
精簡版當然比較便宜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模組、鏡片設計等我想多少有影響,但最重要其實都是商業考量,為了賺更多錢。越遠的焦距、越大光圈模糊的機會越高,也就是IS越實用。自然越值錢。副場為了和原廠相交,自然同焦距IS也會比較便宜。
嫌熱, 就不要進廚房.

嫌貴, 就不要修, 直接買新的.

不然, 買DC就好.


70-200/2.8與70-200/2.8 IS II
這兩顆鏡頭沒這樣去比較

70-200/2.8是一代鏡頭無IS的版本
上市日期是1995年

70-200/2.8 IS II是2010年03月19日
新的鍍膜
新的對焦系統
新的IS防手震設計

一代的70-200/2.8 IS
是2001年上市















參考資料http://www.wretch.cc/blog/yjl7489/8752892
newspaper wrote:
70-200/2.8...(恕刪)


越需要開發或其他週邊支援東西,價格就是越複雜,而不是單純加減乘除!

否則各家機身作一些性能加減乘除,能得到性能價格嗎?

一個產品的定價最重要是物質上價格+價值,也就是今天1Ds3或小白兔也可以賣很低,或許這款銷售更好,但其他產品呢?
未來公司營運研發等支出呢?

鏡頭不是像鹹酥雞一樣,用多少料錢就加賣多少!

企業越大其行政人事重要性就越大,而不是像擺地攤那樣隨意!

benny950 wrote:
你把USM乎略了才覺得IS不用錢.


因為18-55USM 這顆USM馬達並沒有多高明,只比IS鏡的馬達快一點點,安靜一點點(一樣有對焦聲音),差異真的不大....

wonly wrote:
EF-s 18-55IS和55-250IS的IS模組是精簡版的, 與70-200IS的標準版不同
精簡版當然比較便宜


可是這兩顆便宜的IS鏡一樣可達4級防手振,這一點並不會輸給昂貴的L鏡,甚至超越.... 距我所知70-200 F4L IS一樣也是4級防手振..... 而EF100-400L是比較舊的系統只有3級,所以說IS模組是精簡版的性能上也沒有比較差?

IS比較強的目前應該只有 EF 100 F2.8L MACRO吧?

diffusionless wrote:
越需要開發或其他週邊支援東西,價格就是越複雜,而不是單純加減乘除!

否則各家機身作一些性能加減乘除,能得到性能價格嗎?


我想這句話已經把答案給點出來的

EF-S 18-55 IS與55-250 IS,CANON出這兩顆鏡頭看來是賠錢(或是賺很少)在做的,只是為了吸引入門用戶靠過去,一但入了門就很難轉換到別家去了,因為被鏡頭系統綁死了.....

等入門用戶覺得KIT鏡不夠用的時候,這時候肥羊就出現了,有肥羊為何不宰呢? 所以啦IS的價值,可以是免費也可以是要花大錢,但是等副廠全面或多數導入IS時,這個時候IS就不值錢了....
例如說:
CANON EF-S 18-200 F3.5-5.6 IS這顆旅遊鏡,面對另外兩顆旅遊鏡SIGMA 18-250 F3.5-6.3 OS HSM跟TAMRON 18-270 F3.5-6.3 di2 VC,完全沒有太多優勢存在大概最大的優勢就是望遠端的光圈比較大一些....

所以我在想如果TAMRON那隻70-200 2.8,如果說改款為VC+USD,價格又跟70-200 F4L相當甚至更便宜的話,到時小小白IS還有多少優勢呢?
sense2207 wrote:
我想這句話已經把答案...(恕刪)


TAMRON 70-200 F2.8的對手應該是小白X

如果只用單純用焦段+光圈下去比的話
就說TAMROM 70-200不比Canon差的話
就算是IS/OS/VC或是USM/HSM, 同廠牌不同鏡頭用的規格都有差了, 更何況是不同廠牌
這就好像國產車可以做到和雙B相同的排氣量就說國產車不輸進口車...
同樣是超音波馬達,USM的精緻度還是比HSM好,雖然對焦速度都很快,且都能用FTM,但運作時的質感還是以USM為優。小弟還沒有用過OS跟VC的鏡頭,所以不曉得跟IS或VR比起來差異大不大。不過之前看日本雜誌的測試,IS跟VR的表現好像還是比OS跟VC好。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