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35L1.4 ~ 17-55~ 135L ~ 小小白is ~小小黑is ~ 35mmF2 ~ 50mm F1.4~~~

哈哈哈
樓主~
過年開個玩笑~
請別介意

小弟目前是配17-85(當初的KIT鏡)
目前只打算16-35跟17-40 2選1
因為小弟常去露營
碰到下雨的機會很多
所以只打算買內變焦跟防塵防滴的鏡頭
而且可以跟我的底片機共用

當然
很多人推的17-55
當然也是50D的最佳鏡頭蓋啦~
有錢當然小小白 , 那有人有錢還會挑小小黑而不買小小白的 , 如果要輕便倒不如買個 55-250
APSC 我還是比較建議 24L 哦 .... 出來的影像會比35L 更加有驚喜
版主跟我計畫的差不多,我目前是50D+17-55,後面也是預計補一支望遠的鏡頭,當然爬過文,小小白is是最好的選擇,小小黑當初也有考慮,不過現在是覺得,如果不能直上小小白is,可能就會買55-250,便宜又大碗,甚至買2手的都OK,2手的大概5-6000就有了,出去玩也比較不會像17-55一樣,小心翼翼,而且再脫手損失也不大,不過如果能直上小小白is的話,就直上吧,這樣除了10-22之外,應該沒什麼要想了。
狠角色0325 wrote:
16-35 VS 1...(恕刪)


我覺的小小黑IS就不用考慮了望遠比小小白IS軟

15-85 +小小白IS 會比較好唷
等效24~135+105~320mm應用較佳


17-55+小小白IS
等效27~88+105~320 會斷且不夠廣..


16-35+小小白IS
等效25~56+105~320 中間斷層太多


廣角差1mm的感覺就差很多!!!
土城加藤鷹
樓主的問題我以前也有考慮過 不過我是用40D啦

17-55mm當然是平常的鏡頭蓋,我愛拍大景所以又買了10-22mm廣角,後來覺得在室內拍真的需要一支大光圈

定焦,本想買24LII(因為這隻在APSC上真的不錯),但同事剛好要拋35L我就接收了(因為到時還是可以跟他借

24LII),現在用的也很過癮,望眼焦段我是不常用,不過小小白IS的銳利跟表現是人人說好的,有錢上就不

用考慮別的了,如果要省錢55-250真的也是不錯的選擇,參考看看^^
http://photo.xuite.net/afklsung 5D3+16-35L+24-70L+70-200L+24L+35L+50L+85L+135L
狠角色0325 wrote:
16-35 VS 1...(恕刪)


其實如果說到器材的選用很多前輩會說到:先想想你要拍什麼

這句話很有道理但是過於廣泛與抽象適合長期拍照的攝影玩家來詮釋

對於1至2年的新手或剛接觸單眼的同好們卻是煩惱的很~

那我的建議是這樣:

基本上我的數位機身昰40D :快門靈敏,機身扎實適合手大的用家當然重量昰會有的

對於想在攝影深耕的同好們,40D的可用ISO與6.5張連拍及機身的操控都不錯,唯一

就是那23萬畫素的螢幕,但我想常常出去拍對於光感不會差太多,有時候回家放在螢幕上

會更漂亮反而是種驚喜,比起我其他攝友擁有92萬畫素的螢幕回家反而表現還好的感覺

更增添自己攝影的動力。

如果要我再選擇也許N家D80 D90的機身重量會比較好,因為照到最後也許會加上閃燈、
把手、70-200的長鏡此時重量不可同日而語。

既然樓主昰50D那更是不錯了
==================以上隨性話機身==========================
對於C家鏡頭的入手我心中的想法是這樣

人昰有慾望的動物除非在攝影這一塊與其他興趣皆同時發展,這時心思不會想東想西,不然

會有一種對於美的事物要求越來越嚴格,像小弟玩攝影的同時也玩單車,那時拿著17-85KIT

也照的很高興,也許是受到用"攝影理論克服器材侷限"這句話的影響,認為構圖、曝光有做好就好

創意更重要,如何表現故事深度,但有些感覺卻是怎樣都出不來,也許是器材,昰構圖TIMING

或後製能力,直到這一陣子無法騎車而瘋狂拍照時,我才開始反芻我想要拍出什麼感覺要有什麼器材

對於焦段而言我就將它簡單分為17-40、24-70、70-200

因為這三個焦段對我而言有想要上FF的打算所以我會朝向這個方向走,對我來說未來不想

一直留在X以1.6等效焦段的世界,也在等待合理、正常的全幅機身。

放在這個前提下以我手上的器材去填空,原來擁有的17-85KIT填去兩個位置先不要替換它,

於是這幾天入手小小白IS 這樣我的焦段就補齊了,搭配50 f1.8 幾乎所有題材都放的下去,

回到攝影的本質,就是光影的運用,你要太陽就來支閃燈,包你室內、室外燈光美氣氛佳

只可惜C家我負擔的起的只有7D有離閃,其他可能要買遙控引閃器,但也不貴啦,如此

我相信可發揮的題材應該包山包海了。

至於你說鏡頭這東西的等級有沒有差,我會說有但是要看是表現在什麼照片撥放平台上,

比如一樣的光線構圖拍攝條件,L鏡與它鏡,放在800X800 的無名上我想不一直看一直比

真的看不出來,多數在這種尺寸下會分高下多半是事後調控檔與風格構圖的差別

如果你是以原尺寸放flicker那細節解像發色就分的出來,放在dpp上也比的出來

所以就看你對畫質,細節等的要求,當然在鏡頭本身對耀光、色散...等本身的能力也有差

,但即便如此昰不昰有必要每顆鏡頭都上大三元我想17-40與16-35多半是在題材運用上的差別

比如說星芒這種題材,就其根本其實是感覺的問題,試想您多數的題材都運用尖尖的星芒我想

也會過於陳腔濫調,大光圈2.8或許可以增加快門,但我想多數人要的昰淺景深背景糊化,

還是一樣過多作品糊化也會膩,也許光圈8後面的世界更美麗,那4的恆定也許也很夠了

再糊也沒定焦1.4糊吧,你說二線性真的要看這麼科學嗎,現在機身的趨勢可用

iso我相信不會讓你達不到安全快門,我們還有腳架與閃燈啊這都是容易入手的器材呢。

至於小白或小白is與小小白is的差別那更是畫質、景深上的些微算計,重點是小白系列您扛的舒服嗎?

您出去拍照的氣力都要放在小白身上嗎?話說人參....也是有其他美好事物啊(茶)

小小白is 的表現果然不辜負它的評價,經過多方爬文這兩天入手這貴鬆鬆的鏡頭還沒後悔,

以後應該就是三元中的望遠大將

至於24-70這一段因為我認為目前的鏡頭沒有我想下手或許經過些等待,不過話說這焦段日常實用

性最高,但其實也可以用一顆等效焦距50mm的1.4光圈來代替兼顧畫質與便利性

對於定焦我的想法是畫質、便利可不使用閃燈、淺景深、人像、隨拍,所以我焦段選擇35mm以下

50mm有些遠說

如果出門我想就帶兩鏡遠變焦、定焦、一閃燈就可

最後推薦一本攝影觀念書 攝影師之眼 真的不錯

======================小小心得 謝謝收看=======================


狠角色0325 wrote:
16-35 VS 1...(恕刪)

小小白is小小白is小小白is小小白is小小白is小小白is小小白is小小白is小小白is小小白is
http://www.flickr.com/photos/never_house/
未取小小白 IS 品之,則若空入寶山,枉為 C 家人一場。
Stetho wrote:
未取小小白 IS 品...(恕刪)


好說好說~~哈哈
wmc0306 wrote:
小小白is小小白is...(恕刪)


是的~~~我收到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