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測試]canon 機身與後製消除雜訊分析

lcying.tw wrote:
可是色差雜訊抑制或其他的消除雜訊方式,則是由軟體自己判斷相片上的哪些點「疑似」雜訊,如果相片上的小細節很多,就有可能被當作雜訊通通抹掉了,而且雜訊抹越大細節就被犧牲越多


色差雜訊抑制不會抹除雜訊
他只會把紅綠色點變成黑白色點
這在前一陣子就討論過了~你可以翻翻看
色差雜訊抑制ISO越高效果越大
並不會像樓主說的效果不明顯

如果說是顆粒狀的話,亮域雜訊抑制的確可以把顆粒狀雜訊抹糊
但當你縮圖要加銳化,顆粒可能又跑出來了
這個部份大家可以斟酌

lcying.tw wrote:
長時間曝光消雜訊的作...(恕刪)


大大請問一下

意思是相機內建的長曝消除雜訊功能是在DPP中沒法做的?

那相機中的高ISO消除雜訊是等於DPP中的兩個消除雜訊中的那一項?

每次我用DPP的色差雜訊仰制都感覺沒什麼差別.

只有用亮域雜訊抑制這個才覺得有差. 但用了這個後細節或多或少會一起被抹掉.

台北/ Steve Lee
stevelee1203 wrote:
大大請問一下

意思是相機內建的長曝消除雜訊功能是在DPP中沒法做的?

那相機中的高ISO消除雜訊是等於DPP中的兩個消除雜訊中的那一項?...(恕刪)



長曝消除雜訊功能是只有在機身上才做得到的功能,和 DPP 完全無關,而且您不可能拿 DPP 拍照,所以 DPP 當然沒辦法做... 除非哪天長時間曝光變成會存成 2 個一組的 RAW 檔,這樣就能在 DPP 做了。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我會到LR裡面的色版把紅色抽離,或者降低他的飽和。
但是這個必須是非紅色主體的圖片曾能這樣做。
否則圖就會掛掉,之前拍螢火蟲誤用高ISO,長曝之後一塌糊塗,在背景已黑色居多的情形下,
我把紅色,紫色抽離與淡化,整體畫面就好蠻多的了。
請問各位版大,我有個矛盾的問題,我還是比較喜歡機身直出jpg抹除的效果,可是我又喜歡用raw套用風格、拉曲線等等再轉出jpg,但是每次如果都是拍raw+jpg比對的話,一張8gb的sd卡,可能拍不到幾張就很快滿了。

那請問一下要如何設定dpp亮域雜訊控制值及色差控制值,以及輸出的影像品質和解析度,才會和機身直出的jpg一樣呢?
znchan wrote:
那請問一下要如何設定dpp亮域雜訊控制值及色差控制值,以及輸出的影像品質和解析度,才會和機身直出的jpg一樣呢?...(恕刪)


用「Zoom BrowserEX」來轉,就會和機身直出 jpg 一致。

DPP 的設計理念和機身直出 JPG 的設計理念不同,DPP 是以細緻畫質為目標、機身直出 JPG 是以影像純淨為目標,追求的方向不同,也藉由這種方式讓使用者有更多選擇的自由,所以很難做到一致。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個人使用 DPP 是不開色差雜訊抑制
因為在高彩度影像上很容易將色彩飽和度拉低
照片看起來像是刷白的
尤其是在燈泡光源的環境底下特別明顯
做婚禮攝影這一行, 最怕的是覺得自己不行, 更可怕的是覺得自己很行
lcying.tw wrote:
用「Zoom BrowserEX」來轉,就會和機身直出 jpg 一致。
DPP 的設計理念和機身直出 JPG 的設計理念不同,DPP 是以細緻畫質為目標、機身直出 JPG 是以影像純淨為目標,追求的方向不同,也藉由這種方式讓使用者有更多選擇的自由,所以很難做到一致。


先感謝大大的告知,那小弟在請問大大一下,那假如要一樣的話,那用Zoom BrowserEX 輸出成jpg的
壓縮比有4個,請問要用那一個?

以及解析度是要調多少呢?

我的Zoom BrowserEX 版本是6.1.1,用預設的壓縮比用成2以及180dpi的話,還是差很多呢?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