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新訊】Canon EOS R3 開發消息公布!眼球對焦技術回來了!

assis1123 wrote:
另一點提及
過去眼控的機制應用在頂多十幾個對焦點的的AF-S 上


EOS 3是第一台裝載45點對焦的AF相機啊!

我慢慢覺得是因為嘗試新科技的原因命名為3,特別是因為這個眼控,其它新功能試好了再給R1。
T之歌 wrote:
1dx3比r3厚的又不是把手部份


你知道手掌握成一個C形,開口大和開口小,肌肉疲勞程度的差別?機身厚,你被迫要握一塊厚板,如果減薄,手掌更像握一根棍子,哪個好施力呢?
Allegheny wrote:
看這方塊機身的規劃

與其說是拿R3就足以應付A1
不如說是A1出來後,發現R1跟A1硬碰硬下場,面子上會掛不住
(估計就是這次官宣避而不提的畫素,猜的準不準嘛,就留給未來公布畫素來驗證)

所以乾脆把R1改名為R3
至於R1該怎樣規格,留給未來再另想辦法
當前先這樣撐一下

畢竟命名定輸贏
叫R1的下場:出全力還小輸,果然實力不如人
叫R3的效果:沒出全力還只有小輸,果然實力不見底


A: 不得了,不得了,罪大出了比a9更強的a1!
B: ...
A: 不得了,不得了,輪胎宣佈研發z9,我們也要爭取企業訂單,把計劃中的r1公佈吧
B: 你傻呀!怎麼可能直接使用,改次一級的形號,表示我們還會有r1!
A: 但這動作太明顯啦,還有這麼大個連體倉,很容易被人猜得到
B: 你找找,我們歷史上有沒有用2345命名的產品。。。對啦對啦,有台eos 3還有個眼控對焦,將這程序寫進r1上,改r3,名正言順,快快找工程司去處理,盡快公佈!
jenhoxen wrote:
你知道手掌握成一個C(恕刪)


把手開口你提指哪個部份?
而且單反只是鏡頭接口和軍艦部要做厚,其他部份都有做凹陷

即是以前的單反,握感也不好?因為都厚
T之歌 wrote:
把手開口你提指哪個部份?
而且單反只是鏡頭接口和軍艦部要做厚,其他部份都有做凹陷


不是[把手]開口,是你右手去握的時候,四個指頭和拇指形成"C"字的開口!

網路找的圖,勉強PS用一下


過去的旗艦單反無論Canon Nikon都太厚了,右手要死命撐開去抓,很累,但E-M1X就是剛剛好的尺寸,手指可以更輕鬆握、但又不用任何的屈就。另一樓有版友提到T90的手感,也是相同意思。

其實Nikon從D2→D3長大了一個碼位你知道嗎,D2我拿著還可以,D3以後就逃都來不及;而D800+手把,是比D4"纖細"的!所以,正面投影不代表實際全部大小。。。
jenhoxen wrote:
不是[把手]開口,是(恕刪)


你是說以前的全幅單反,把手部份太厚,四隻手指都不能內彎?
T之歌 wrote:
你是說以前的全幅單反(恕刪)


可以內彎,但是是在各指關節繃緊的狀態。

如果手把的深度要突出於機身3公分為"足夠",DSLR機身厚3公分、加手把就是6公分;而無反機身厚2公分、加手把是5公分;直徑5公分和6公分的圓,周長差很多吧?

和手把鄰接的機身部分薄一點、手指可以合攏一點,半休息狀態也能握牢,有利於長時間工作。
jenhoxen wrote:
可以內彎,但是是在各(恕刪)


你有確定的手把長度數據嗎?
手把突出3公分是必定的情況?
眼控對焦總算回來了!!!
T之歌 wrote:
你有確定的手把長度數據嗎?
手把突出3公分是必定的情況?


1. 3公分是舉例,我有寫[如果]。
2. 你的手指多長是固定的、彎起來那個C字形上半部弧度怎樣舒服,也是一定的,不符合可不可以抓?當然可以,就是不好施力不舒服而已。

說了那麼多,圖也畫了,你再不懂我也沒辦法。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