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Canon要被SONY追上了嗎?

Shai wrote:
因為小弟買了S社的相機,但還是想知道裡頭的缺點(非電子發色演色,各家有各家偏好不能算缺點吧!?)。以便朋友問起或諮詢時能給理性客觀的分析。


我不覺得 S 的相機本身有任何缺點。

事實上我認為 SONY 的相機是非常好的,自己也想買個一台來給家人玩(理由是我個人無法接受沒有小液晶螢幕的相機,算是怪癖),也認為他的機身防手震搭配生活常用的鏡頭,一來誠意十足,二來拍攝成功率也相當高。

目前 Sony 唯一的缺點,就是尚無高階機身,以及完整的鏡群,投身S家勢必在創作的範圍上會受到限制。

例如超長焦、連拍(生態攝影經常需要高速的連拍)等等,

因此,在S家產品線尚未補完前,我不是太建議入門者採用 S 系統,

因為我很多朋友器材演進的速度都很快,有的今年才剛買了 KIT 組,明年就已經入手 300mm F4 開始踩鳥點,有的是去年買了一機兩鏡,今年已經購入微距鏡頭拍蟲了。


而我不希望他們在發展自己的專門攝影領域上,會受到系統的限制。


當然如果是很清楚自己的拍攝範圍的人,選用 S 系統絕對不會有任何錯誤,畢竟 T* + Minolta + SONY 絕對會是一個品質的保證。

www.cycliving.com
yansson wrote:
c家鏡身馬達確實很快...(恕刪)


我只能感嘆,今非昔比。

在我使用 Pentax SLR 系統的年代。我認為 Canon 的 EOS 系統是很不成熟的東西,但是現在居然也變成一線廠商了。

當年的 MINOLTA 的機身我可是非常羨慕的,對焦系統跟機身的電子功能都相當強大,令人稱羨,但也是風水輪流轉啊 . . .
www.cycliving.com
對於鏡頭(應該說鏡片)的考量和技術小弟大概有個底。
沒辦法以前上課教的。

我以為S社的DC鏡頭不是自己做的。有聞,不可換鏡頭的相機因為和CCD的配合比較高,在特定焦段和光圈值下比一般鏡頭來的成像來的佳。

對小鏡頭可能很貴小弟也有聽過一些感應器因為要求進光波長的量很精準,小小的誤差可能影響感應後放大的數據,所以那些鏡片貴得嚇人可以買很多小白。
可供大家探討.
ASML Step-and-Scan system

有關大砲
目前這支大砲還沒有sony 接環也許要透過轉接才行



不過sony minolta 系統有一個500mm f8的輕量化反射鏡頭,這個好像別家沒有
我覺得應該不會,因為sony出的相機ccd都不是很好,而且sony的觸控螢幕不好用,很多人都說sony在賣牌子而已!!
Lanxlot5475 wrote:
真的新手選擇 SONY 的比較多嗎?


顯然為數不少喔!
Canon8年老手跳槽SONY +1

<內心話>
商人間的紅海廝殺
才是消費大眾的天堂啊!

我希望這一兩年以內
Canon/Nikon/SONY
會成為三強鼎立的局面
Lanxlot5475 wrote:
我只能感嘆,今非昔比...但也是風水輪流轉啊 . . .
(恕刪)


你倒是講到重點了
但也是風水輪流轉啊 . . . .....
meridian wrote:
DC跟DSLR的鏡頭只有大小的分別, 其他該有的都一樣
DSLR鏡頭有UD鏡片, USM, 多重鍍膜
DC也有啊 (S5IS鏡頭就強調有UD & USM)
別因為DC鏡頭小就看不起DC鏡頭
DC鏡頭要求的解像力比DSLR更高 (因為sensor小的緣故)
但為何DC機子含鏡頭可以賣那麼便宜, DSLR一顆鏡頭要好幾萬?


那個鏡片的大小,影響了很多事情。

第一個影響的就是片幅,而偏偏片幅又決定了畫質(這不是數位時代才有的,從底片時代,片幅就一直是影響畫質的變數之一),所以這也是 DC 跟 APSC/135mm DSLR 的決定性差異。

所以說起來 DC 跟 DSLR 的確只有鏡頭大小的分別,但是這個大小的分別卻是相當大的分別。

DC 的強項不是 DSLR 可以比的,沒有必要小看 DC。
www.cycliving.com
Wiiroro wrote:
你倒是講到重點了但也...(恕刪)


所以世事難料,大家喝茶聊天就好。

提醒許多大大,不必要往心裡去,也犯不著動肝火。

很多人都說過。競爭下受益的是消費者,所以樂觀其成。

現階段的 SONY 來勢洶洶,單價低到我都想要買一台來玩玩,或許能成為一個好用的次系統(前提是先給我一片小的 LCD ...),因為小弟的主攻是飛羽,所以目前 SONY 還不能成為我使用的主系統(反而O記可以考慮)。

這次 CANON 40D 的單價會跌的如此快,相信也是受到 SONY 的壓力,所以我覺得這是好事~~
www.cycliving.com
Lanxlot5475 wrote:
我不覺得 S 的相機...(恕刪)


可能和大大們打鳥有關吧!的確如果要打鳥甚麼的,結果系統後面可配合的與相機可提供的差距在時,是個遺憾。
有話是有錢想買,買不到最可悲。

可惜S社的DC在可以高支配上的機種好像被T系列所帶來的族群打下了。

看到大大去打鳥的照片有個疑問,鏡頭和機身都有隱身術加持,可是人好像顯得非常突兀(聊天與腳架聳立),鳥類的眼睛不是會看到人的一些反射波長如指甲和頭髮。會影響打鳥嗎?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