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Canon要被SONY追上了嗎?

AlexHsu wrote:
卻因 1992年美國原創 AF 系統設計公司 Honeywell與長達7年之久的AF專利之爭,Minolta 敗訴需判賠 1.27億美元...(恕刪)


請問這個Honeywell是做空氣清靜機的那個Honeywell嗎? 謝謝.
gam wrote:
到了數位時代
電子技術的實力遠比光學實力重要



唉....

電子技術再強也無法彌補光學上先天的不足的,請多做做功課。
www.cycliving.com
ODDIE wrote:
請問一下當時mino...(恕刪)

當時在minolta敗訴之後
nikon也付了45 million(應該是美金無誤)給Honeywell
洗積分洗到被砍光了吧 哈
前面幾頁戰的很兇喔!嚇到小弟了。

小弟好奇的是,S家的電子研發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大家批他光學技術差,雖然是新打進DSLR的廠商(掛Sony),但只少他的"光學"不是從頭開始吧!?

雖然在光學鏡頭上處於挨打的地位,不過小弟覺得真正被打的地方是商業行為。

好比說現在市占率只有6%未來推陳出新,先拉攏新進客群(沒鏡頭群包袱的)提高市占率後,即便推出了一系列AXXX-AXXXX性能都不輸CN家的同等級機子,但那些擁有一堆鏡頭的高階玩家就算後來可以接受S家的產品,頂多也是雙系統去玩不太會出清轉系統(全轉系統算是少數群)。這樣一來只是提升市占率和名氣與被接受度,可能從6%進步到10%或是更多(CN家的好鏡頭不會因為新機子就變差)

小弟身邊的玩家都是新進族群,各家的系統都有人在玩,多少會討論怎麼想買這台相機之類的話題。常聽到一句話就是:SONY以前又沒做單眼算是做電子贏別人的,怎麼想都不會考慮S家的系統。做DC又不是真正的相機
這些話常在日本台灣聽到,不過歐美的朋友比較傾向誰未來可觀就玩誰(對他們說都是日本來的)

又有一個問題了。請問S家的DC鏡頭不是自己做的嗎?那個不算光學的一部分嗎?還是DC和DSLR在鏡頭上有天攘之別呢?

不過說要五年應該頂多打到12%的市占率吧!看不太出來C家會輸,頂多大餅吃少一點。
這樣鬥下去,未來搞不好會甚麼技術平臺大突破,SC家的激進人士有甚麼好爭的!
PS:C家的大大好像鏡頭都玩很兇,喜歡拿鏡頭群來打別人。有錢真好(最後一句討筆戰 快閃)

以下可忽略
===============================================

講一下小弟買相機的選擇心態大大們參考一下。
第一:我算是沒鏡頭包袱(其實有但是N家的系統對小弟不上手)
第二:預算上機身只能考慮低階的,在低階上這幾家其實真實差異不太大。從A100 PK 400D我選擇後者,到真的做足了功課後a300 PK 450D我選前者。
第三:雖然鏡頭上C家的二手很活躍,但是就是會怕怕的(不懂鏡頭怎麼看使用後的好壞)
做了未來會考慮鏡頭後,兩家其實差不多。沒錢你會上的也就那幾顆C家的優勢消失了。
第四:小弟拍人的機會不到一半,拍小動物、生態自然比較多,這時A300的翻轉LCD加了不少分。
第五:450d優勢的高ISO雜訊在我的看法不是很重要,除非差別大(受到一個大師一句話的影響:雜訊雖然是個詬病,但不要因為它犧牲了你的構圖與第一手機會)所以兩者的在800時都堪用,平手。
第六:防手震在拍生態天氣真的好用,但如前面講的沒錢買C家的防手震鏡頭,這點又只好選A300
第七:如果A300和450D的LV都沒有,那小弟還是會好好考慮450D,但偏偏450D的LV在加入考慮後感覺鳥鳥的(希望出個4X0D沒LV但觀景窗提升的~)

所以小弟選擇了大家講的不怎樣的S社作為系統的第一環。

其實小弟的朋友現在也在考慮G9和單眼,我也誠心的推薦他450D的優點後他也打算跳入這個錢坑。他問我推薦450D但自己買A300怎麼回事,我說因為你心目中本身又提到C家是理想品牌,又機子本身缺點不算多。
但他聽到我因為拍生態自然而選擇A300後,也考慮了S社。

現在變成我拿到相機後要約人拿CNS入門機給他自己PK。
為什麼小弟不考慮N家是因為小弟擁有過CNS的DC,就N家的不上手又對焦、快門釋放不喜歡。然後借人N家的DSLR想說家中也有N家的SLR應該和DC不一樣,但還是不上手。
對小弟來說S家的上手度真的很高(替S家說個好話,真的不是S家的人在自己吹噓),與C家的蠻像卻更容易上手,N家不太直覺玩過D40X、D200(果然N家的大大都推薦中階機,有差)。就好比小弟家中都是拿M牌的手機但是小弟用起來就是不好用。

如果像小弟一樣先玩400D的大大去玩A系列就會懂那個上手度是新手殺手。
真的新手選擇 SONY 的比較多嗎?

以目前看到發文詢問的頻率看,似乎 CN 家仍舊吃香。

SONY 並不是做什麼都成功,也有過賠錢買公司的經驗。

目前雖然表面上挾美樂達 + 菜頭的優勢,似乎前景看好。

但是到最後到底能不能跟 N 家強勢的測光系統,C家快速的追焦能力比拼呢?

機身機械能力也是很大的考驗,連拍的速度,CCD的壽命,在在都是考驗 SONY 的重重關卡,因此我認為現在說他可以追上 CANON/SONY 還言之過早。

最少在帳面上,光是機身的性能數據、種類,鏡頭的數量、齊備度,目前都還沒有追上CN家。

因此,要說追上,我認為任何一家都有可能追上,SONY當然很有潛力,但是現在看不出會是誰。

這是我對這個標題下的結論。




www.cycliving.com
aplay wrote:
請問這個Honeywell是做空氣清靜機的那個Honeywell嗎? 謝謝.

沒錯,就是這個Honeywell,我家也有一臺Honeywell的空氣清靜機,
Honeywell是一家國際性的大公司,產品線極廣....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Lanxlot5475 wrote:
唉....電子技術再...(恕刪)


可以請大大講解那個光學不足在哪?S家的光學真的算是"從頭"研發嗎?
不是要大大筆戰喔!小弟真的想知道大家說的S社光學差是有甚麼瓶頸。
小弟懂一點汽車引擎的觀念,可以用類似這樣解說嗎?

小弟不懂的地方是,從電子時代後科技的優勢很難不變,也就是入門是個件事但開始後除了小廠研發礙於資經,大廠間的差距應該不像以前可以確保領先幾年這樣,在研發和資金S社應該不是問題。
那關鍵是甚麼?與美利達有關嗎?不過如果和美利達有關,據小弟以前在日本雜誌上解析各大廠的優勢,好像有提到光學獨立研發和技術,他們是給予5顆星也就是還比C家多半顆。(沒資料只能憑記憶,裡面講了很多記不得優勢塊在哪?)
又請問一下DC光學的差異與DSLR的差異在哪?S家的DC光學算不算有踏進光學領域。
或有網頁之類的文章嗎?

因為小弟買了S社的相機,但還是想知道裡頭的缺點(非電子發色演色,各家有各家偏好不能算缺點吧!?)。以便朋友問起或諮詢時能給理性客觀的分析。因為小弟的朋友小弟的勸敗下想買450d但是每每只能堆給他網頁和討論頁。如果只有預算購入副廠的鏡頭,那光學優勢不就講好玩了。
Lanxlot5475 wrote:
但是到最後到底能不能跟 N 家強勢的測光系統,C家快速的追焦能力比拼呢?...(恕刪)


c家鏡身馬達確實很快,但測光和閃燈系統不是minolta強項嗎?

以前我們用哈蘇、45機,幾乎人手1隻minolta測光表....
Shai wrote:
可以請大大講解那個光...(恕刪)


你過度解讀了我的意思了。

我的意思是光靠SONY的電子技術是不足以彌補本身在光學上的不足。

當然現在有美樂達的技術,有了個底。

那為什麼還需要蔡斯?

簡單的說。因為美樂達元氣大傷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投注在鏡頭機身研發的經費沒辦法跟 CN 家一樣高,因此 美樂達 在還沒被SONY 併購前,他的產品在市場上真的是弱勢,而且當時的弱勢可不只是行銷而已。

在這個產品研發很可能已經落後的情況下,想要重振聲勢,需要蔡斯的加持。

可是目前蔡斯並不隸屬於 SONY ,因此蔡斯到底會釋放多少光學技術給SONY還很有待觀察。

那麼,現在這個組合,有誰能說是萬無一失的呢?
www.cycliving.com
DC跟DSLR的鏡頭只有大小的分別, 其他該有的都一樣
DSLR鏡頭有UD鏡片, USM, 多重鍍膜
DC也有啊 (S5IS鏡頭就強調有UD & USM)
別因為DC鏡頭小就看不起DC鏡頭
DC鏡頭要求的解像力比DSLR更高 (因為sensor小的緣故)
但為何DC機子含鏡頭可以賣那麼便宜, DSLR一顆鏡頭要好幾萬?
因為鏡片大還要維持同等低缺陷的難度更高啊 (這句話不代表畫質更好喔)
世界上最貴的鏡頭大概是曝光機(scanner)用的吧
比起這種鏡頭, 各家的大砲的size還算是小的
但曝光機從stepper演進成scanner也證明把鏡片做的更大以增大field size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