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

afon的的佳記日記------再續前文之上高地(2020年11月10日更新)



近賞棕背

澳門唯一的賞水鳥的聖地---渠口,經鳥友及有關方面的合作,約兩年前

在這裡搭建了個簡單的但有偽裝帳的棚。然而,由於河底隧道工程,使

這裡的泥灘推出了幾乎有百米距離。因此,從前的鏡頭頓時威力大減。

基於多種原因,一直都只用1.4X增距鏡,但現在鳥都停在遠遠的,無奈

之下,唯有開始使用2X。




01.偽裝帳外約10米處的樹幹是個很好的「熱點」,這天一隻棕背伯勞

停下表演了很久。




02.可惜當時已接了2X,若臨時更換會費時失事,而且最怕是嚇跑牠。




03.因此,只能硬著頭皮拍下去。540接了2X,焦距是1000mm,但最大

光圈變成f/8。佳記的坑爹設定,就只有中心點能自動對焦。我要先對焦

後取景拍攝,幾張都是原相大小。




04.天朗氣清下的棕背更能展露一派小猛禽的英姿。




05.潮退後,鳥一般都只會停在泥灘上覓食,不過這隻蒼鷺所在距離已

接近80米。




06.從前喜鵲所站的亂石堆已屬鳥友鏡頭的「極限」,而現在牠身後的

泥灘才是眾鳥覓食之處。

棕背伯勞Long-tailed Shrike,學名Lanius schach,屬澳門留鳥,分類為

雀形目>伯勞科>伯勞屬;喜鵲Eurasian Magpie,學名Pica pica,屬澳門

留鳥,分類為雀形目>鴉科>樹鵲屬;蒼鷺Grey Heron,學名

Ardea cinerea,屬澳門冬候鳥,分類為鵜形目>鷺科>鷺屬。

一般雀鳥都怕人,但若披上偽裝,您甚至可與牠接近到3、4米。因此,

使用偽裝,既可拍得較佳的照片,又可盡量避免驚擾雀鳥,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wrote:
近賞棕背
澳門唯一的...(恕刪)

哇!真是漂亮~
500 + 2X,雖只有中央對焦點可用,但這細節還是威力不減,一個字”猛“。
看來增距鏡還是比較適合用在大砲上。

先前一位友人買了它廠的3X增距鏡接他的sigma120-400那管,
用了一次就丟在旁邊發霉了!看來成像可能不滿意吧!
所以說近距離是鳥攝最好的器材,呵呵。

照片效果不錯,但拍攝時候常出現迷焦情況。大晴天還好點,光線不足時

卡頓更明顯。不過,使用前早已心裡有數。

敬告有意入手2x接f/4光圈鏡頭的影友,對焦要加倍耐心。

afon

jones691122 wrote:
哇!真是漂亮~500...(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不過還是恭喜您入手這樣好東西
有時無法接近時,增距鏡是很好用的東西。

我曾測試過,同樣428 is ii 鏡頭,掛兩倍增距鏡,
1D4 和 1D-X 比較上,1D-X 對焦速度還是快些。

可見上增距鏡,機身和鏡身都是會影響到的。
您的 328 is ii,掛兩倍增距鏡,肯定也是可以得到不錯的效果。
而且也可實現多點對焦。
也曾接過328,雖然可多點對焦,但迷焦情況還偶會出現。

理應如此,328+2x=600mm,若沒有點問題,人家那支640還能賣嗎,呵呵。

afon

jones691122 wrote:
不過還是恭喜您入手...(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烈日下訪小PT

夏日炎炎正好眠,呵呵!(希望不會為影友們作了個不良示範)

已有很久沒有外拍。收到鳥訊說有小鷿鷈背著xx,上週終於下定決心,

帶備重武器來到離島翠湖。由於翠湖僅有少量地方可供拍攝,又因

上午湖水反光嚴重影響效果,所以只能在最熱的下午拍攝。




01.事前忘記向鳥神祈求,等了差不多一個小時都只有滿湖蓮花,加上

沒燒蚊香,只能忙過不停地打蚊子。忽然,大老遠處有情況出現,一隻

羽色相像的「神行太保」現身了。




02.事後檢視一下,原來是隻同是超怕人的白胸苦惡鳥。




03.預定撤退時間到了,再不走就會碰上下班大堵車。正當連那條長快裝板

也拆下後,突然聽到旁邊的鳥友說「出現了」。抬頭一看,果然是小PT。




04.唯有手持拍攝,機鏡總重超過7k,拍了幾張不太滿意,就趁著牠

潛水而失去蹤影之際離開現場。

白胸苦惡鳥White-breasted Waterhen,學名Amaurornis phoenicurus

屬澳門留鳥,分類為鶴形目>秧雞科>秧雞屬。

小鷿鷈Little Grebe,學名Tachybaptus ruficollis,屬澳門留鳥,分類為

鷿鷈目>鷿鷈屬。

外拍時可自備飲用水,盡量少買瓶裝或盒裝水/飲料,既省錢又環保,

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泥腿漢(黑水雞外觀無雌雄差異,故一律視為「漢」吧)

黑水雞在澳門屬留鳥。黑水雞雖趾間無蹼,但也能在近岸游泳。

澳門絕大部分的黑水雞分活在離島岸邊的濕地,也有少量在

葡韻的翠湖。




01.在濕地上生活,覓食全在泥灘上進行,涉泥後雙腿也變黑了。留意

右邊一隻的尾巴。




02.黑水雞在靜止時,尾巴是向上翹的。




03.雖外觀無雌雄差異,但未成鳥羽色較淺。雀鳥洗澡時是最忘形的,

右邊那隻就連舌頭也吐了出來。




04.黑水雞也稱紅冠水雞,成鳥額甲是紅的。這隻未成鳥除了羽色較淺

之外,就連額甲也只是褐色的。




05.同場有另一隻,這隻羽色較深,體形也較大,但額甲只是淺紅。

按照領域劃分,這隻可能是上一隻的不同胎次的兄姐吧。




06.黑水雞應無法捕食魚蝦,所以只會啄食泥中的軟體動物,甚至曾見過

啄食停在石縫的小飛蟲。




07.這張可清楚看到牠額甲的顏色。




08.另一次拍到一隻成鳥,不過拍攝時間是冬季,額甲的紅色仍未至

亮麗奪目。

黑水雞Common Moorhen,學名Gallinula chloropus,分類為:鶴形目>

秧雞科>水雞屬。

雀鳥需要樹木才能生存,所以在下次外拍時,愛惜身旁的植物。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大師級的作品真的是嘆為觀止.....打牌好幾年也達不了這境界XD
afon wrote:
近賞棕背澳門唯一的...(恕刪)
過譽了,只望娛己娛人而已。

多謝瀏覽。

afon

秋風起風秋 wrote:
大師級的作品真的是...(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絕頂輕功

上次貼了生活在泥灘的黑水雞,這次的是在翠湖的。由於不用在泥灘上

走動,所以翠湖的黑水雞外觀都十分整潔,絕不會出現滿腿黑泥的情況。




01.加上還是處於繁殖期,黑水雞不單乾淨,而且羽色亮麗,額甲變得血紅,

留意大腿沒羽毛處有圈紅色。




02.秧雞科的涉禽都有長腿及長長的腳趾,方便在水生植物上走動。




03.這些涉禽不擅飛行,但卻能踏著葉片快速奔行。




04.就像練了武俠小說中的絕頂輕功似的。

黑水雞Common Moorhen,學名Gallinula chloropus,在澳門屬留鳥,分類為:

鶴形目>秧雞科>水雞屬

〝節能減排〞已是個共識的環保議題,下次外拍時,試試與鳥友分享共乘一部車。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 17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