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有/無含鉛鏡頭,成像差在哪?請放個毒照來看看...


文包 wrote:
就算鏡片組成一樣. ...(恕刪)

文大說的真是中肯 搞不懂為什麼有人會覺得以前老鏡製造技術優於現在
迷失於老鏡比較好 發色好的圈圈裡 當然有些人不是在迷思這點
而是認為 自己說出老鏡發色優 就是一種專業的象徵 從這篇文章中很多回覆就知道了
就是說出不差異在那 只會嘴上掛老鏡發色好 如果真的比較好 為何沒人願意分享
兩著之間的色澤差異??其是大家看到的都是一樣吧!色彩上並沒有差異
只是人家說好 你就跟著人家起鬨著說好 好像沒跟著說好 就是不專業
腦袋阿~~~~
就跟喝茶一樣,常喝茶的人對茶葉產季日照甚至師父工法都相當敏感,對不懂的人來說味道都是一樣甚至還會笑買一斤數萬茶葉的人是傻子,加奶精和糖後全是奶茶紅茶

文包 wrote:
而且這些微的差異. 在RAW/暗房後端處理上. 很輕易就能蓋過



每次看文章,總有一堆人說..."後製一下,就解決了"...

我覺得,好的器材之所以貴,應該就是一拍就能得到想要的畫面跟感覺

這種快感,真的不是躲在電腦後面,拉拉曲線可以比擬的!
iichun wrote:
每次看文章,總有一堆人說..."後置一下,就解決了"...

我覺得,好的器材之所以貴,應該就是一拍就能得到想要的畫面跟感覺

這種快感,真的不是躲在電腦後面,拉拉曲線可以比擬的!


個人只是強調一個道理

對於影像階調和色彩表現. 後端處理(RAW或暗房放像)的影響. 大於/甚至遠大於前端鏡頭機身拍攝
這道理不論是銀鹽或數位都一樣
-

狂人神攝 wrote:
文大說的真是中肯 搞不懂為什麼有人會覺得以前老鏡製造技術優於現在
迷失於老鏡比較好 發色好的圈圈裡 當然有些人不是在迷思這點
而是認為 自己說出老鏡發色優 就是一種專業的象徵 從這篇文章中很多回覆就知道了
就是說出不差異在那 只會嘴上掛老鏡發色好 如果真的比較好 為何沒人願意分享


其實我很認同老鏡有獨特味道這一點. 中間階調豐富也確實是看得見的差異

只是不認同把這些差異和特色用一句話"含鉛鏡頭"蓋括之
因為變因太多了


我還見過以此衍生出很多扭曲或誤解
就不多提


Sony有一隻也以階調柔順為特長的鏡頭. 就是35/1.4G
但在這數位時代
一隻四五萬的頂級大光圈鏡頭. 光圈要縮三格才達到一般所謂"可用光圈"的解析力
我想能接受這點的人應該不多

這就是為什麼現代鏡頭會傾向高對比高解析的緣故吧
文包 wrote:
其實我很認同老鏡有獨...(恕刪)

老鏡到底有沒有含鉛我也不清楚,35mm焦段的老鏡出了百百款,還沒玩過一輪就說弱太過武斷
我有支很老跟八枚玉同期的e48 summicrom-r35,調性很豐富光圈全開就能用了,就是抗耀光不太行
contax35/1.4 elmarit-r35 解析力都很高,銳利度並不輸現代鏡
deki wrote:
老鏡到底有沒有含鉛我也不清楚,35mm焦段的老鏡出了百百款,還沒玩過一輪就說弱太過武斷
我有支很老跟八枚玉同期的e48 summicrom-r35,調性很豐富光圈全開就能用了


原則上
對比和解析力是相對的存在
當然鏡頭本身價格定位高到一個程度以上. 像電影鏡. 也可以兩邊都作得很漂亮

每個人"可用"的標準各自不同. 自己覺得好就是好的
kent406406 wrote:
個人僅提供之前使用一些鏡頭的心得

目前手上可以比較的只有 28-70 與 24-70

之前比對過 135L 85L 35L 新舊鏡... 的確發現進光量與暗角有些許不同


至於你說的.. 找同一顆鏡頭...新舊鏡來比較

我不想要如此麻煩...去借鏡頭來證實給大家看

信者橫信 不信者橫不信

我只提供經驗分享



Kent大大雖然是大師級,但你做的結論還是要有可靠的依據吧?

你的例圖只能證明28-70L和24-70L之間成像的不同. 但這兩者鏡頭不同點實在是太多了, 你如何證明只有含鉛不含鉛這一個單一因素決定一切?

就像一個姓陳的做出這些事來, 另一個姓李的做出完全不同的事來, 你不能在查明各項事實以前, 就說他們做出不同的事, 只因他們有不同的姓的關係, 完全不理睬其他的因素.

如果這種沒有詳加測試就說信者恆信, 不信者恆不信, 那只能說這是迷信!
Monte920 wrote:
Kent大大雖然是大師級,但你做的結論還是要有可靠的依據吧?

你的例圖只能證明28-70L和24-70L之間成像的不同. 但這兩者鏡頭不同點實在是太多了, 你如何證明只有含鉛不含鉛這一個單一因素決定一切?

就像一個姓陳的做出這些事來, 另一個姓李的做出完全不同的事來, 你不能在查明各項事實以前, 就說他們做出不同的事, 只因他們有不同的姓的關係, 完全不理睬其他的因素.

如果這種沒有詳加測試就說信者恆信, 不信者恆不信, 那只能說這是迷信!



--------------------------------------

我不是大師級..

只是攝影工人

--------------------------------------

我已經講的很清楚了

之前我有比對過...實際用過

85L 135L 35L

UU年份以前的含鉛老鏡 與 UU 年份以後的新鏡頭


85L 新舊比較

135L 新舊比較

35L 新舊比較


新鏡... 暗角比較明顯... 反差比較大... 暗部細節比較少一點點

老鏡... 暗角比較輕微....反差比較小.... 暗部細節比較多(因為暗部不會黑黑一沱)..比較通透明亮


因為大光圈定焦鏡...鏡片較少進光量比較大.. 所以以上的差異較輕微.. 要認真比對才能看出差異

如果是變焦鏡.... 光圈較小.. 鏡片較多... 以上述說的差異會比較明顯看出


我擁有過4支 24-70L

前三隻都是 UU以前的老鏡

現在這隻是UV新鏡

心得是.... 現在這隻UV鏡... 與以前3支比較起來

暗角比較明顯... 最大的差異是..反差較大... 暗部細節較少.. 因為暗部較黑


為何會留現在這隻 UV 24-70L

因為只有它兩端是準的.... 至於暗角與暗部細節靠RAW後製調整就好

畢竟對焦準比較重要....剩下靠後製






顏色部分我沒講過... 因為每個人觀點都不同

個人認為...新鏡的顏色稍微濃豔一點點...數位感較重一點點



此外... 新款機身(好像是5D2開始)

機身內都有兩個預設功能

1. 周邊亮度校正 - 除暗角

2. 自動亮度優化(忘記5D2是否有此功能) - 可以減少過大反差..增加暗部細節


這兩個都是預設值開啟的


所以新機款裝上新舊鏡... 其實也感受不出暗角與反差較大的問題

因此新舊鏡的差異就不明顯了...應該說根本就看不出來


請看第17樓的比對
http://www.ldsclub.net/forum/viewthread.php?tid=25460&extra=page%3D3&page=2




我都是用老機身..沒有此功能... 所以暗角變大 反差變大

很明顯就可以看出



討論此問題

如果是老機身用家與新機身用家一起討論

應該就是雞同鴨講...

老機身用家說..我看到暗角變得比較明顯

新機身用家說... 哪來的暗角... 我從來沒看過什麼是暗角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

我不可能為了要取信於你或大家


特地去借這些鏡頭來拍比較圖...




所以我才會說..個人心得分享

信不信由你



或是講委婉一點


個人心得分享....僅供參考


這種含鉛與不含鉛的差異

根本是小題大做... 因為靠raw檔後製..都可以把差異降低(暗角 顏色 暗部的層次.)



看的出有差異的人...在乎此差異的人 就會認為這點很重要

覺得沒差異的人...不在乎差異的人... 就會認為這點不重要


所以

難道一定要二分法呢? 答案只能二選一嗎?



到底含鉛與不含鉛...有沒有很大差異!!



何不尊重... 覺得有差異用家的看法


也要尊重...覺得沒有什麼差異用家的看法


因為每個人的需求與標準都不同



所以不必要在網路上... 爭的你死我活...


一定要爭論出哪一邊才是對


沒意義的啦!!


純粹個人經驗分享... 我不想再多說了

就這樣

小弟先告退

文包 wrote:
原則上
對比和解析力是相對的存在
當然鏡頭本身價格定位高到一個程度以上. 像電影鏡. 也可以兩邊都作得很漂亮

每個人"可用"的標準各自不同. 自己覺得好就是好的


大師應該是在暗喻小弟標準低自我感覺良好
小弟的劣作 http://www.flickr.com/photos/jiapey/

沒您行,小的先告退一步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