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Canon終於推出新機了 400D

兩隻新鏡都沒有想像中的重
50 1.2 580g
小小白IS加了IS後體積沒有加大
最大径×長一樣是 76×172mm
口徑一樣式 67mm
重量多了55g 為760g
elepi wrote:
不過一顆好鏡頭好好保養的話
用上個十來年也不奇怪
還可同時提供給數台不同需求的機身使用
最重要的
它的畫質不會有明顯降低的情形

但機身一般會使用多久呢?
一般人可能使用個兩、三年就會想換新
畢竟電子技術進步速度遠比光學技術快多了...
購買防手震鏡頭的費用當然是會比較高
不過所投入的成本相對上應該是沒帳面上那麼嚇人就是了~
...(恕刪)


IS鏡可以用很久..姑且說20年好了
防手震的相機遲早要換...所以成本相對上應該是沒帳面上那麼嚇人?
難道用IS鏡都不用換機身嗎?
不然這樣算成本怪怪的
這樣說好了
假設canon出了有防手震的相機..姑且叫400D-IS比400D貴$5000。
(PS:現階段A100、K100D其實價錢跟350D差不多)
只考慮一機一鏡,大家要選擇
小白配400D-IS
還是小白IS配400D?
一機多鏡的經濟效益不用我多說明了吧

superhbin wrote:
鏡頭是比較好得投資的話.. 那 M42 老鏡掛在防手震機身瞬間昇級的感覺..
另外鏡頭IS只有一家可選..別無分號.. 機身防手震選副廠鏡頭照樣防手震..
哪個對消費者有益.. 那個對商家有益.. 誰勝誰負一清二楚.......(恕刪)

關於m42老鏡用在α100上是不是也能達到防手震效果,這點我不清楚
就小鴨大所說,似乎「目前」是辦不到的
如果怪醫大有空的話,不知道能不能測一下

另外小小提一點,小虫比較不喜歡用誰勝誰負來形容這種狀況
應該是說,老鏡上AS/SSS/SR的機身後,容易取得焦點清晰的照片
若以高或低來比較,頂多就是「拍照成功率高一點」
如果要引申為「夜拍或望遠機能強一點」也是可以,不過聽起來就是怪怪的不是嗎?

poyu2303 wrote:
IS鏡可以用很久.....(恕刪)

您這個算法比較接近正確的情形
小虫的NIKON好友也是以「鏡頭用比較久」,「機身易跌價」來計算VR所帶來的恩惠
不過,同時擁有D70..D2X..的他(還沒算老婆的D50)
似乎宣揚投資VR比投資AS來得便宜有點沒說服力(事實上也不應該這樣計算啦)

就身為M家的小晚輩,小虫感到擁有AS是幸福的
比起防手震,小虫目前更希望的是能以和IS/VR一樣的價錢
購買到全面化、低價化的HSS啦 >"<(是SSM,HSS是不對的哦
小小白 IS的日幣售價158000日圓,
換算今天的台幣匯率要44000台幣
加個IS加了這麼多小朋友
Lost in Lens http://blog.yam.com/buena009 FB/ivan.liu.39
手札上面還多了一句"鏡頭組價格約三萬"

該不會又是加18-55.......
poyu2303 wrote:
難道用IS鏡都不用換機身嗎?.....(恕刪)

在現有狀況下
C家及N家換機身不必多付防功振功能的費用是事實吧?
(雖然在鏡頭上被撈了更多...)

您所指的是未來式
誰能確定呢?
https://www.facebook.com/elepi.joe
以一個外行人的眼光來看,C 和N 家已經靠鏡頭賺太多了,尤其是 IS....

如果Canon 出了機身防手震的話,那些買IS鏡的人會不會覺得很冤呢 ?
如果Canon 的機身防手震效果不好,如何吸引初階的使用者呢 ?

愈來愈精彩 !
此故彼,有無生滅
earl258 wrote:
<這樣機身不貴...
要搞一套防手震18-200 的焦段不知道花上多少小朋友!
哪一疊小朋友疊起來打人都會痛了

就17-85 USM IS + 70-200 IS的價錢囉~
以水貨計的話,16,800 + 40,000 ≒ 56,800
嗯,相當機一整套30D Kit的價錢
可惜17-85沒有紅圈圈啊~
Canon EOS 30D + 17-85 IS, 10-22, 55-250 IS, Tamron 18-270 VC, 135 F2L, S 30mm F1
唉唉~我個人覺得機身的質感沒有比350D好一點實在是可惜,多個像D50的假蒙皮質感也好....
實在覺得那個很好握。

而且它那麼小的機身..放那個2.5吋螢幕,讓其他所有按鈕看起來超擠的....感覺使用起來會礙手礙腳的。以上純屬個人觀感...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