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Canon EOS R 搶先體驗!同場加映 RF 24-105mm f/4L IS USM 及多顆鏡頭試玩!

其實來來去去都是一個問題!是價格問題!吐糟R規格不好........

其實我都覺得Canon太少看這些支持它的粉絲了!

Canon只要出一部有雙咭,IBIS,全幅4K,賣12萬也有人會買!

但你們想深一層,這類人有幾多? 佔市場幾多百份幾?真的會有很多人為了以上的規格去衝嗎?

我敢肯定這類人不足10%!那另外90%都是看價格買的!

好明顯現在的佳能應該會繼續EOS M的策略用低價搶客人,先穩定市場佔有率!之前EOS M已經相當成功!
d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
說到M5害我想到一個問題要問!! 電子觀景窗的色偏問題有無改善?! 每個M5共同通病就是這一點!!
看到z7的定價 R的定價策略算不錯吧
cloud016 wrote:
看到z7的定價 R的...(恕刪)

EOS R是要跟Z6比吧
機身輕巧,鏡頭變大?這樣無反的優勢是?

完生 wrote:
這台真的好輕巧呀!...(恕刪)
swing100 wrote:
機身輕巧,鏡頭變大?...(恕刪)

沒錯啊!
鏡頭要大大才顯得專業
機身要輕巧才算是微單
加起來就是專業微單

有無反AF全幅可換鏡頭的廠商
大家都一樣啦
機身相對輕巧
鏡頭一定有大大重重的

但是也有輕巧鏡頭阿
有大有小,可專業可輕巧,變化多端
aston wrote:...如果有人還在執著這個部分,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自身也是用過各家系統,

也對5D3 VS 5D4 & 1DX VS 1DX2的感光元件(高ISO與動態範圍)表現,很了解...

獨漏解析度,很了解?5DS我也入手用了兩丶三年,50MP,46MP,42MP,30MP,20MP,18MP,
都一樣!?還有連拍速度呢?喔!原來跟自家前代比,有進步就是進步了,其他家都當沒看見,

這樣即使愚笨如我也可以了解了,謝謝!
aston wrote:...我覺得既然R系列目前不符合需求,就直接去買符合需求的相機...

除了慢走不送之外能否有點新意!?因為C家沒有出足以媲美A7R與D800系列的機身,
所以當初是有點不得已的情況下入了A7R,以及後來的A7R2,還有現在的A7R3;N家止步
於D800,C家止步於5D3,1DX,5DS,這些是手上現役的,沒入手或已出掉的不算;

不過目前手上的C家鏡頭群最多最完整,從FD開始累積到現在,是習慣也是包袱,
所以一路用下來的機身如過江之鯽,都是拿來配合鏡頭使用的;

80D以後的APS-C機身我入也了三台,EOS M5,77D,G1XM3,規格列表大家都看得到,
詳細評測或大站評分也是垂手可得的公開資訊,所以用避重就輕的方式含糊帶過似乎
有失水準,眾所週知的事實等於就是常識了,上述三台機身比規格大致都輸,但看在鏡頭
群與習慣的份上,願意退而求其次將就一下照樣花錢入手,這幾年以來無不抱持如此心態,
“只要別落後太多就好”,但對於5D,1D,7D系列的機身...很難用這個標準去看待,畢竟又沒
賣得比較便宜,憑什麼,更何況專業要求本來就是另一回事!

我承認對EOS R是有相當期待,因為多年以來一直在等待C家好鏡可以回歸原廠卡口,
但我期待真的沒有多高,大概像EOS M5 vs A6300那樣的差距就好,勝過或持平根本不
敢想,”別落後太多就好”...有嗎!?

在這有人為酸而酸,有人為戰而戰,而我只是個再次大失所望的笨蛋用戶!

若有打擾到各位,請包涵,自知之明我有,就自行告退不掃大家的興了.
johnykw wrote:...但你們想深一層,這類人有幾多? 佔市場幾多百份幾?真的會有很多人為了以上的規格去衝嗎?

我敢肯定這類人不足10%!那另外90%都是看價格買的...

假如依照這個邏輯...佔整體銷售數字不到10%的全幅或中幅都可以停產了,是吧!?
同樣標準,該收掉的品牌或產品線應該也不少吧?

D850與A7R3之前都缺貨蠻久的...這次Z7預購也被秒殺,弄到N家”又要”出來道歉,
因為產能有限(每月2W台)請大家”耐心等待”!

當然,連我這種笨蛋也勉強懂一點小學程度的算數,全球幾十億人這分母超大,
所以這銷售數字與需求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我自會一邊玩沙,不敢打擾了,謝謝!
swing100 wrote:
機身輕巧,鏡頭變大...(恕刪)

哪來鏡頭變大?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Hermitissimo wrote:
獨漏解析度,很了解?5DS我也入手用了兩丶三年,50MP,46MP,42MP,30MP,20MP,18MP,
都一樣!?還有連拍速度呢?喔!原來跟自家前代比,有進步就是進步了,其他家都當沒看見,

這樣即使愚笨如我也可以了解了,謝謝!


奇怪,我一直回復的是你所說的製程問題,

你現在又牽拖到其他部分:連拍、解析度等等。

請問您是想討論,還是想要爭執?


aston wrote:
Hermitissimo wrote:
製程落後太多是存在已久的事實,要不找代工,要不投入鉅額資本支出去作全面提昇


5D4 & 1DX2的感光元件已經跟以前的Canon不一樣的。

雖然跟D850 & A7R3還差一點。

但整體上已經算是進步不少了。



Hermitissimo wrote:
....還差一點...可能是有些輕描淡寫了;進步有限比人家大幅躍進就是差一大截;

準專業機不是EOS M系列,輕鬆爽用某些地方差一點沒關係,
這個位階與價位的機身不是這麼看的,更何況真的不是差一點而已!

johnykw wrote:
我敢肯定這類人不足10%!那另外90%都是看價格買的!

好明顯現在的佳能應該會繼續EOS M的策略用低價搶客人,先穩定市場佔有率!之前EOS M已經相當成功!..(恕刪)

分析得很中肯
我猜...策略真的可能會類似以前EOS-M這樣

而且 從6D2的價格曲線也多少看得出來
現在canon就是先 出製造成本低的低規格新機 但是卻賣高價
有賣出去就是賣一台賺兩台
沒賣出去 就開始跳水 降價到原本符合製造成本的價格
這時候就自然賣得好

EOS M系列不就是這樣
一開始那個笑死人規格.買氣普普 但是自從跳水價以後
市佔迅速往上衝

對比 SONY Nikon全幅無反的價格
EOS-R的售價甜蜜點 應該是單機含轉接環5萬以下 最合理
然後KIT組要在6萬5-7萬左右(可惜kit就直接是L鏡.如果有出個24-70 非恆定光圈的應該更便宜吧)

現在單機 賣到快台幣7萬...實在是標準盤子價
不過要是賣5萬 直接衝擊的就是6D2的售價(官網定價4萬9)
所以 就再看看囉 等跳水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