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ying.tw wrote:雖然我沒有什麼證據可...(恕刪) 如果sigma拍出來扁暗的話,它的光圈是否不足數呢?如果在室內沒有問題,為何在室外便出問題?在同一光圈用閃燈拍兩張比較一下便知道結果是不s的比C暗......
Sam哥 wrote:如果sigma拍出來扁暗的話,它的光圈是否不足數呢?...(恕刪) 前面的測試寫得很清楚,相同的 ISO 、相同的光圈,用 Av 模式拍出來,兩支鏡頭得到的快門就是不一樣。 而且自從我購機以來,每次用 Sigma 17-70 拍的時候如果沒有加 EV ,回家之後幾乎有 70% 以上的相片都會「很自然的」想要把 EV 調高 1/3 ~ 2/3 ...Sam哥 wrote:如果在室內沒有問題,為何在室外便出問題?...(恕刪) 前面有寫喔,在室外陽光和室內燈光都是會 under 一些些的喔... 但是室外陰天和室內閃燈,似乎又沒有問題... 至於為何會這樣,我也很想知道...
celivia wrote:當初帶著eos-50搭配 sigma鏡頭與女友出門結果底片洗出來之後黃到不行(恕刪) 其實用底片機來批評 sigma 似乎很不妥!相片應該不是妳自己洗的吧?!給不同店家沖洗出來結果也有很大不同的。科達 konica Fuji 機器洗出來結果也不盡相同。變數這樣多你可以全都賴給 sigma 嗎?
今天思索了半天,為何同一級光圈所影出來會有這麼大的明暗差別,會不會是受到鏡頭的有效最大光圈所影響到?晚上即時作出測試,拿出兩支定焦50mm1.4和35mm2.8來比一比果然如我所料,用50mm1.4和S24-70mm 2.8比,50mm1.4出來的畫面是明亮得多35mm2.8 和S24-70mm 2.8 比,明暗的差別便比較少了測試同樣是F8光圈作比較不貼圖,大家自己試試看是否如此....S17-70mm並不是全焦段f2.8.....
好像都沒有幫鏡皇 po 些實拍照,剛好昨天下午到山上拜訪朋友,天氣不太好,偶爾飄著綿綿細雨,正好拍個幾張貼上來,看看鏡皇在不佳的拍攝環境下表現如何: (全部 RAW 檔直接轉 JPG ,未作任何調整)(28mm 端, F8 , 1/100 秒, ISO 200 ,手持,相片風格:標準,自動白平衡)(55mm 端, F2.8 , 1/30 秒, ISO 200 ,手持,相片風格:標準,自動白平衡)(35mm 端, F2.8 , 1/50 秒, ISO 800 ,手持,相片風格:標準,自動白平衡)最後一張石蓮花,是在下午六點多的時候拍的,當時天空飄著細細的雨絲,我蹲在山間小路旁,在足以打死一大票鏡頭的拍攝條件下,鏡皇表現依然出色~再補一張,慶祝一下"過期"的母親節...(55mm 端, F2.8 , 1/13 秒, ISO 800 ,手持,相片風格:標準,自動白平衡)
關於Sigma在Canon機身測光under的情況最近因為某些因素..弄了一顆C家的玩具鏡頭來玩(好輕哦!! 我懷疑鏡片是用空氣做的)同樣的測光方式拍出來的照片,Sigma 10-20跟Sigma 18-50需要再加1/3~2/3格曝光分布圖才會分布在中間Canon 50/1.8不用增減EV,曝光分布圖就能落在中央區所以..嗯...Sigma的鏡頭在Canon機身上,某些情況確實是會under反正..我知道怎麼治它就好了...換上S鏡..EV就先加1/3上去換C鏡就調回+/-0
URD wrote:所以..嗯...Sigma的鏡頭在Canon機身上,某些情況確實是會under反正..我知道怎麼治它就好了...換上S鏡..EV就先加1/3上去換C鏡就調回+/-0...(恕刪) 是啊,但是當您習慣了不必調 EV 之後,就會越來越難以忍受 S 鏡的"虐待"了...但... 話說回來, URD 大大好久不見,居然也悄悄玩起原廠鏡了啊? 什麼時候打算展開您的L計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