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大叔 wrote:
我二哥還是小伙子唸夜校的時候,在我表哥(當時澎風"自稱"商攝界最強的攝影師)的引薦下,從攝影助理一步一步爬上攝影師.當時在那間規模蠻大的公司能升上攝影師,等於是認證未來一生的職業生涯.
其實從小就喜歡像機,後來高中考上大學後的暑假,短暫的到我二哥所屬的公司打工當攝影助理.剛到公司,我表哥的功力果然讓我震撼.把棚內的一般照明關掉,打好的燈光打開,原本毫不起眼的白色雕像頓時變成晶瑩剔透,光芒萬丈,彷彿是什麼偉大雕塑家不可一世的作品!裝上底片,按下快門,閃,重複三次,開燈,收工.那件曾經璀璨奪目的雕像又打回原形,助理搬回牆腳免得擋路.
二哥數年後和另外一個同事自己出來開公司,離開那個傷心地(因為公司一位對我二哥非常照顧的攝影師生病走了).後來我二哥身體也有狀況,但依舊咬牙在這個圈子苦撐.幾十年過了,最近二哥也不想做了,主要是數位像機改變了時代.商業攝影這一行入行的門檻降低,很多年輕人買台數位像機幾盞燈自己在家照一照,降低了攝影的技術層次轉靠電腦修圖,大量生產壓低了行情,使得傳統的攝影師不再有利可圖.二哥身體一向不佳,不想再勞累壓低自己的行情繼續競爭,轉而向自己的興趣靠攏.
其實我個人並不喜歡這種商業行為的攝影.當需要靠相片換取生活費的時候,就需要算計,迎合和試探業主的接受度.除非有引領業界的雄心,不斷鑽研精進,不然久了,壓力下作品也俗了.我認為真正精進的攝影師,會想從一些素人的照片去尋找自己失去的真心,而不是惡毒評論,即使是從小朋友初次接觸相機的攝影經驗,只要能夠吸收到不同的觀點就是找到寶,讓自己的作品不要向下沉淪的養分.
如果單純喜歡拍照,我們應該慶幸自己不是靠拍照糊口的攝影師,能夠在沒有壓力下按快門才是一件幸福的事.職業攝影,技術和美感佔七分,創意和靈感佔三分;攝影愛好者,技術和美感佔三分就好,天馬行空的創意和稍縱即逝的時機要佔七分!
沒有真心的糖水照,以我二哥的職業觀點是看了傷眼;一些很簡單的生活紀錄,二哥會叫我照片要留住,因為那是未來的寶.說句真心話,T大這一張失焦照,也是最讓我無法招架,不得不去最喜歡的一張.這種距離的拍照會影響小孩的肢體和表情,不是父親拍不到的,真正感受到雙向的父女情!
大叔兄您好!
我看了您這段文字看完都快泛淚光了.......
這絕對是我今年看到最棒的好文章之一!
一定要加框與諸位網友分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