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

請問有[ 5D mark I ]的大樓嗎!?


esp1038 wrote:
mjohns大拍的真...(恕刪)


過獎了...謝謝不棄嫌
我也才拍不到兩年 不過5D差不多使用一年多一點點
(入門的550D用了半年多)
還是努力拍攝學習中...
關於您的問題小弟一點心得和大家交流

Q:有關拍景,拍攝重點及後製需注意哪些地方嗎??

1.拍景的話其實就是多走多拍吧
一般旅行的時候拍景是一直移動中的拍攝
根據手邊有的器材去選擇身處環境中的拍攝議題
須快速選擇構圖和曝光
很多動作都要很直覺的反應以捕捉瞬間的畫面

2.至於定點的上腳架拍攝則是練習構圖和曝光技巧的時機
常於晨昏時選好地點拍攝

3.後製上我比較偏向自然不做作的色彩還原
太濃或奇怪的風格我比較會避免使用
我是使用DPP以及PS後製
基本上我不使用特殊風格檔拍攝 都是拍攝中性再去調教
不過也會視情況使用內建的風格檔(不過個人覺得中性以外細節都損失蠻多的)
但喜歡的話不用調色是蠻方便的
一般後製我都是在DPP調整對比明暗飽和度
出小圖再進PS微調銳化加字這樣

Q:最近開始想拍夜景,正研究腳架及快門線中
關於這些,如果您也能順便分享心得那就更好了

1.腳架的話用預算先決吧
我自己是選比較重但是便宜穩固的BENRO三千多的
不過不利長途旅行背負就是了(有錢想要旅遊用的碳腳XD)
重點還是要穩固 不然有時在山上海邊風大 器材很危險

2.快門線副廠的一條幾百塊就可以有計時的了
可以買一條來用 很方便 還可以玩玩縮時
如果有玩閃燈 可以買離閃觸發器 我用永諾YN601還602
接一條線就有無線快門 蠻方便的

最後你說的拍攝夜景(不曉得是要拍哪一種夜景呢)
我個人認為可以多從夕陽拍起
拍到發現色溫不見就可以收工了
比方說夏天的時間最晚大概可以從六點多拍到七點半這樣
多拍幾次夕陽到夜間 對於光線變化就會越熟悉
也相對有不少照片可以練習後製
太陽下山前反差很大 可以練習黑卡 或者包圍曝光後製疊圖處理
太陽完全下山後到入夜前有一段時間天空跟建築物反差較小(Magic moment)
隨便拍都很漂亮

天空全黑的夜景色彩上變化較少
只要天全黑就可以拍攝了
不過如果有月亮 或是天空特別清澈的夜晚
又是另一種風味了

另外和上述議題比較無關
幾個月前我發覺後製時常需要拉亮
因此我把相機LCD調暗一格
並且測光時快門允許的話 都盡量拍亮一些
以看直方圖高光不要超過為標準
我發覺這樣使用之後我個人比較不會因為照片需要拉亮造成暗部雜訊

以上一點心得和大家交流
希望有幫助

大稻程


外木山夜


外木山晨


大屯山(這張去年拍的 還有搭配HDR疊圖 口味重了點XD)


大屯山雲海琉璃光


公館水岸車軌


公館水岸車軌
超感謝mjohns大細心且明確解說

可能就像mjohns大說的問題出再正確曝光部分,真的是要多拍多研究!

期待星期四拍螢火蟲曝光表現在來看能不能多蓋一樓。

小葉叔叔 wrote:
mjohns大的照片...(恕刪)


感謝啊 哈哈 同一個晚上
不同構圖和不同的白平衡 拍出不同的感覺

其實我幾乎不除噪也 哈哈
我主要是覺得去噪會損失很多細節 銳利度也降低很多
除非真的是看了不舒服的噪點(如曝光不足 暗部拉亮的橫紋)
但如果出現那種雜訊 要除也很麻煩就是了

ISO1600,3200如果曝光足夠
我認為5D表現還算差強人意的OK拉~

mjohns wrote:
過獎了...謝謝不棄...(恕刪)


講解的真詳細!!
感恩!!

我也來蓋一層,一層需要15個字實在是不知道要寫什麼
mjohns大~我似乎表達錯誤了

我說的是長曝後畫面容易出現量多藍色、紅色、白色單顆小亮點(ISO100)


stussy731027 wrote:
mjohns大~我似...(恕刪)


應該是熱燥點吧 會很多嗎XD?
我如果有看到這種的話就像去塵點的方式去除
不過一般我還蠻少曝超過兩分鐘就是了
今晚下不停的雨,只好在陽台亂亂拍,再補一張5D照
這棟樓驗證了一句話
5D不死 只是凋零.........
5D1的色調比5D2好看~特別是人像方面...
換了5D2後又想再買回5D1...

  • 1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