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重工的金鷹台灣主要協助飛機外型,台灣aidc倒是在飛機設計扎扎實實跟美國學了一套,要不然現在三菱重工搞MRJ設計也不會找台灣,另外就是飛行操控部分,不過其實台灣人參與部分也是頭幾年,該機進展到武器系統部分,三星那邊就將AIDC的人冷凍起來(無可厚非武器系統是國防機密),據了解跟 AIDC人簽五年,不過第三年過後就開始被冷凍,也沒想像中那麼好賺,很多人可以返回AIDC就返回。消息內容差真多.........http://taiwanbbs.org/cgi/index.pl?b=mil,s=1,m=1291265774#r40>>韓國當時希望從台灣這裡獲得老美不給的哪些東西,>>其中一樣老美在IDF上用的很成功;只是設計的人是老美,>>韓國人問半天,台灣只能回答IDF就是這個樣子,你們的T-50要怎麼改我們沒辦法。.......>>基本上那些人去的時候T-50已經定型,要改上面舉例的部分又要牽扯到整架飛機>>氣動外形的重新設計,韓國人不敢這樣玩下去,老美更是不會同意。
新手+嫩器,請大家多多包涵!1.2.3.4.5.6.7.8.9.10.====================================================α350Sony DT 18-70mm F3.5-5.6 (SAL-1870)
pcgamer wrote:>>三星...(恕刪) 反正這種消息就是這樣,要不要相信,或是有人加油添醋現在有一派就是成天噓說IDF台灣人出不到什麼,都是美國貨還是人家不要的次級品(競標敗陣就是次級品這倒是造思考),事實也是,這派當然連自己的年輕工程師也這樣說,另外就是被立委,雷達GD-53 發動機TFE-1024的確都是當年美國自己競標敗陣的產品,需要給他們一個安慰。但是另外一派就是說當年工程師很辛苦,這一派大概都是空軍老長官,當年跟美國顧問團沒日沒夜,看過華錫鈞將軍的回憶錄等,以當年資源缺乏來說,摸出一架主力戰鬥機確實也不容易。兩者都沒錯,但是飛機是一個系統整合,不是A+B拼起來就沒事,需要整合,另外天助必須人要自助,美國也不會扶起一個扶不起的阿斗,當年中華民國是一個沒人愛的國家,美國願意提供飛機設計的技術協助已經算很不錯,IDF構型基本架構是台灣跟美國工程師自己摸出來,事實上就是台灣工程師與美國工程師畫出很多構型請老美總顧問建議這樣好不好,總顧問對台灣高素質人才有贊許。論壇上面那個回應應該是看了某人發言,漢翔公司前董事長黃榮德告白:「IDF像是F-16的小型版,T-50(南韓)又像是IDF的小型版,因為主要技術都來自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所以T-50不論外型、座艙、操控特性都和IDF類似!」這大概打了一票人,尤其是航發時代老長官那批,不過黃沒跟他們那批航發會老長官,大概沒有了解到那8年AIDC怎麼來,還是要救漢翔,面的被別人說工程師帶機密去韓國。不要看那航發批老長官是軍人,華錫鈞還去普林斯頓拿個航空工程博士回來AIDC被挖過去韓國的確是玩不到什麼,構型也如上面所說韓國大概已經收尾差不多,AIDC過去是有幫他小改一點,AIDC挖角過去在K-50花比較多的時間是在系統整合,飛機次系統建置,他們也的確要跟美國要不到的東西,不過只能說韓國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