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原廠副廠殘酷 PK 戰 Canon EFS 17-55 v.s. Sigma 17-70 Macro

真是詳細的文章啊。因為我也有一隻Sigma 17-70 Macro所以也稍微說一下我的看法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Sigma 17-70 Macro 真是一隻好鏡頭,如果需要「快速」的拍攝(例如:活動、採訪),這支鏡頭真是超級方便。因為17~70的焦長,加上2.8的光圈,絕大部分的狀況都足以應付,2.8的光圈更可以讓閃燈回電的時間省下不少,並避免太慢的快門。

但是這支鏡頭真是只能「拍到」,要「拍好」真是要注意很多事,因為許多常識在這支鏡頭都十分明顯,譬如:變焦最好不要拉到底,使用最大光圈要謹慎...等,通常只要一不注意調子就變的很糟。

另外,偏黃的狀況真是很討厭,這種黃不是「溫暖的暖色調」是「帶著濁色的怪黃色」,尤其是在有大量鎢絲燈的場景,這種黃中帶濁的現象特別明顯。嚴重的時候這根本調不回來,我不怕黃,我超怕那種髒髒的感覺。(小弟有很豐富的影像調色調光經驗,從APPLE 7200的時代一直到現在)

有朋友說偏黃的問題要格放才看的出來,我想是因為樓主的測試環境,沒有在室內同時有大量鎢絲燈的地方測試,所以這方面的問題不是很明顯吧。

不過這支鏡頭還是很值得買。因為實在很實用,又很便宜。
sota wrote:
另外,偏黃的狀況真是很討厭,這種黃不是「溫暖的暖色調」是「帶著濁色的怪黃色」,...(恕刪)



這位仁兄說得沒錯,說出我的心聲了

那種黃不是說調個色溫就能解決的事情

我買了兩支Sigma都先後出掉了 就是這個因素

Tamron的發色還是比較清麗一點 接近原廠的發色

以上是小弟個人的體驗
visitefan wrote:
也不是說相片非要銳利才好看
但N家就算用KIT都比較銳利是事實

都拿最低階的機身來比..鏡頭不一樣沒辦法..
因為我沒那麼多本錢...
...(恕刪)


sigma 那顆18-50 50端只能算拍好玩的,這是我手上用過最糊的變焦鏡。

40D 開 live view ,鏡頭解像力好不好一看就知道了。

幾乎每一家的kit 鏡都比它50端強,不過35mm以前畫質都有穩定且不錯水準,對焦距離又近,這就是它的價值摟。

不是每隻變焦鏡頭解析度都是設計在望遠端畫質好,所以其實你的機身並沒有像你想的那樣糟糕。


我也來貢獻一張sigma黃




無論鏡頭發色如何

關於白平衡這點
機身他的責任就是將顏色校正回來
而不是任由他發黃
這是數位單眼..而不是傳統單眼相機

還是Canon覺得這麼黃是正確的?所以白平衡不用去校正?

入了C家.一個體認.他的優點不是銳利
而是柔和
在C家一昧的討論銳利.
就好像入了N家.一直要求拍出來柔和一樣的感覺


生活即是愜意寫真
sota wrote:
這種黃不是「溫暖的暖色調」是「帶著濁色的怪黃色」...(恕刪)


超級同意這句話,那個黃色真的就是怪到爆的黃...

確實,「暖」和「黃」是不應該被劃上等號的,例如 C 家的色彩風格原本就偏向暖調,但 C 家可並沒有「黃」啊... 而且 C 家的暖是那種清清爽爽、如沐春風的感覺~ 當然啦,暖也不是只有一種啦,例如溫暖的火爐旁也是一種暖,一種溫馨的暖,而這種暖確實是該帶點黃的,但是爐火的黃,和 Sigma 那種黃臉婆的黃、白襯衫發黃的黃、舊照片泛黃的黃、報紙發黃的黃、草發黃的黃,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不過,如 sota 兄所說,我確實沒有在大量鎢絲燈的環境拍過,一般我在室內大都是用檯燈或外閃拍些物品,而 Sigma 17-70 在這兩種光源下的表現看起來倒是還滿正常的,只是用檯燈也會讓測光 under 一點而已,所以反而沒發現什麼問題,倒是在陽光下、光線不足時,或是畫面的暗部,就滿常遇到那髒髒的黃...



echoesvet wrote:
我也來貢獻一張sigma黃...(恕刪)


哇塞~ 真是經典代表作啊~

這張圖不禁讓我想到, Sigma 應該找伍佰來為他們代言才對,因為看到這張圖就會讓人脫口而出:「啥咪尚"黃"?

可惜 echoesvet 大大這張圖不夠具有代表性,因為太清亮了點,這樣會讓人誤以為 Sigma 鏡拍出來的效果很棒,實際讓人覺得很難受的 Sigma 黃,應該要再暗沈一點...

不過,這張圖也讓我想起, Sigma 鏡的偏黃有個不錯的用途,像我拍東西喜歡用黃色背景,用 Sigma 鏡可以讓黃色拍出來更有味道些,例如這一頁最上面那張鏡皇的圖就是用 Sigma 17-70 拍的~



visitefan wrote:
還是Canon覺得這麼黃是正確的?所以白平衡不用去校正?...(恕刪)


我覺得 visitefan 大大的說法好像有點本末倒置了...

原廠和副廠之間的角色,原本就是副廠必須去配合原廠的設計和規格才對,如果要求 Canon 為了 Sigma 鏡頭的問題而去更改設計,好像有點不太對勁... 這就好比要求 Canon 的印表機必須確保用副廠墨水也能印出漂亮照片一樣,有點不太合理了。

Canon 所該扮演的角色,就是讓 Canon 的鏡頭在 Canon 的機身上能夠達到最佳化而已,而 Sigma 鏡頭在 Canon 機身上是否能夠達到最佳化,本來就不是 Canon 的義務,因為那本來就是 Sigma 必須去負責做到的事情才對。例如 Sigma 18-55 這支鏡頭,在 Canon 機身上有出現移焦的問題,在 Nikon 機身上也有出現移焦的問題,這個移焦問題本來就是 Sigma 必須去改善的,而不應該是要求 Canon 和 Nikon 為了 Sigma 鏡去修改機身設計吧? 如果變成是這樣的話,應該就要讓 Canon 和 Nikon 統統都去出 Sigma 接環、 Tamron 接環、 Tokina 接環的機身,而不是由這些副廠來出 Canon 和 Nikon 接環的鏡頭了吧...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lcying.tw wrote:
我覺得 visitefan 大大的說法好像有點本末倒置了...

原廠和副廠之間的角色,原本就是副廠必須去配合原廠的設計和規格才對,如果要求 Canon 為了 Sigma 鏡頭的問題而去更改設計,好像有點不太對勁... 這就好比要求 Canon 的印表機必須確保用副廠墨水也能印出漂亮照片一樣,有點不太合理了。


嗯..為了給您清楚我想表達的意思..
特別做的實驗例子給大大您聽

剛剛我實驗了一下
我拿Canon IXUS 70 (我們就直接拿Canon DC來做說明吧)
這台機子自動白平衡很優秀

在日光燈下.一般狀況下...來拍白紙..他將白紙的顏色校正成白色了
這是自動白平衡正常工作

模擬一下鏡頭入光是黃色的感覺
將房間點亮鎢絲燈....

Canon IXUS 70把昏黃的環境校正成正常顏色
白紙依舊是白紙

換個方式實驗

在同樣地點同樣光線下
我拿一張綠色玻璃紙壓在鏡頭前..剛開始要拍攝的目標白紙是綠色的
但不到一秒鐘時間..白紙又是白色的了

於是我換成藍色玻璃紙壓在鏡頭前.剛開始目標白紙一樣是藍色的
但不到一秒鐘時間..白紙又是白色的了

就算我在還沒開機就黏上玻璃紙在鏡頭前,然後開機再來拍一次,結果也一樣
白紙就是白紙

這就是機身自動白平衡的功用.

現在大大知道問題出在誰身上了嗎?
是的..經由其他大大說明,可以完全了解到SIGMA鏡頭特性是偏黃沒錯
但是
這顆鏡頭就算發黃又如何..就算發綠發藍都一樣.
光線由鏡頭進入到感光元件,就如同原本環境色溫就是這樣子.

整個畫面顏色黃成這樣..機身一點感覺也沒有? 認為是正常色溫?

最早期的DSLR.的確自動白平衡不好.但隨著科技進步.這點已經大有改進了...

好..我們假設Canon機身沒動手腳
那麼就是Canon DSLR自動白平衡完全輸給NIKON DSLR
因為NIKON新機少有這種問題
D3+SIGMA
D80+SIGMA

各位大大越表現SIGMA的黃照片.只是更加證明Canon DSLR的自動白平衡很差罷了
生活即是愜意寫真
了解。不过应该使用RAW格式拍摄似乎更客观一些。
晴天的測試方式不能作準,因為太陽光也不太隱定,同一時段,很多時也有一級半級的差異,除非你用同樣的兩部機,裝上不同的鏡頭,在同一時間按下快門........影响來自天上的雲,不同厚薄的雲也有不同的影響
很滑的圖........一點粗糙感也沒有.................C記的人像皇牌........
Sam哥 wrote:
晴天的測試方式不能作準...(恕刪)


雖然我沒有什麼證據可以反駁您的說法,但是我必須說明一下,會做這個測試是因為長期使用下來,確實有感覺到 Sigma 17-70 拍出來的相片偏暗,所以實際比對一下是否測光的結果真的有差異,而不是因為測出來有差異,才覺得 Sigma 17-70 有偏暗的情形。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