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Canon終於推出新機了 400D


GWOKING wrote:
貼一篇日本七月機身TOP 10 排行榜 ,讓你參考
銷售上升的是sony,跟pentax
其餘於品牌皆下跌.

1,CANON 350D
2,SONY A100
3,NIKON D70S
4,CANON 30D
5,PENTAX K100D
6,NIKON D200
7,NIKON D50
8,CANON 5D
9,PENTAX IST DL2
10,OLYMPUS E-500


原文及內容
http://bcnranking.jp/flash/09-00009669.html


謝謝囉!!

其實自己稍微有做過取捨了,只不過新機推出速度真的太快了...
靠自己實力敗家,才是王道!!!
與其擔心機身會早早掛點
不如擔心錢存不夠快
現在N,C,O,P,S大戰白熱化
新機一定出的異常的快
不會再有一台賣三、四年這種事了

那七月排行榜很合理吧
最近只有Sony和Pentax出新機
銷售上升是很合理的
九、十月就換Nikon回升了
loser4925 wrote:
唯一的問題....4...(恕刪)

移焦可以調,買鏡頭可以先試,失焦(迷焦?)比較麻煩
我要為350d說句公道話
我用過350d,確實常出現失焦的狀況,偏拍尺又準得不得了
於是我借了友人的d70、後來自己換機又換了d5d

我的感覺是350d不是容易失焦,而是在反差不大或低光源時容易自作聰明找附近的點來對焦
所以後來拍人我用350d都對眼睛,失焦率大減
d70反差不大也容易失焦,只是它不會判斷自己對到焦

對焦能力上,其實找對對焦點350d是快又準的

只是後來,為了防手振,我也把他換掉了
1/15秒拍照還有信心對我這種手不穩的人而言,感覺真的很爽
大河馬 wrote:
機身防手震修一修也可...(恕刪)


在目前防手震機身與CN入門機價差幾乎不存在的狀況下
若能讓我再選一次系統,

我絕對不會入C or N.(但我現在用D70)

相信許多的新dslr用戶也會因防手震機身而選擇CN以外的機身.
對一般業餘者來說, 單單是能輕易拍出清晰的照片這點就足以影響採購方向了.

很好奇C & N 如何應對這次的挑戰.


各位仙知
我在家農的網站上看到這台 20Da
http://web.canon.jp/Imaging/eos20da/index.html

發現有 http://web.canon.jp/Imaging/eos20da/catalog/index02.html "live view"
這是可以用LCD構圖的意思嗎?

這樣子好像又在冷飯熱炒。

有大大知道報價嗎?

非... 它只是能在曝光時看曝光的情形...
20Da 較適合用在天文攝影, 用在一般攝影, 拍黑色會有點偏紅...

另外, 這台應該是要用訂做的...

liaopohua wrote:

各位仙知
我在家農的網站上看到這台 20Da
http://web.canon.jp/Imaging/eos20da/index.html

發現有 http://web.canon.jp/Imaging/eos20da/catalog/index02.html "live view"
這是可以用LCD構圖的意思嗎?

這樣子好像又在冷飯熱炒。

有大大知道報價嗎?

網誌 - http://www.goston.net/ 相本 - http://www.flickr.com/photos/goston/sets/
Ricus wrote:
或許嚴格來說不能這麼下結論
或許我們可以結論
AS/SSS 機身防手震並不需外加參數
而 SR 機身防手震則需外加參數


K100D用 只要F/FA/FAJ / DA的AF的鏡頭 也不用設定,只有使用手動鏡頭需要輸入

A100則因為Minolta Alpha系統的鏡頭在鏡頭中已經有鏡頭資料,所以才不需要輸入.....ˊ且...大陸色彩無忌的測試....A100對手動鏡頭轉接....SSS好像沒用....
Alpha接環鏡頭心得 http://blog.ducknest.com/ 討論區 http://www.dplab.org/deesBB/index.php
淡淡 wrote:
IS/VR/AS 只...(恕刪)

是啊!這樣的話,大概小虫只能等下輩子再玩攝影囉!
反正器材會愈出愈好,搞不好三十年後的18-200能做恒定光圈1.2
而且只有pentax餅乾鏡的大小,全焦段畫質比85/1.4高(大家應該都看得出來我在開玩笑吧)
----------------------------------------------------------------------------------------------------
其實,IS/VR/AS/SR/SSS等,小虫覺得都各有優缺點
小虫使用的是D5D的AS,所以也只能說AS的優點
也有在MFC上聽到有人拍到D5D的AS掛點過,但是為數真的不多
但AS帶來的好處是
1、全焦段鏡頭AS加持

2、電子技術的改良
AS由D5D時代的2級,到現在α100的3.5級(號稱,因為我沒實戰過)
每一台新機都是需要被開發的,而AS伴隨著開發升級可以被期待
但討論到長期使用AS的掛點大限?小虫倒擔心快門連桿是不是會先斷掉....!
也同時分享一下小虫的AS使用心得
平時快門快過1/60不開,除非熱舞活動(1/120開外閃、AS)或追焦才開,這對穩定畫面有幫助
算是AS的逆向應用,其餘如夜間拍攝,小虫都是先調高ISO再開AS

3、將IS/VR高階概念轉變成AS的次消耗概念
C、N兩家是不是能做機身防震,我想不容置疑,他們是有這個技術
但IS/VR的來由不是建立在數位時代,而是底片的機械時代,也表示它有底片市場的需求
AS和IS/VR最大的不同是建立在數位時代,雖然α接環底片機失去防手震的可能
反而言之卻是所有老鏡都有在數位機身上防手震的機會,正是有一好無二好
也由於數位時代的來臨,大家對器材的消費觀念也漸漸不同了
是不是因為數位產品較不耐用的原因我們暫不討論,但我們能發現的是
器材的更換會因為新發表功能的改善而帶動(看有人賣了350D、D5D換400D、α100即知)
而機身內建AS的概念不再對鏡頭的「功能」上做「階級劃分」
比把焦點放在鏡頭的表現力極可,不需要在意是否要IS/VR
如果廠商願意,將IS/VR成本轉為其它光學開發或用料成本,相信攝影發燒客們會更喜愛
若我要選多一片爛爛的防色散鏡片或是IS,小虫會選前者
----------------------------------------------------------------------------------------------------
不過....
如果我有VR鏡,我想我會選擇用FUJI S3 PRO來接,高動態範圍著實令人訝異
http://hem.bredband.net/content/canon/400d/
日本預購價
KissDX(400D) ¥89800
50/1.2L   ¥165200
70-200/4L IS ¥141000
KissDX(400D)經過計算後,89800 日圓 等於 25279.8968 新台幣
50/1.2經過計算後,165200 日圓 等於 46506.0017 新台幣
70-200/4L IS 經過計算後,141000 日圓 等於 39693.3792 新台幣

clp wrote:
KClin0420 真是明眼人, 一語道破天機, Canon 和 Nikon 只想多賺各家粉絲鏡頭錢, 機身現在那麼便宜, 它們要是現在機身防振做上去了, 現在研發的IS, VR 鏡頭還有人要買嗎 ??????

說實話, Lens 比 ccd, cmos 重多了, Lens 防振機械一定很大很重且效果不張, 吃電也會比較重, 否則左手拿長焦鏡手振, 右手拿機身按快門也同時手振, 當然防振是一定要作到 sensor 才會有最後且最好的效果, Canon 和 Nikon 不是做不到, 是先多賺幾個防振鏡頭錢, 等到實在沒辦法了, 再做機身防振...............


沒有根據的推想

鏡頭防震機制並非驅動整顆鏡頭移動,充其量是驅動一個鏡組而已,且移動範圍理論上應該比AS/SSS移動感測器的範圍要來的小,且依照光學理論,AS/SSS理論上必須依據不同焦長有不同範圍的移動,或者說,同樣移動範圍的話,不同焦長的補償能力就會不同

電力的消耗,很難估計,要看運作效率、頻率、驅動能力等許多相關數據,並非AS/SSS就一定比較省電

至於機身連鏡頭,手持時的震動,應該視為一體(你該不會想說相機跟鏡頭是分開的吧),無論調整鏡組或者感測器,都是一樣的,真要究其理論,IS/VR放在光路中央,移動範圍與可控制範圍比AS/SSS來的大。根據焦長的不同,影像投影在感測器上的移動範圍不同,理論上來說AS/SSS在短焦時有比較大的校正範圍,但長焦時相對校正範圍就小了。

在此呼應建築蟲兄說的,AS/SSS確有其市場性與便利性,也相對提供消費者較低的購買成本,這點是值得肯定的
敗家真是無底洞阿~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