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

afon的的佳記日記------再續前文之上高地(2020年11月10日更新)



不速之客

最近經常去的鳥點都是離島的葡韻,因為那裡有塊面積不小的草地,

每年都能吸引黑喉石即(鳥)到訪。或許是初來報到吧,那邊的幾隻

石即都挺害羞的,僅進入20米範圍就立即飛走。

心想帶較輕便的328+1.4x,或許可貓著腰慢慢靠近,怎知突然來了位

羽毛極幼的稀客。在十多米距離外,328+1.4x是無法拍得其羽毛細節的。




01.首先,器材輕便了,不需太大動作也能移動,所以終於能縮短人與鳥的

距離為16.4米。拍了一會,突然一團棕色的物體飛來並嚇走了石即。正在

不爽之際,定神一看,原來是隻蟻鴷。




02.除了首次之外,已是連續第2次在毫無預料之下拍攝蟻鴷。




03.有聽過鳥友說,葡韻來了隻蟻鴷,不過從未奢望會與牠相遇。




04.這位不速之客停留時間大概只有1分鐘,在這短暫的相聚中當然連牠的

背影也不放過,留意牠這身極富保護色的羽毛。




05.另一次在大逆光的條件下按了兩次快門,經後製只剩這張可以一看。




06.去年相約的時間在渠口又是一偶然留下的影像。




07.雖然距離遠了1米左右,但當時所用的鏡頭是540+1.4x,效果是有

差別的。




08.蟻鴷Eurasian Wryneck,學名Jynx torquilla,在澳門屬冬候鳥,

分類為:鴷形目>啄木鳥科>鴷屬

一般雀鳥都怕人,但若披上偽裝,您甚至可與牠接近到3、4米。

因此,使用偽裝,既可拍得較佳的照片,又可盡量避免驚擾雀鳥,

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11月主角---北紅尾鴝

踏入鳥季,每天外拍、編輯照片、寫博文等等,人就忙得不得了,

再加上一些個人事務,一天24小時也不夠分配。雖然這幾天天不

造美,不能外拍,卻仍抽不到時間貼文。

無論如何,先貼張早前拍得的北紅尾鴝雄鳥做成的11月月曆。

由於列印版本超過1M,有興趣請自行下載。

http://i186.photobucket.com/albums/x36/afonfong/misc/Calendar/201311_signed_zps5dfb56f4.jpg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距離就是美?

上個鳥季因機緣巧合,得以超近距離拍得一輯黑喉石即(鳥)。

每次看這輯時,愉快的心情就像吃了蜜糖一樣。說來奇怪,鳥攝

這幾年,每個鳥季總有石即來澳,然而卻難得一見雄鳥。

按照往年紀錄,上月初多次去了離島的葡韻,因為那裡的大草地

是石即的停留點。這幾次的外拍有得有失,可喜的是遇到了石即

雄鳥,失望的是,無論雌雄鳥,牠們均超怕人的。




01.這塊草地面積約為半個足球場大小,石即就蹲在草地上突出的自動

灑水設備上,對周圍動靜可謂一目瞭然。多次嘗試突破20米距離,可惜

牠就立即飛走。




02.加上猛烈的陽光,就連對焦也成了問題,照片效果...




03.另一次拍到雄鳥,強烈的反差及超過25米的距離,儘管有靚的底色也

白白浪費了。




04.一般來說,雌鳥與幼鳥的羽色接近,而石即雄鳥就像戴了個

黑面罩一樣。這張左側的是雄鳥,兩者翼及背的花紋相同。




05.戴了面罩的黑俠梭羅又怎會以廬山真貌示人。




06.幸好在某些角度的光照下,再加上後製,方能清楚地看到牠的臉。




07.或許是初來報到的先頭部隊,希望稍後牠們能安定點,可以再去拍攝。




08.石即雄鳥胸部較為橙黃,這隻喉部尚未全黑。




09.經過一番努力,最接近的拍攝距離為17.5米。對一隻身長為

14厘米的小型鳥來說,要拍出羽毛細節實屬困難。

黑喉石即(鳥)Siberian Stonechat,學名Saxicola maurus,在澳門屬

冬候鳥,分類為:

雀形目>鶲科>石即(鳥)

外拍時可自備飲用水,盡量少買瓶裝或盒裝水/飲料,既省錢又環保,

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藍磯鶇

曾多次在離島有岩石堆的海邊跟拍藍磯鶇,可惜效果都是不理想的。

9月底收到鳥訊,說離島黑沙那個鳥點的藍磯鶇又露蹤影。某個晴朗

但括著大風的早上趕到那邊,同時也有幾位〝有禮的〞鳥友剛到場,

正好搭個便車。




01.這幾位老練的鳥友剛架好一條枯木及其他東西,一隻羽色亮麗的

主角就來訪了。




02.牠是隻雄鳥,但從腹部的花紋看來,這是仍未成年的小帥哥。




03.由於風頗大,為怕影響羽毛細節,所以盡量用較快的快門拍攝。




04.這鳥點其實就在一條健康徑旁邊,巧恰又適逢黃金週假期,本地及

內地遊人加起來,令平日除了海浪聲的地方忽然熱鬧不斷。




05.這隻小帥哥也算是合作,在遊人離開後,牠就從高處飛下來。




06.在這樣攝者與被攝者的合作情況下,自己很快就拍到所需的。




07.坦白說,在這種情況下拍攝,主角表情不太多,加上不斷有遊人往來,

所以就提早離場了。




08.藍磯鶇Blue Rock Thrush,學名Monticola solitarius,在澳門屬冬候鳥,

分類為:雀形目>鶲科>磯鶇屬

外拍時帶備一條毛巾,既比用紙巾實際,又能減少使用紙張,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不同名字,另種感覺

一喜長尾如扇張,二喜風流歌聲揚,三喜姿色多嬌俏,四喜臨門福祿昌。

秋陽未起雀先啼,四喜高歌到幾時?婉轉淒涼應是恨,未聞千古作詩詞。




01.偶然在網上搜尋鵲鴝的相關資料,竟然找到這兩首詩。




02.不確定這兩首的作者是誰,更不知是何時的作品?




03.然而,兩首詩都提到〝四喜〞,原來鵲鴝有個這樣的別名。




04.鵲鴝是澳門的大普鳥,是各個公園都可見到的常客。




05.一如大部分雀鳥,鵲鴝雄鳥羽毛較亮麗,胸部及背部呈現亮藍。




06.由於擅唱,不幸亦因此常成為籠中鳥,加上在繁殖季節時,雄鳥

之間爭奪雌鳥的情況頗為激列,更被利用作鬥鳥。




07.鵲鴝Oriental Magpie Robin,學名Copsychus saularis,在澳門屬

留鳥,分類為:

雀形目>鶲科>鵲鴝屬

雀鳥需要樹木才能生存,所以在下次外拍時,愛惜身旁的植物。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鬼爪

在商業掛帥的今天,只要是有利可圖的,商人都挖空心思從您口袋中

取出金錢。恰巧年輕人又喜湊熱鬧,所以一些源自外地卻又沒有甚麼

意義的節日(如萬勝節)就變得特受歡迎。透過各種媒體轟炸式的

廣告,年輕人也就在這段期間去〝扮鬼〞。




01.雀鳥為著能在特別的地方(如樹枝、岩石等等)站穩,腳趾尖端都

有長趾甲。然而,鷚鳥的後爪卻特長,有若鬼爪一樣。




02.鷚有多個品種,不過羽色及斑紋差異不大。每年鳥季,葡韻樹林總有

一小群樹鷚在那裡覓食。




03.在確定安全後,牠們會從樹上飛下,邊發出吱吱聲,邊在翻起枯草

覓食。




04.一發覺有危險,大伙就立即飛回樹上。這隻在注視著我,樣子非常

可愛。




05.然而,當看到牠的後爪就...既像金剛狼的爪刀,又似西太后的假甲。




06.葡韻這邊大概就像個市政公園,也由市政部門管理。往年,工人會

定期修剪樹林內的小樹及草地。然而,今年這裡大部分地方的小樹已

長得比人還高。由於樹鷚會在地上覓食,小樹及雜草就成為觀賞的障礙。




07.加上管理部門似乎無意清理遊人隨意扔下的垃圾,就會出現這幕

樹鷚與膠袋了。




08.樹鷚Olive-backed Pipit,學名Anthus hodgsoni,在澳門屬冬候鳥,

分類為:

雀形目>鶺鴒科>鷚屬

〝節能減排〞已是個共識的環保議題,下次外拍時,試試與鳥友分享

共乘一部車。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最親和的小美女

綜合這幾年的鳥攝經歷,個人覺得最合作的候鳥應算是北紅尾鴝。

牠們在澳門的時間頗長,而且曝光率也非常高。最重要的是牠們

比較可以接近,只要您有足夠耐性,都能拍得效果理想的照片。




01.個人認為彼鄰地區的鳥況就像兩個相連的湖的水一樣,一枯一榮。

珠海橫琴島與澳門最近只有兩三百米,那邊本來地廣人稀,沿岸有著

大面積的紅樹林。然而,數年前那邊開始發展經濟,大片大片的紅樹

林被剷掉。因此,這兩年澳門的鳥況似有好轉跡象。可以肯定不是

本澳保育工作做得到位,只是橫琴生態環境急轉直下吧。




02.今年冬候鳥種類及數量似有上升,好像這隻北紅尾鴝很早就來

報到。




03.在葡韻小小的一片樹林就來了幾隻。




04.北紅尾鴝屬雌雄異色的,這隻羽色稍欠亮麗。




05.再看牠翼上的白斑及紅色的尾巴,這是隻小美女。




06.當北紅尾停下來時,習慣上會上下顫動牠的紅尾。




07.北紅尾常立於突出之礁石或枝椏上。




08.由於牠們的親和性,相信這個鳥季經常會與之相遇。




09.拍攝時,除了見到兩三隻小美女之外,還拍到一隻小帥哥。

北紅尾鴝Daurian Redstart,學名Phoenicurus auroreus,在澳門屬

冬候鳥,分類為:

雀形目>鶲科>紅尾鴝屬

觀鳥/鳥攝活動主要是希望通過觀鳥喚起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而不是

單純地只為拍好看的照片。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高感光度的紅尾歌鴝

11月快要結束,這個月經常吹著季候風,一眾鳥友自然躍躍欲試。

也因此,這個月平均隔天就出動外拍,回家又要編輯照片及寫博文。

雖然忙得很,但每當透過鏡頭或從照片看到這些扁毛的小東西,

勞累立即一掃而空。




01.月初某天一大清早跑了去渠口,可惜收獲就近乎零快門。準備收拾

回家時,有鳥友說燈塔山有紅尾歌鴝的蹤跡。二話不說趕去現場,一番

波折終找到鳥點。那邊樹蔭將滿天的陽光都遮蔽著,剛設好器材,紅尾

就登場了。




02.拍攝距離只有5、6米,最後連1.4X增距也要拆掉,可惜光線太暗,

感光度要用到ISO5000甚至以上。




03.這是我第二次拍紅尾,效果雖然不佳,但這次的紅尾動作較上次多,

甚至可從背面欣賞牠的招牌紅尾,算是豐富了自己的見聞。




04.最令人興奮的是,拍了一輪,從更陰暗處跳出另一隻傢伙。




05.竟然是隻橙頭地鶇(稍後另文貼出),今次外拍真是大賺了。




06.論效果,還是去年12月那次的好,而且拍攝距離是更接近的5米左右。




07.由於距離太近,328+1.4X足以應付。




08.雖然當時光線也不太理想,但感光度只為ISO1600左右。這紅尾

擺出我最喜歡的姿勢---球形鳥。

紅尾歌鴝Rufous-tailed Robin,學名Luscinia sibilans,在澳門屬冬候鳥,

分類為:雀形目>鶲科>歌鴝屬

外拍時鏡頭或會被身旁的樹枝遮掩,記得帶備些幼繩,以便將這些

樹枝稍稍拉開。這樣既有利拍攝,又不會折斷樹枝,下次不妨試試。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2013年12月月曆

下載連結

http://i186.photobucket.com/albums/x36/afonfong/misc/Calendar/2013/

201312_signed_zps1023f52a.jpg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寒天吃橙

首次拍橙頭地鶇是在今年的4月,初時以為牠們在澳門屬過境

遷徙鳥,後來翻閱《澳門鳥類》,內雖註明澳門有橙頭的紀錄,

但卻並無說明牠們在澳的狀態。幸好與之有第二次相遇的機會...




01.那天上燈塔山拍紅尾歌鴝時,竟然撲出一隻橙頭地鶇。




02.當時牠與紅尾在輪番爭奪一段枯枝,所以光線與拍紅尾時一樣的

昏暗。




03.由於拍攝距離只有6米多一點,所以超速地拆掉1.4X增距,以換取

大一級光圈。




04.因此,感光度得以降至ISO3200,可惜畫面還是有很多噪點。




05.亦因為噪點超多,裁切也要小心很多。




06.再貼出4月時拍得的橙頭。




07.圖鑑對橙頭的習性如下:性羞怯,喜多蔭森林,常躲藏在濃密

覆蓋下的地面...

橙頭地鶇Orange-headed Thrush,學名Zoothera citrina,在香港四季

均有發現,但數量稀少;分類為:雀形目>鶇科>地鶇屬

吸煙危害健康,而且在鳥點吸煙可能會引致山火。下次外拍時,試試

不再吸煙。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 17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